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流露生命風采心中充滿人文情懷
─我所認識的吳友欽學長
一、膺任新職 任重道遠
一篇中央社倪國炎記者的報導,讓七賢國中的老同事們樂開懷。新聞標題是「金門副縣長吳友欽出任」,前任校長要出任副縣長,同事們喜形於色,競相走告,並發起致贈紀念品。
基於與吳校長有同鄉暨同事情誼,我轉達了同仁的祝賀之意。吳校長懇請同仁勿送紀念品,認為老同事如能利用寒暑假到金門一遊並相聚,就是最溫暖的情誼了。老同事們準備了卡片,寫下滿滿的祝福,並邀請吳校長在河邊餐廳聚會,現任校長也到了,直說金門是個好地方,吳校長是個好人才。老友們一一舉杯向吳校長恭喜,祝福吳校長能襄助縣長,為金門縣政帶來新氣象。吳校長也一一向老友們致謝,閒話家常。餐會氣氛溫馨感人,情誼深厚芬芳。這次聚會的愉悅神情讓我想起三年前在同樣地點的退休餐會,那時離愁湧上每個人的心頭,大家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和吳校長互道珍重再見。
二、離別在即 倍加珍惜
時光倒轉到96年的年底,往事歷歷如繪,讓我進入時光隧道中。記得那年校慶,芝嫻老師說她得知吳校長寒假就要退休了,覺得很shock;梅惠組長也說她覺得很surprise。校慶過後的上班日,美華姊和我聊天,她說著說著眼淚就不聽使喚了,她覺得心很酸,她說了很多校長的好,我靜靜地聽著,最後我說:「我想我能瞭解妳的心情,聽說很多同事也有相同的想法。我們就努力看看,把心中的不舒服化為祝福。」美華姊點點頭。
校慶隔天,吳校長隻身飛往泰北參加「泰北文教中心」啟用剪綵儀式;僅用三天的時間,風塵僕僕,往返泰北和高雄兩地,96年12月26日深夜返回高雄。隔天到前金國小參加該校的校慶及運動會,好多位家長問及我們七賢國中97學年度招生的事。校長覺得有必要讓全體教職員工,尤其是導師,瞭解招生對學校發展的重要性,乃請訓導主任通知召開導師會議,並邀請各處室主任、教師會代表、專任教師代表、職員代表與會;並自掏腰包購買早點。在會中,校長懇切說明遷校牽動了每一位同仁的心,但辦學應以學生福祉為依歸,並轉述了一位家長的憂慮。該位家長提及孩子的導師擔心可能無法把他們帶畢業,家長直覺想到這可能是遷校所帶來的衝擊。吳校長期勉導師堅守崗位,以教學績效來贏得家長信任,勿因遷校問題而自亂陣腳,甚至自己嚇自己。
會議結束前,校長說明了自己生涯轉換的緣由。校長提及早在上次校務評鑑時(高雄市的做法是配合校長任期,校長就任的第三年和第七年應接受校務評鑑)就許下諾言,為了不增加同仁的負擔,第六年就有退休或轉換跑道的打算。並提及擔任校長十五年來,堅持不輕易更換服務學校,雖只服務過兩所國中,感到欣慰的是均將兩所學校由危機型轉變為優質型。
優佳國中是一所國際型學校,該校董事會在高雄市教育界人士的協助與推薦下,一行人來到七賢國中請教吳校長辦學之道,對吳校長的辦學熱情深受感動;乃以最大誠意請求高市教育界領航者給予協助,盼望吳校長能到優佳服務。
三、細數往事 歷久彌新
導師會議一開完,就有同事請我想幾個字,來表達對吳校長的依依不捨之情。
相聚未覺情濃郁
離別方知情意深
杏宜老師將這兩行字寫在崇賢樓會議室的黑板上。後來想想也是不妥,害美華姊每次看到就要流淚,我想擦掉她又不肯。
認識吳校長長達42年了!民國58年我進入金沙國中,段考的時候我們國一的同學一半要到國三的教室考試,那時候一個班的學生數高達50人,課桌椅排得太密集,學校對考試既重視又嚴格,乃有此一規定。我們國一的學生到了國三的教室,總是乖乖地看書不敢造次;國三的學長下課時都很認真在準備下一節的考試,沒空理我們這些小毛頭;但友欽學長不一樣,他會關心我們:「題目難不難?」「老師嚴不嚴?」「國中生活適不適應?」還對我們說:「如果有遇到困難,生活上或學業上的,都可以來找學長!」
民國61年我進入金門高中,得知學長在學業成績、演講比賽、社團活動(軍樂社)都有優異表現,乃以學長為學習的榜樣。64年我考進高師大(當時稱為省立高雄師範學院),學長對我們更是照顧有加,他與幾位學長創立了「金門高中校友會」,定期找我們相聚,關心我們的課業與生活。同學中屬我最幸運了,因為我和學長同樣唸國文系,又住同一棟宿舍。當年我們一來台灣讀書,金門縣政府就要求我們將戶口遷出,這對從未出過遠門、人生地不熟的我,心中感到相當焦慮,但學長得知後就騎機車到苓雅區戶政事務所幫我辦好戶籍遷入。
國文系的課程就屬聲韻學最艱深了,學長姊的班級每年總有好幾位被當掉,等我升上大三,學長就從大學畢業了。有一天,我們幾位同學在宿舍裡「鑽研」聲韻學,正焦頭爛額之際,學長帶來了一本厚厚的聲韻學筆記,讓我們喜出望外。大三、大四的時候,我常與同學到左營國中找學長。學長總是熱情招待我們,帶我們騎腳踏車到中正堂看電影。
