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故事99

發布日期:
作者: 黃克全。
點閱率:746
字型大小:

 「基督教的精髓,」他說話每隔幾字就用力頓一下:「就是實踐,一個原則、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原則,就是自我犧牲,就是愛。」
  「什麼叫做犧牲?」興田問,他讀過私塾,尺牘書信會讀會寫。
  大智言調拔高,顯然他興奮了起來,他已經教導了這類的教義好一陣子,看來今天收效了:「犧牲就是,我的任何物件,都可以給你。」
  「那你頭上那頂帽子可以給我?」道學問,大智頭上總是戴著頂鴨舌帽。問它是從哪裏來的,從他嘴裏同時出現兩個重疊的聲音,一是審知叔公過世後在他床底撿到的,一是從上帝那裏。
  「可以。」
  「你身上穿的棉襖也可以?」
  大智很明顯猶豫了一下(扭動矮胖身子,扶了扶帽簷),說:「棉襖不行。」
  「不過棉襖下的身體可以。」大智的音調又拔高:「身體是人所能奉獻犧牲的,最大的貢獻品。」
  看得出道學和興田並沒有很大的惡意,大智就繼續比手劃腳講道:「耶穌死後,保羅說,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人類,因為人類都,犯了罪。」
  「保羅的話是不對的,」這句話突然像打水漂般嘟嚕嘟嚕出來:「死不是從罪來,相反的,罪才是從死來。而人若信主,就不會滅亡,反得永生。所以人怎麼會是生來就有罪的呢?」
  一隻黑色鳥從頭頂呼嘯掠過。「有罪!有罪!」慘叫了兩聲,投往翠雲宮那頭去了。
  「喜鵲?!」誰抬頭張望。
  「什麼喜鵲?」流金說:「那是隻烏鴉。」
  「不是隻八哥嗎?」
  「不是,是烏鴉,或者是喜鵲。」流金說。
  「喜鵲和烏鴉差很多耶!」
  流銀精準劈了一大落柴花,掂了下鋤頭柄的份量:「這兩種鳥其實都差不多。」
  道學捻了捻鬍鬚,點頭:「嗯,其實都差不多。」
  小學生到村子裏來寫生。四、五十個男女學童麻雀般吱吱喳喳的,分散圍在興田家那棟雙落大厝四周取景作畫。領隊的顏老師隨機在一旁指導。
  「老師,那房子中間那條線叫什麼?作什麼用途?」有學生問。
  顏老師走過來:「那叫『鳥踏』,將石仔腳以上的大規壁分成中堵和山牆兩部分,這樣整棟房子的側面,看起來是不是比較漂亮?」
  「漂不漂亮不是做那條線的主因,」一個聲音先到,人才跟著移近:「既然叫『鳥踏』,供鳥腳棲息在上面才是那條線生成的主因。」大智像一隻大鳥現身眼前。
  「你們看,鳥整排站在那裏,是不是把人和天聯結起來了?房子厝落是人住的地方,當然代表了人啦──。」
  顏老師像聽到什麼不該聽的話,趕緊高聲制止:「你在講什麼啦?他們聽不懂這些啦!」
  「就是聽不懂才要講。人是人,天是天,這樣不值錢。人和天都成了死物。『鳥踏』連接了人和天,這兩樣才能活起來。確切地說,是鳥停在上面的『鳥踏』使這兩樣活起來──。」
  「集合集合!今天就畫到這裏,不畫了。」老師急急忙忙把學生趕成一堆,帶走了。
  顏老師今天看似反常的舉動,可不是沒來由的,上個月在社教館有場東西美術大師研討會──東方研討對象是張大千,西方是畢卡索。大智在觀眾席上的發言,像是隻胡蜂竄進人群裏,引來陣陣騷動。大智用「性慾儀式」來闡釋畢卡索那張二十世紀現代主義第一幅畫作「亞維儂姑娘」。
