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心肝寶貝父親──父親節記

發布日期:
作者: 張愛金。
點閱率:661
字型大小:

當「父後七日」這本書、電影炒的沸沸騰騰,口中直唸著要去看電影要買書來看,但是兒子說,電影叫好不叫座,終究我仍買了,那所謂膾炙人口的「父後七日」其實只是一篇四千多字的散文或小說分不清的小書。我不在意那四千字的情節,死亡程序,畢竟離我生活中太遙遠了,但是「父後」那些作者與其父親相處、倒推往前的日子,隱約浮現的思念卻深深打動了我。
想要寫一些關於父親的事蹟,是我苦思良久居然找不出我幼年時的父親、年輕時的父親、壯年的父親。所有的記憶全部是關於母親,父親的印象記憶也只是些微的、片段的、模糊的,父親在這個家從來沒有缺席過,但是所有的記憶都是那個父親,已經七、八十歲的父親,彷彿十年、二十年前他都是一個樣,從來沒老過也沒更年輕過。
我們沒有印象他有過的奮鬥史,或是曾為生活打拚過、為家中三餐經濟煩惱過、為六、七個子女的學雜費苦惱過……。我們只知道那些全是母親一個人扛起的,在家中有一句玩笑話,父親怕濕怕凍怕骯髒更怕痛,只為痛風所苦。他手不提肩不挑,不食油膩不聞腥羶、不苦惱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的記憶父親是不是太過了,但是這就是我們記憶的父親。很久很久以前,忘了甚麼時候開始,他就只是這樣過日子的。一日等吃三餐,二個正餐每必酒菜,下午等著電話應約打牌直到傍晚散步回家。無俗事纏身、無張羅年節之憂。
碩壯挺拔的身影、衣衫整齊乾淨、身手俐落、文質彬彬,每天清晨起來掃掃屋內庭院收倒垃圾、澆花餵鳥、泡一壺老人茶,用電磁爐小鋼鍋在客廳桌上蒸個白饅頭當早餐,這是他日復一日例行的工作,簡單的生活,然後步行到市場外車站附近的涼亭,坐在那兒與老人聊天打發時間直到太陽照到了,才回家是十點多了。有一、二次暑假時我在金門,早上上市場特地繞道去涼亭,遠遠的看到他十分茫然的坐在那兒,有幾個老人也是,就只是坐著。我過去打招呼坐一會兒,他很高興的介紹我給旁邊的老人,語氣十分高興一掃臉上的落寞。原來他令人羨慕的清高無憂日子,也有不為人知的落寞,那光鮮亮麗的外表是否也藏著不為人知的寂寥呢?
我的父親一直就是這麼過著,過了好幾個十年,今年八十二歲,去年底跌了一跤,加上寒流不斷,然後他不能出去打牌了,每天穿著厚重衣物窩坐在客廳藤椅上,喊痠疼背重膝蓋麻痺無力。天氣好走幾步就累,天氣不好除了坐就是躺著睡,樓梯不能爬了,不能坐硬板凳了。今年過年看到他的情況才發現他老了而且是瞬間的衰老,我們一時之間不能接受而他更不能接受自己的老態,意志開始消沉,情緒不穩心情更差,感覺他好累我們也很累。初次接觸到老,而且是親愛的莊嚴神采奕奕的父親,我們兄弟姐妹都很不捨,寧願他仍是那個不問世事,每天吃喝玩樂打牌逍遙過日子的父親。
