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屯山行

發布日期:
作者: 翁梓華。
點閱率:621

久違的太陽,終於在假期中露臉了,儘管氣候仍是陰陰濕濕黏黏,但是,仍要趁此機會看看山山水水。
又是風起的時候了,秋要來的時候,秋便來了,季節的傳遞雖是那麼的真確、那麼的明顯,卻是難以用言語來描述,車子停在二子坪的登山口,看到許多黃葉鋪在碎石路上,風聲小了,卻越是冷清了、越是寂寞了。
女友離開到今天正好兩個月整,日子堆高,懷念越深。前些日子的幾場大雨,讓整個山路變得泥泥濘濘,看路邊的海棠,仍是如前些日子的濃綠,但霧氣甚重,視野茫茫,不知道身處何方?許多淡淡的哀傷,許多淡淡的愁,竟突然湧進胸懷。站在交叉路口,嵐氣拂在身上,濕濕涼涼的,又像回到冬季所攀登的七星山,像看到了淡水河畔的房屋和帆船,轉眼卻又是譎幻空虛;天上的幾點鳥影,憑添寂寥。
路旁影子竄動,好奇近看,竟是兩隻蜂鳥盤旋,台灣就只這一種,今天竟讓我碰上,每分鐘350下的振翅,只為汲取那小小蓓蕾中的幾許花蜜,著實讓人眼花撩亂,可惜相機快門不夠迅速,未能捕捉那樣的奇景,增添了幾許遺憾,或許人生就是如此吧!儘管那樣的甜蜜,可能很遙遠;儘管那樣的機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但只要有那麼一些機會,那麼一點甜,也是值得我去努力追尋的,人不輕狂枉少年,也許單戀不值得,但又有誰知道這樣的單戀永遠不會變成兩情的相悅?也許對感情執著的人是愚昧,但又有誰知道這樣的百愚不會有一得呢?
能在教科書中,探求多少?一年多的醫學生涯,我所得到的並不多,只知道要如何去尊敬學問,但這些代表的是什麼?抬頭仰望山頭,你又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之間的距離?低頭看土壤,您又知道上面有多少人曾經路過?世界宇宙,永遠在變動,就像我眼前的景致,四時皆不同,季季在流轉,我們能看到多少?女友離開後,我才參悟出這樣的一點道理─原來生命本是一個大學問,只有用生命去體會,才會有血有肉的。
經過上次的二子坪,再往上走,向兩千五百年前所堆積而成的大屯火山錐上爬去,歷史的悠久、風蝕的滄桑、松樹的勁挺、生物的亂竄,也許,正是因為大雨天過後,動物們也趁此機會舒展一下筋骨吧!一路上坑坑洞洞,有的大、有的小,若不是親眼看見動物在裡面,真的很難想像這不是人為的。因為大雨剛停,路上的積水仍未散去,著實窒礙難行,才走了三四百公尺,鞋襪就已濕透,石上布滿青苔,更增走路的疲憊,才到半山腰,很猶豫是否仍要向前。倏地,一座涼亭呈現在眼前,雖然並不能像蘇東坡能有那麼曠達的心境,在半山腰亭中休憩後折返,但卻也能一體那樣的韻味。
再往上的一兩百公尺,便是最難爬的一段,但正如王安石所言:越是幽僻的地方,越是能找尋到風景的不凡;越是崎嶇的山路,越是能看到別人所看不到景象。雖然到了山頂,因為雲霧繚繞,並不能看到什麼美景,但那種免於太陽直射,而想飄飄然的感覺,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無意中,我似乎體會到許多書本上所忽略的篇章,我會長大,我會蒼老,甚至變得冷酷,但大自然似乎冥冥之中,總是有安排一些事情讓我每一周的去體會,藉由這樣的過程,似乎,內心那再冷的心,也都會被暖化,再硬的心,也會軟化。
(稿費捐大同之家)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