  「畢卡索在立體派上的實驗,總結在亞維儂姑娘這件作品裏,你有看她高舉手臂,身體被簡化成近幾何形的圓球或三角形。這樣,風格強烈地歸納人體,使人體變成揮之不去的符號,好像一個被慾望驅使的青少年,在妓院前,其實從來沒有看清楚每一個妓女的長相,而是把妓女規範成性的慾望中符號的對象──。」
  台上一排學者神情有點倉惶不安,左右交頭接耳。顏老師的座位正好可以睇見大智顴骨稜石般凸出,隨著話語,稜石像是不斷增長,像是快要跳起來:
「女人的胴體既是神,也是那要獻給神的犧牲品,性所以是一種儀式,原始宗教的祭祀,畢卡索把性的回憶推回到儀式型態的遠古裏,使我們有機會再去凝視自己的肖像,自己介於神和犧牲之間的──。」
  「你在胡扯什麼?」火爆的聲音叫眾人頭全湊過去,是個剛才一直緊握筆像緊握把刀的學者:「身體就是身體,是形式美學的對象,和性、神,犧牲有什麼關係?」
  握刀學者像火種點燃一堆柴火,剎時,整個屋宅下吵成一片。
石三人
  你問起石三人,他走了──
請注意,我沒有說他死了。雖然我也知道,他應該是死了。你既然問起了他,我就說說吧。
石三人本名叫石打結,他身體裏頭住著三個人,誰開始喊,我們跟著也稱呼他石三人。提到他,我百味雜陳,有樣什麼東西像玩傀儡戲般隨意操弄著我們,但話說回來,我們也反過來操弄那幾根耍著你的什麼東西。
石三人就是來村子裏作這樣的演示的。別人怎麼看我不管,從某方面說,我看待他猶如田都元帥,不,甚至超過田都元帥。
每回經過汶水宮,我都會在廟口朝田都元帥合十拜幾下,但我卻遍找不到石三人的墓地,他像島上曾經滿山遍野的雲雀,哪天清晨,突然從雲端消失個無影無蹤。
  恐怕沒有人追究他是什麼時候住進村子,反正,他就像是半空中雲雀的啁啾,半路上,突然進入耳朵,你聽著就是了,頂多,抬頭瞇眼,只見著一團模模糊糊的影子,你安然接受了事實。村子裏任誰也不會問誰,石三人吃穿從哪裏來?他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後起床?在路上錯身而過,問他去哪裏呀?這話只是無意識的習慣性招呼。偶而誰看見十二月天他還是一件分不清顏色的薄短衫,會特地惦記著,回家裏找件多餘不穿的衣服來送給他。像個影子在村子過了多少年後,在陽翟村那場仇匪恨匪大會上,他打下了第一記錘──他是鐵錘,而鐵砧嘛,相信是會場上絕大部分人,但至少不是我,我是誰,這你應該知道吧?
  一顆砲宣彈擊中正在放映電影、擠滿觀眾的金東電影院,文春當場喪命,身旁他兄弟文秋被奪去右腿。幾天後,入殮的文春棺材給抬到陽翟司令台上,喪家家屬披麻戴孝扶棺痛哭,民防隊,學校學生輪番被招集來,列隊抿唇睜眼安靜站在台下,觀看台上的人控訴對岸的暴行。
石三人是在鄰近各村民防隊招集來的那一場現身的,他不是民防隊員,沒有人叫他來,但我們合理認定,他來這裡也受歡迎。
  在他之前三、四個人輪流上台,幾個人上台沒有什麼差別。我們也要認定他登台受歡迎。腳踩著木屐,灰卡其短褲,而且還破了個洞的他看上去有些古怪,但一旁司儀並沒有起疑心,只當他是剛從田裏趕來的。
  起先他譴責對岸砲擊,不管是誤擊或故意挑人多地方的電影院打,都是罪惡(他說「罪惡」兩字時頓了下,有什麼或有誰干擾了他,除了我,沒有誰察覺到)尤其是當天晚上放映的是葛雷葛萊畢克主演的「小城之春」,石三人用手勢強調,在這樣溫馨的場景裏,用砲彈殺害一條人命更是罪惡──。
  大船航行在預定的水道,石三人的口吻平穩,堅定,就連台下廣場前排的長官也都暗暗點頭稱好。
