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的爸媽

發布日期:
作者: 李敏宏。
點閱率:869
字型大小:

1.爸爸與祖父母的緣淺
 爸爸是金門古寧頭人,名叫李炎改,祖父叫李森籃,曾祖父叫李滋程。祖父是老么,上有四個哥哥,大哥及四哥早逝,因此只剩三兄弟,他們生的子女共十人,一起照年齡來排行稱呼,爸爸年齡最小,人稱五叔或小叔,所以我有四位伯父及五位姑媽。
 祖父是忠厚人,年少時,就去南洋(印尼)做零工,在印尼結婚後,與祖母一起回金門。不久,祖父又獨自去南洋,如此來來去去,所以爸爸對祖父的印象不多。印象中的第一次見面,爸爸必須按照金門的習俗,蒙著花被去見祖父。民國48年,印尼政府排華時,祖父被遣送到大陸的福建省雲宵縣的安老院。民國52或53年,由爸爸申請祖父到澳門,再接來台灣,回金門,祖父與我們在金門住了3年左右,於民國55年過世。
祖母叫陳霞,金門夏興村人。爸爸回憶說,他10歲左右的時候很兇,很會罵人或欺負人,漸長就慢慢懂事了。由於祖母心地很好,喜歡幫助人,受人推崇,很多村人就口耳相傳,選20歲的爸爸為村長。民國38年,古寧頭大戰時,爸爸和大部分的村民逃到別村避難,祖母沒有離開家,常煮(地瓜)稀飯,分給傷兵們吃。隔年,爸爸村長任內,祖母因病逝世。
爸爸有一個親姐姐及一個親哥哥,親姐姐即排行中的三姑媽,很早就結婚,三姑媽的孩子們與我們家一直有來往。親哥哥即排行中的三伯父,大爸爸9歲。三伯父於民國37年結婚,生有一子,金門砲戰期間,患了不知名的病,不停地拉肚子,請來軍醫或中醫,都沒法醫治而英年早逝。後來,三伯母再嫁,我們仍稱呼三伯母的第二位先生為三伯父。
2.爸爸的學經歷
 爸爸讀了四年古寧小學後,必須到另一村莊讀高年級,因為戰爭而輟了學。日本投降後 (民國34年),古寧小學增設了5及6年級,爸爸才繼續念書。那時6或7個人一班,爸爸是第一名,數學很好。爸爸小學畢業後,因為家貧,沒繼續升學,曾經替私立的古寧小學分信 (送信),當時很多華僑從南洋匯款給金門的家人,小學缺乏經費,於是靠華僑的匯款抽成當經費,每匯1百元,學校就給爸爸1元當工資。20歲時,爸爸被選為古寧頭村的村長。兩年後卸任,爸爸到金門縣政府上班,不久考上農業發展特訓的第一名,被派到台灣實習3個月,車馬費每天30元。在金門縣政府服務了1年多,就改去金門農會任職。
 民國41或42年,二伯父李允文擔任金門縣農會的理事長,請爸爸到農會擔任「供銷課長」,這是一個肥缺,經銷的物質如肥料等,每次金額高達數十或百萬,爸爸廉潔自持,不會貪污。農會是一個社團組織,當年透過中美合作計畫及農業經濟發展委員會等組織,二伯將金門的農會發展起來,他在印尼接受教育的,日據時代,在金們當過老師。二伯為人忠直,行事公正,被少數人視為眼中釘,民國49年左右,沒有被選連任,就離開了農會。民國51年,農會有五個人「五虎」不滿爸爸是前任理事長的弟弟,想要控制農會,就向金門縣政府控告爸爸賭博 (打麻將),於是農會於2月28日解雇了爸爸。
二伯很有做生意的頭腦,離開農會後,招募股東,在新市里經營很多合股事業,也合資買了一排9間的店面,開設「木材行」販賣木材、「鐵工廠」蒐集廢鐵、「五金行」販賣或修理鐵器、「冰廠」兼「冰果室」製售冰棒、冰淇淋等。民國56年,又建了一間一千二百多個座位的「電影院」,取名「僑聲戲院」,股東有三十多人。爸爸離開農會後,舉家從金城鎮搬到新市里,繼續跟隨二伯父,參與股份,並擔任「總務」等職。
3.爸爸的名字觀
 爸爸曾經替自己及媽媽改過名字,替6個孩子取名字,都不算筆畫,他認為命是天註定的,名字有意義及順口就好。
爸爸本名「李振解」,親哥哥叫「李振芳」,日本投降後,如果一家有兩個男丁以上,政府要徵兵,哥哥就替弟弟改姓「陳」。上小學時,爸爸嫌筆劃太多,自己改名為「炎改」,「炎」是輩分,「改」與「解」的閩南語發音相同。小學畢業後,正式在戶籍上改名為「李炎改」。
 媽媽本名「陳寬姿」,爸爸在結婚登記時,特意將「姿色」的「姿」改為有一個寶貝的「貝」,寓意「資本」、「資財」的「資」,所以媽媽婚後改名為「陳寬資」。
媽媽生我的時候是第一胎,快且順利,爸爸特別翻閱字典,替我取了一個寓意「敏捷、聰敏」,又希望我「寬宏大量」的名字,叫「敏宏」。
八二三炮戰時,農會眷屬們被後送到台灣,大弟在台北永和出生,爸爸取名「怡忠」,「怡」有「台灣」的「台」,紀念在台出生。二弟出生時,來不及等爸爸打完麻將及請助產士,自行呱呱落地,所以爸爸取名為「靜忠」,意思是安靜地到來。唯四弟在醫院裡出生,採用輩份的「增」字,名叫「增忠」,也意味他是意外增加的一員。三弟「志忠」及妹妹「敏娟」的名字,主要取其閩南語及國語發音都好叫,意義也不錯。