一直和父親保持著,基本的距離、友好的、尊敬的、討好的方式討他歡心,因為痛風腫脹的腳,我們三番二次陪他去買涼鞋、去名店訂製包鞋,天氣轉冷找適合他的背心、外套,應他的作息中午11點就陪他吃飯、晚餐與他飲酒暢談、傍晚他在屋外坐我們在一旁陪、天寒一起在屋內聊天、找機會開車帶他逛、陪他散步聊天、帶他去廈門泉州尋找記憶中的洛陽橋……,但是從沒有距離的接觸。我不太會照顧老人、病人、特殊人士;我也不太敢接觸生老病死,怕見血、怕髒亂、怕噁心、怕承受不住悲傷。今年回來我看見小妹幫他洗頭、吹髮、拿熱毛巾給他洗臉、拿熱水盆泡腳、淨腳、拭腳、按摩,我很感動。以前也曾看小妹、三嫂幫父親剪髮或洗頭,但今年的感覺不太一樣也許是他突然衰老許多。不禁想到有一則文章,一個應徵大企業的年青人被要求回家幫母親洗腳。然後有了機會,我也幫他拿熱水泡腳拭腳拿熱毛巾……等,我只如此而已。這是我與父親最近的距離接觸,他82歲,年初時。
其實父親在我們的心中、日常生活中,總是有距離的。
年輕時他是一座山,發號施令,不管養教育,沒有被家累不管經濟;年老時,他仍是一座山,午後黃昏坐在藤椅上,屋前屋後,我們圍著他轉,聽他說話、聽他吩咐、聽他講古說老房子的由來生成,說抬傷兵事,說年輕事,一直在重複用宏亮的聲音叨唸、罵人、不屑自傲的語氣而我們做子女的全盤接收。
民國一百年,大年初四寒流暫停,我們回金門過年了。
下午四點的飛機由小妹來接機,沒想到父親也來,出境自動門一打開,訝然父親拄著柺杖坐在候機大廳,悄聲打了招呼,我就先去櫃檯辦買回程的預售票。一下子不太能接受父親的出現,用那樣的垂老姿態出現,我扶著他步出機場自動大門,他一直叨唸三個月前跌倒的事,他顫顫巍巍的移步,我的心有些落寞就像金門的天氣,黯淡了年節的氛圍。
三月更是難忘的月份,寒流未歇天氣未明朗,有如父親的情緒起起落落。父親的肢體站坐會痠痛麻讓全家人十分難安,我們想讓他來台灣檢查,卻也人心惶惶,一則台北的新流感事件頻傳,醫院幾乎顛覆,感染人數或死亡人數在新聞中不斷攀升,人人談而色變,他自行探聽有一台中骨科名師張國華醫師想要去門診及手術,聽說是金門後山村外婆家附近曾有七十老翁不能走手術後痊癒,他躍躍欲試,而我們聽到卻是傻在當頭,手術問題非同小可,成功手術後的後續問題,復健、穿鐵衣,手術失敗更不能像父親說了死了就算,半死不活坐輪椅,殘廢……,我們幾乎用恐嚇的解釋,但是他十分頑固,說是反正現在也不能走,我們無法用輕鬆面對他,那就先檢查吧!但是能不能緩一緩呢,等疫情降溫,我探聽有一種藥對老人不能走十分有療效,一週吃一顆,原來是「福善美保骨錠」,健保不給付,幾年前婆婆脊椎手術後醫生建議自費吃,四顆一千多元,我們買了一盒一月份寄回家,而此藥事件讓我們金門二地鬧了幾天風雨,好好壞壞、溝通問題,最後才喜劇收場。
父親最不能忍的是身體的痠痛,一點痛就唉聲歎氣,一痛就臉色凝重、眉頭深鎖、心情不好、情緒不穩,一痛就自暴自棄、想起老成凋謝、友朋零落、他一痛我們全家的心情也跟著走樣,他是這個家的支柱從老媽到小孫兒,心情隨著他起起落落。老媽不敢面對他,要求快讓他上台北檢查吧,老爸說無論如何總是要折騰一趟了心願,我們就當作讓他換個環境解解心情。反反覆覆的連絡,住也是問題,他不能睡榻榻米我家沒有立體床鋪,他不能爬樓梯不能到二哥、小妹家……最後決定住土城小弟雲輝家,由在金門剛退休大哥陪他來上飛機扶著,借用輪椅推。
三月初的週三他來了,小妹動用人士請人掛號台大醫院安排週四看診,那天台北下大雨,掛46號,而大哥小弟小妹父親一夥人約10點在台大醫院門口碰面,直到下午二點才看到診。他們整天在醫院推著坐輪椅的父親在院內閒逛,外面正大雨,早午餐在地下醫院餐廳解決,有冷氣、有人潮想必父親也不太無聊。此次上台北檢查事件沸沸揚揚的鬧了近一個月,然後看診時間不到十分鐘。醫生結論:麻痛是之前跌倒脊椎有一二節縫隙壓到,會自動痊癒,不需藥物無需手術,時常走走,如果三個月後無改善再門診另外處理。大夥兒打算帶他在台北好好玩二天,沒想到週五父親就回金門了,我們都知道以他的個性,他離不開金門的家,果然門診完隔天就要求回金門了。