68年4月,我在七賢國中「試教」三週,當年的指導老師是陳靜老師,教務主任是張拉士(後來擔任左營國中及陽明國中校長)。68年7月在七賢國中辦理師範生分發作業,依T分數高低排名依序到作業區,選取欲前往服務學校校名的「紅榜單」,當時七賢國中國文老師有2個缺額,三民國中有5個缺額。見到好多師範生還有家人陪同,心中更是緊張,那時我一回頭看到了學長和他的女友解慧芬老師,心中有如吃下了定心丸。我在國文科教師的排序為第5,心知進不了七賢國中,果不出其然,前兩名都選擇七賢國中,我就選擇了三民國中。進入七賢服務的是我同學李紉秋(後來轉到高雄中學服務),而我們班有高達12位順利分發在高雄市服務。
四、追尋意義 樹立典範
我進入職場服務後,始料未及的竟是理想幻滅的開始!當年一個年級36班,男生19班,女生17班,我是一年19班的導師。當時可是相當徹底的「能力分班」,我班的學生打架鬧事無日無之,學校把最頑皮惡劣的學生交給最沒經驗的新進教師,讓我對國中教育相當失望。當時我也不敢再麻煩學長了,畢竟我已成年了,一直到民國80年,陳惠珠主任邀我擔任資料組長,才有「如魚得水」的感覺,也重新拾回對國中教育的熱情!那段時間,學長輾轉服務於左營、鼓山、小港等國中,擔任過教務、總務及輔導主任。民國82年11月2日,學長臨危受命,接任和平(現改為後勁)國中校長,我參加了交接典禮,心中滿懷喜悅,內心卻是苦澀,「三民到和平,路途那麼遠,而我又只會騎機車。」
91學年度是我在工作場域中最艱難的時刻,心情極度沮喪。學長從沃植主任(曾擔任和平國中教務及總務主任)處得知我的處境,特轉告我要多加忍耐。
學長曾說:「人生的上半場在追求成功,下半場則在追求意義!」年過50,當然已屬下半場囉!
學長成長於民風純樸的戰地金門,有濃厚的勤樸剛毅氣質;又長期受到中華文化薰陶,待人溫文儒雅,處事止於至善。處逆境時,不曾有任何怨言,以「守得雲開見月明」自許;處順境時,未曾見驕縱言行,常以梁啟超「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自勉。
在聚會中,同事及好友們最喜歡聽學長的歌聲了,一首招牌歌「船歌」,歌聲悠揚悅耳,餘韻迴腸盪漾!歌聲搭配美酒,氣氛美心情佳,學長喝高粱時,唸起口訣:「蓮花指、輕舉杯、深入喉、舒展眉、重擲杯、讚好酒!」爽快乾下手中的高粱酒,豪爽之情展現無遺!
學長曾兩度獲得師鐸獎,96年度以「深耕七賢、帆心大動、風行全球」辦學績效獲得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評審委員對學長的辦學能力深為激賞與感動,認已充分展現「領航者」角色,將學校由危機型轉變為優質型,誠屬不易!儘管七賢國中將遷校,但學長認為「教育不能等」,堅持給學生最好的學習環境,完成了操場整修,嶄新的標誌呈現了七賢的發展特色;崇賢樓左右兩側牆面上懸掛巨幅看板,美不勝收;帆船教學步道令路過民眾驚豔不已!
在社會服務方面,學長對家鄉事務自是難以忘懷,碩士論文寫的是「金門社區大學需求規劃之研究」,為金門社區大學奠定良好基礎。在「高雄市金門同鄉會」擔任副理事長,出錢出力,關懷鄉親。對泰北文教工作的用心,令無數人為之動容。「走過泰北悠悠十二載,喜見文化沙漠變綠洲」,從送愛到泰北、泰北中華兒女來台遊學活動到泰北文教中心落成,高雄市泰北文教促進協會創立,這樣的精神和毅力,為各界人士所津津樂道。倡導民眾到泰北進行公益文教自助旅行,可兼顧行善及休閒養生。
96年6月學長接下高雄市校長協會理事長職務,特提出「幼苗守護 辦學領航」與各級學校校長們共勉,為高雄市的教育注入源頭活水。
五、舞動人生 伴君成長
電影「舞動人生」描述英國北方的一個小鎮,男孩比利愛上跳舞,以努力、熱情和真心感動了父親,讓他走上學舞之路。學長同樣以努力、熱情和真心感動了學生、老師、家長及各界人士,完成多項艱鉅的任務。學長在七賢國中服務了五年半,陪伴師生共同成長,這段時間成為學長生命旅程中最美好的印記。重讀學長寫給全體教職員工生的信,不少教職同仁仍是熱淚盈眶!
「細數我們攜手並肩、一起努力的日子,總是滿懷感恩與悸動;在七賢服務的日子,將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因為有您,我的生命更加豐盈;因為有您,七賢學府日益茁壯!」
97年2月,吳校長揮別七賢國中;100年5月,吳校長將前往金門履新。三載歲月,世事多變。然而吳校長與七賢國中的情誼,卻歷久而彌新,溫馨且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