爸媽一共有2女4男,女兒的名字中間都是「敏」字,男孩的名字最後都是「忠」字。巧合的是,兩個女婿的名字最後都是「壽」字,似乎祝福著爸媽福「壽雙」全。
4.爸媽的媒妁之婚
 爸爸英俊瀟灑,身高172公分,婚前,很多人替爸爸介紹女友,都沒緣份,看不順眼。爸爸任職金門縣農會時,住吳厝的大姑媽,做媒介紹鄰村名聲很好的陳永全先生的么女。爸爸信任大姑媽的眼光,只看了媽媽端正清秀的相片,就答應了; 媽媽的三哥陳振裕當時也在農會任職,贊成這門婚事,亦是一大助緣。媽媽身高162公分,小爸爸7歲,當時還在唸初中二年級上學期,成績名列前茅,鋼筆字寫得非常漂亮。外祖父認為女孩子18或19歲就該出嫁 (註:大姨媽16歲就出嫁),媽媽被迫訂婚,心裡難過得哭了,爸爸曾答應媽媽婚後可復學,可是寒假結婚後,媽媽不好意思再回學校續唸下學期。
爸媽於民國45年1月18日結婚,年底(12月28日)生下了我,媽媽再也沒回校念書。媽媽生我時才19歲,我長大後,覺得有個年輕的媽媽真好,因為我們像姊妹、也像朋友一樣談得來,有些衣服還可分享來穿。
5.媽媽的家境與學歷
 外公務農,兼私塾老師,會成為小村莊 (古坵村)的首富,是由於伯公(外公的哥哥)到星加坡經商,經營所謂的「九百行」(閩南語),非常成功有錢,可惜伯公娶的是星加坡人,伯公死後,後輩們就沒來往了。外公、外婆時常到星加坡找伯公,帶回很多錢及金飾。外公家的四合院,是伯公寄錢回來蓋的。平時,外公、外婆會拿錢濟助窮困的人,或拿東西給人家吃,做了不少好事。過年時,伯公會寄錢,分給村莊裡的窮困人家。外公、外婆育有三男六女。大舅陳振芳(外公的長子),十六歲到新加坡,跟伯公經商,後來轉到印尼開橡膠工廠,也很成功。外公的私塾是免費的,鄰近的孩子白天忙完農事家事後,走路到外公家,接受外公的義務教導,媽媽也跟外公學習過。媽媽10歲左右才開始念小學,那時有一對外省人夫妻到金門辦小學,先生名叫王江淘,他們到各個村莊去招生,來到外公住的古坵村,媽媽就被招去讀書。小學6年裡,媽媽讀了4所小學,先後為官裏小學、賢庵小學、古崗小學及珠山小學。轉學的原因均因學生數不足20人,無法開班,只好到他村併班。初中一年級時,就讀位於金城鎮的金門中學,後來因為砲戰,金門中學遷校到成功村。不論學校離家有多遠,媽媽均與同學結伴走路上學。媽媽讀了那麼多學校,因此也認識很多人。如果當年沒有被外祖父急著嫁出去,媽媽可能跟一些同學一樣,初中畢業後,讀簡易師範學校,當一個工作穩定、名聲又好的小學老師。
6.媽媽在新市里的事業奮鬥
 媽媽天性勤勞節儉,做事細心有效率。自從我們家搬到新市里街上,也是我讀小學一年級開始,媽媽除了料理家務,照顧小孩外,就一直從事副業,增加收入。曾替人修改衣服,與鄰居合作做「錦旗」。金湖鎮公所舉辦為期三個月的「機器織毛線衣」訓練班,媽媽帶著當時周歲的妹妹去學習,結訓時,名列前三名。將機器請購回家後,開始替人織毛線衣,後來,順便在門口擺個賣檳榔的小玻璃櫃,賣起檳榔。織毛線衣生意式微後,就在合夥的「僑聲戲院」當售票員,每個月幾百元的薪水。這時,二伯父母已在戲院內部經營販賣部,生意非常好,他們又標到了戲院外面的販賣部,而本來答應看店的堂姐(小名:緣啊)不幹了,於是二伯找上正懷著老么(第6個孩子)的媽媽說 :「你孩子很多,改啊(爸爸的名字)!每日去打麻將,你就承租下這個店面做生意吧!」媽媽起先猶豫又擔心,因為從沒開店的經驗,也沒本錢。二伯鼓勵說,可以先拿貨,後付錢。媽媽又請教一位在戲院管理發電機的技工許清丕說:「我二伯叫我承租店面做生意,不知道好不好?」他回答了媽媽一句:「開店比賣票好!」就因為這句話,媽媽決定接下店面來做,時約民國61年,金門的駐軍有5或6萬人,電影院的生意常常爆滿,販賣部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後來戲院的其他股東看了眼紅,不再續租給我們,那年正好么弟大學畢業,媽媽才退休下來。總共經營了販賣部20幾年,全家的經濟來源全靠這家小店,供應了我們家6個小孩讀書,有5個唸到了碩士。爸媽用現金在台北永和先後買了兩棟房子,分別給結婚後的三弟、四弟住,爸媽到台北時,也有一個落腳的地方及家人聚會之所。爸媽是一個保守的人,除了跟民間互助會外,錢都存在銀行,現在的養老金及人情世故的紅白包的花費,就靠存款或利息,我跟弟妹們在過年或爸媽生日時,會包紅包給爸媽。爸爸熱心公益,能夠出手大方,多虧小店的賺錢多多。所以說,爸爸將媽媽的名字改得好,媽媽名叫「寬資」,讓家裡有「寬」裕的「資」金,還有幫夫運呢。(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