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螺
「王伯伯,我很想吃兵仔饅頭,你什麼時候做給我吃?」孩子嘟著小嘴,靠在他的耳旁天真無邪地說。
「煙台乖,」老王輕輕地把他放下,「伯伯安頓後明天就上街買麵粉,煙台很快就可以吃到饅頭了。」
「真的?」孩子興奮地說。
「當然!」老王打包票。
喜悅的笑聲,盈滿著原本冷清的大廳,幸福的笑靨,在花螺多皺的臉上久久地停留,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時光啊……。
十
老王回來並非養老,而是實踐他對花螺的承諾。他花了好幾天工夫,把花螺家凌亂不堪的護龍厝,重新打掃整理一番。並把花螺原先擺放在裡面的農具、傢俱,或大缸、小罈……等器具一一擦拭乾淨、排列整齊,就好像是村公所要來檢查環境衛生一樣,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房子整理後,他把戇牛生前睡過的床鋪,搬到護龍厝那間他曾經住過的小屋子裡,並把帶回來的行李一併整理妥當,獨自一人住在裡面。若依常理而言,既然和花螺兩情相悅又生了孩子,現下跟她同住、同睡又有什麼不可以?況且戇牛已逝世多年,花螺空虛的心靈更需要有人來陪伴、來撫慰。而誰能與她共枕同眠呢?在她心目中,老王絕對是不二人選。然而,並非老王嫌棄她,不想和她同住、同睡,而是有他自己的想法,花螺除了尊重外,也不敢有非分之要求。只因為他們熾熱的青春火焰,已隨著年華的老去而冷卻,此時他們所希冀的,或許是相互扶持和關照,以及把孩子撫養長大,其他對他們來說,已沒有實質上的意義。
一個被國家除役的退伍老兵,確實已沒有太大的力氣來從事笨重的工作,但他的勤快是許多同齡老人不能與其相媲美的。儘管退伍時領了一筆退伍金,再加上軍旅期間存下來的一點錢,他全把它存在銀行的戶頭裡。儘管利息不多,但若省吃儉用,再隨便找點事做做,求個溫飽度餘生,似乎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然而,他既然不接受退輔會的安排,回到這裡與花螺母子相依為命,就必須為這個家庭奉獻。於是他不忍心看到花螺成天汗流浹背地在田裡耕作,雖然老家種的大部份都是小麥、高粱和玉米,而這裡則是地瓜、芋頭和花生較多,耕作的方式亦有所不同。但是,他始終認為事在人為,除了反攻大陸回老家不可能外,在耕作方面,只要自己有信心而認真學習,那怕是最難學的犁田,他也要克服困難,設法把它學會。
老王年歲雖已半百有餘,每天則依然在田裡努力工作,幾個月下來後,他竟憑著自己的毅力,學會農耕最難學的犁田,而犁田並非只是單純的來來回回,除了鬆土以防田裡雜草叢生的「犁草田」外,其他無論是地瓜、芋頭或花生,所犁的方式幾乎都不一樣。老王學會了耕種,便分擔花螺田裡的大部分工作,回到家裡又憑著當兵時的炊事專長,做飯炒菜樣樣來,既是專業農夫又是稱職的煮夫,村人看到這幕情景,莫不讚賞有加,婦女們更是羨慕不已。她們再怎麼想也想不到,這個北仔伙伕班長,竟比土生土長的在地人還要「骨力」,還要「捌世事」。村人都說:「花螺福氣啦!」而這個所謂的福氣,不知是得到阿嬤和戇牛在天堂的「保庇」?還是蒙受老天爺的憐憫和施與?抑或是花螺前世今生修來的福份?確乎是誰也不得而知……。
煙台不僅乖巧也聰穎,在校成績更是名列前茅,然而就在他初中即將畢業時,卻誤交損友,放學不準時回家,假日在外頭晃蕩,根本無心於課業。甚至經常向老王伸手要錢,性情亦有重大的改變。儘管孩子是老王的親骨肉,但名份上則是戇牛的孩子,老王基於種種因素的考量,只能以柔性的方式來勸導,未曾對他說過重話。可是,正處於青少年叛逆時期的煙台,有他自己的一套想法,以及一些讓人不敢恭維的大道理,何能聽進去長輩對他的規勸。一旦不中聽,頂起嘴來,簡直比勸說他的父母還大聲。如此之行為,看在花螺眼裡,的確不知如何是好,而老王又能奈何?
「煙台啊,不久就要高中職聯考了,你要多加油啊!」有一天,老王關心地說。
「你顧好你自己就好!明天多做幾個包子,讓我帶到學校請同學吃最要緊,其他不要你來操心啦!」煙台不屑地說:「反正大考大玩,小考小玩,同學都說青春不要留白啊,像你們成天拚老命地在田裡工作,累死了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