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情牽土豆

發布日期:
作者: 牧羊女。
點閱率:597

打小,土豆是腦海裡唯一亙古不變的零食。儘管油脂太多、黃麴毒素漫橫,卻總裝著不在意;繼續一顆一顆往嘴裡送。
每年清明節前後,嚴冬已逝,春天來了,生意盎然,鳥兒在枝頭唱歌,孩兒們脫掉厚重衣物,父親會在某個晚飯後交代兄、姐:「明兒天氣晴朗,就去種土豆吧!」
雨後,天空特別清澈,父親牽著驢架著犁把泥土鬆過,一小方田地鬆軟溫和,赤著腳踩在泥土上,手挽小竹籃,竹籃裝滿土豆種,兩粒土豆種捏在手裡,每踩一步,間隔二個小腳印,丟下兩粒土豆種,小腳再把土豆種踩進泥土裡,感覺非常紮實,因為急不得,需要按部就班,把一小畝田土豆播種完畢,對我而言遊戲成份大於耕種,爾後的施肥、除草就不必參與了。
種土豆,是歡暢的農作,除了春暖花開,脫下厚重衣物,赤著腳,帶著鋤頭、土豆仁,跟在父親身後,浩浩蕩蕩到田裡,即使做不了什麼事,這熱鬧是一定要湊的,因為父親犁田,兄弟姐妹跟在身後種土豆,就是在種歡樂、種希望……
七月土豆收成,成捆成捆搬回家,全家人忙著把成串土豆粒摘下,滿手土豆沾著汙泥,真個粒粒皆辛苦。全家總動員在炎炎夏日裡,額頭滴著汗珠,父兄全然投入的背影,汗水濕透的汗衫黏在背上,一幅辛勤農耕的圖像,齊心協力把摘好的土豆交由母親洗淨置放灶上的大鍋,放些鹽、放些八角,再把水加到滿出土豆慢慢煮熟,一鍋再一鍋,接著拿到太陽底下曝曬,曬愈乾愈不容易壞,可以當零食吃上一整年。
曬土豆這件事盛滿兒時兄弟姐妹間的趣事,因為父親會把所有煮好的土豆,用斗分成等份,原則上父親與大哥、二哥會較多;因為他們是負責生計需要勞力的人,女兒會較少,約略分好曬乾的土豆,大夥自個兒負責曬乾,再裝入父親為我們準備的甕,甕裡裝的是土豆及愛及幸福,且待慢慢享用。
二姐天生敦厚,她的土豆總越曬越少,老想不透原因,當黃昏來臨,二姐總是愁容滿面,煩惱土豆是如何出走?怎麼又比昨天少了些!及長、出嫁,偶憶兒時,謎底揭曉,原來大姐精明,每回曬完花生,她會從二姐的份撥一小撮成為自己的,因而大姐的土豆會愈曬愈多,二姐的土豆卻越曬越少。二姐要大姐賠償:害我掉了許多無辜的眼淚,原來是妳喔!我呢,因排行么女,全數由父親代勞,想來甕裡土豆不滿,父親也一定會幫我補足,得天獨厚,難怪姐姐們埋怨幹嘛那麼早出世;我常揶揄她們: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么女的特權,成日無所事作,在炎熱陽光下,似貓一樣懶,偶爾出門玩耍,路過提督衛門前的石板廣場,看著鄰人曬得滿滿的土豆,經常不經意會拐到腳只好彎著腰,起身順勢帶幾顆土豆,藏在手心,趁沒有人看到,偷偷吃掉,啊!真香!
大夥都生活在這物質缺乏的島,極少看到什麼零食,偶得食物,均覺珍貴,記得三姐出嫁,三姐夫是慷慨的人,經常利用閒暇探望雙親,手裡不是一大串香蕉,就是大把荔枝,或龍眼,或其他家裡不常出現的奇珍異果,所以童年最喜見到三姐夫,現下回想,當時的眼神必然閃爍著光芒,嘴露饞相;也罷,不就是成長的一部份嘛!
旅台這麼多年,吃、喝、玩、樂無不享受,好吃的一群姐妹淘,聽聞何處有好吃總是趨之若鶩,告訴她們兒時的景象,總是瞠目結舌,兒子們甚且覺得天方夜譚,可是千金也難買貧窮的經驗。
土豆的香脆,甜美,不吃則已,吃了往往欲罷不能,叫人回味無窮,箇中滋味也是我姐妹淘們無法理解!
所有鄉愁都從飲食開始,真個民以食為天,人生走了大半,養兒育女均告一段落,憶兒時成為經常性的狀態,對島鄉「蚵仔煎」、「花生」、「紅龜粿」、「扁食」……,均充滿刻骨銘心的思念!
今天,大夥應洪玉芬邀約,一起書寫金門飲食文化,因而勾起浯島飲食的種種,午夜夢迴,無端相思,因所有飲食都是這個特別的島的島民共同擁有的記憶。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