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螺
在花螺朝巴夜盼下,煙台終於踏入久違的家門。他魁梧的身軀,俊俏的臉龐,是老王與花螺的綜合體,與李家戇牛是毫不相干的,也印證了「囝是袂使偷生的」這句俗語。然而,當他踏著輕盈的腳步進入家門時,儘管不停地四處張望叫「阿母、阿母」但卻找不到花螺。於是他放下行李,快速地跑上山,果然不出所料,花螺正聚精會神地在田裡挖地瓜,並沒有注意到背後有人。
「阿母。」煙台一聲震耳的尖叫。
花螺猛一轉頭,復雙手扶著腿,緩緩地站了起來,興奮地拉著他的手說:「戇囝,你回來了,你真的回來了!」
「阿母……。」煙台竟伏在她的肩膀,失聲地痛哭著。
「戇囝,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花螺輕輕地拍拍他的背部。
「阿母,我對不起您!」煙台哽咽著說。
「戇囝,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花螺依舊拍著他的背,「阿母等這一天,已經等很久了。」
「以前我所作所為,實在太幼稚了,阿母,我對不起您,您一定要原諒我。」煙台祈求著。
「戇囝仔,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別忘了母子連心啊,這份親情是沒有什麼可取代的!」花螺用沾著「安薯奶」的粗糙之手,輕輕地幫煙台拭去淚水,而後說:「我們回家吧。」
母子兩人默契十足地,把挖出來的地瓜一一撿起放進籮筐裡,花螺拿著扁擔準備挑起,煙台見狀趕緊上前一步。
「阿母,我來挑。」
「你挑得動嗎?」花螺笑著問。
「阿母,您看,」煙台挺起胸脯,「我已不是以前的軟腳蝦了,如果挑不起這擔地瓜,將來怎能上戰場、殺共匪!」
「說來也是……。」幸福的笑靨,盈滿著花螺的臉龐。
母子倆回到家裡,花螺迫不及待地點燃香燭,她必須先稟告神龕裡的列祖列宗,雖然她的人格有瑕疵,煙台亦非李家骨肉,但終究是王骨李皮,李家後繼有人已是不爭的事實,李家的香煙亦將連綿不斷地延續下去。可是,為了讓煙台心裡有一個準備,或有一個轉圜的空間,她並不想急著帶孩子到護龍厝去瞻仰老王的遺容。因為還有許許多多不欲人知的事宜,她必須向孩子說清楚。她冀望的是孩子的包容和諒解,而不是憐憫。
煙台回來已有好幾個鐘頭了,儘管和母親重修舊好,母子深情也從他們的談話中表露無遺。可是並沒有在母親面前主動提起老王,讓花螺有點錯愕,不知孩子心想的是什麼?
那晚,花螺殺了一隻自家養的雞,煮了幾道傳統小菜,煙台並沒有坐著等飯吃,除了幫母親點火燒柴外,又幫母親打了滿滿的一缸水,充分展露出農家子弟勤奮的本色。
「阿母,好久沒有吃過您煮的菜了。」
「阿母不懂得變化,煮來煮去都是老一套啦!」花螺謙虛地說,復關心地問:「軍中的伙食怎樣?」
「早上饅頭豆漿,中、晚餐三菜一湯,年節或月底加菜,比起我們農家的伙食,簡直勝過百倍。」煙台得意地握緊拳頭,手臂一彎,「阿母,您看,我的身體就是吃兵仔飯強壯的。」
花螺默不作聲,只淡淡地笑笑,而煙台一句無心的「兵仔飯」,卻勾起她無限的回憶。不錯,煙台吃了兵仔飯讓身體強壯,而當年如果沒有伙伕班長賜予的兵仔飯,她虛弱的身體何能撐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