  突然──假如你半閤著眼,沒把目光投注在台上,事實上,當天幾乎所有人頭都低低的──台上講話的嗓音變了,抬頭看,石三人的身體還站在那裏,但從他嘴巴出來的是另外一人的話,多少年後的今天,我還是能領受到他們怎麼從不解、驚慌,到生氣。與其說他們驚怪人身體怎麼還可以藏著另外一個人,倒不如說驚怪另外一個人居然講出這種話:
  「不過話說回來,罪不是平白無故來的,有因必有果,千萬的因千萬的果,甚至善因生惡果,惡因生善果也說不定。所以說那發砲宣彈會在那一刻,不早不晚打過來,不前不後打中文春,都是必然的,只是無法追究。要是一直往千萬無數條的因去追究,說不定其中有一條會來到自己身上,換句話說,說不定自己也是造成這個惡果的罪魁禍首之一呢!痛苦這種事情不也是一樣?痛苦說不定是從快樂來的,痛苦也不一定走向痛苦,說不定哪一天也走向快樂──。」
  在場正沉浸在先前悲壯的氛圍裏,好一陣子,這才聽出來哪裏不對。台下長官變了臉,喝令誰把石三人給架下來。眾人七嘴八舌騷動起來,有的說他是藉酒裝瘋,有的說他中邪,有的更自作聰明說他懂得腹語術。只有我才知道後來講話的,確實是藏在他體內的第二個人不假。他話講到這裏就被架著下台,不然,他體內第三個人看來也會跳出來呢。
  被當作是鬧場、搧動、鼓惑群眾,石三人差點被調查局移送。村子裏最孚人望的慶安叔公,藉著自己跟調查局某某的舅甥關係,總算把事情給擋下來。隔天,石三人在汶水宮前繞著風獅爺走來走去,口中唸唸有詞。話語聲小到幾乎聽不到,那其實是三個人在互相反駁。第一、二個人的話,大致上就是之前在陽翟抬棺聲討大會會場講的那些,來不及跳出來的第三個人的話是這樣子講的(那嗓音不免蒼老,假如你閉上眼睛,你還以為出自另外一個誰):
  「因果有無,或說因果能不能往前後追究,都是無意義的。罪苦也是一樣,說什麼罪苦從哪裏來哪裏去,都只是無止盡的想像,像水中月,鏡中花,就算是真的,也是假的。不如把眼前一切都拋忘。」
  只見石三人在風獅爺身邊癲前頓後,比手劃腳,臉紅通通的,三個人輪流跳出來堅持己見,誰也不讓誰。你或許可以從講話嗓音語調來作辨別。第一個一口咬定因果關係的,像是鐵錘聲的那種聲調。第二個嗤笑有因果,或者說因果根本沒法追究的,口氣緩和些,細細碎碎的但又帶著一絲很難掩飾的輕蔑。第三個人呢?第三個人前面說過了,蒼老,不過又多少帶著厭倦的酸氣,老實說,有時這點還叫人滿討厭的。
  在實施戰地政務的軍管時期,像石三人這樣的人是被當作危險份子的,但他終究沒有給送進精神病院,或者轉送到台灣。為什麼?我想不透,呃,沒錯,我是石三人身體內的那第二人,但我想不透的還多著呢,譬如說,直到現在我還分不清,到底藏在石三人體內的三個人,是他的三個變身?還是真的有不同的三個人?
我只知道,當時我和另外那第一和第三人念頭完全不一樣。我跳出來講話的時候,可以看到其他兩人身影,他們幾乎和我互相重疊站在石三人身體內,看來像是有三個人。
讀到這裡,妥也眼皮開始酸澀,他雙手手掌蓋在稿頁上,耳畔響起之前阿冊的話:「故事不管在哪裡停止,都算完整,都算了結」。
重陽的故事像一座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阿冊這番話卻像是一支槓桿,輕易舉起了山,原來阿冊遠比自己走得更遠,她既更清明又更瘋狂,而這一切竟是從重陽的故事,以及他講了一半的故事本身得來的。
這兩個人呵!妥也輕嘆了口氣,窗口露出曙光,他起身朝屋外走去,此刻他身子飄飄然的,猶如一片鶺鴒羽毛,飄向鳴響著輕雷的天空。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