但是事件並未結束,返家後幾日每天依然如此,他開始想著期盼著三個月後直接手術,而我們是剉著等,開始擔心了,家中兄弟姐妹沒人同意他手術,想想也是,82歲了能經得起手術前、後、過程、住院、復健的種種折騰嗎?做子女的自有難處,無關孝不孝順,心中只能祈求,也只能等三個月後再說,這期間打電話回去,他總是無精打采、語言無奈、十分自棄的口氣讓我們不太敢打擾他,而母親總是一通通電話傳達她面對父親的流淚、心疼、無奈、無助與傷感,讓我十分不捨。
沒想到過幾天父親傳來好消息,痊癒了,不痛不酸不麻,可以彎腰走路不必拐杖,可以娛樂打麻將,心情好說起話也大聲了,母親要求我寄幾盒福善美回家。我們都很高興心中也終於放下大石頭了,互傳著喜訊給在北部的兄弟姐妹,想是父親病痛事件結束了。
5月中,母親節後一週日,母親打電話來,她在後院偷偷打來訴苦,不是父親身上又痛了,而是心情不好,每天叫罵聲不斷,連家人都不太敢接近他,不出去了說是帶拐杖會被人笑丟死人,每天就坐在客廳竹椅上,唉聲歎氣、自怨自嘆,說是死期將近,金錢無用,他隨意花錢,把房間祖傳百年紅眠床拆下了,買了一床高級的新床,母親不捨,將它組裝……。聽著母親哀怨的訴說著,我一邊安慰她一邊想著,是不是年歲大了就會開始轉性,所謂老人孩子性,是不是他是我們家第一個接觸的老人,他的老態我們很陌生不能接受,而他也無法接受他的生命漸消失,老態龍鍾的他不服老,他認為他一切健康,心臟有力、耳清目明,強烈的要抓住生命的末端,而他又害怕的面臨終點,不可預期的死亡,周圍比他年歲差不多的友人早就仙逝,只剩他一人高齡他十分害怕,之前他心情好是因為有老人會牌桌,現在沒有人要他打牌了因為他只能打一圈,老人坐太久不好,而我想牌主人可能也怕他在牌桌上出狀況留下遺憾。從十三歲開始打了一輩子的牌,如今沒有了那是象徵生命即將消逝嗎?還是掏空了他的日子,沒有了牌可打一切對他都沒有了意義,他的大半輩子除了打牌他不知道要如何過日子,只能坐在客廳,又不甘心日子一天一天逝去,生命消失,他從不學著如何做一位老人,可憐他不服老不敢面對老字,如今才會手足無措。
我安慰著母親,父親不是企業家,沒有了不起的產業,財產錢財留下的多紛爭,他自有想法,兄弟姐妹這麼多,留多留少分著就不公平,誰付出多、誰貢獻少、誰盡的責任重、誰較孝順,自古以來多憾事,我們父親是聰明人,誰都知道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也許他想讓事情在他走前一切圓滿盡量沒有遺憾。而母親就是看不開,她一輩子為了養家拉拔子女一分一毫錙銖必較,看不慣父親撒錢如流水,她說必須留給子女懷念,其實沒有幾個子女孫子會懷念當初父親留下的是多少,家中一切建設房子家電全是他整修購置也一切圓滿,他的錢何必在乎他要怎麼用呢,我們做子女的從小到大沒有跟他伸手要一塊錢買糖果餅乾學雜費用,他一輩子也沒有伸手跟我們要一塊錢用,這就夠了!平常問他,他總是說他有錢而且錢很多,也讓我們一直覺得他真的很富有,而且彷彿用之不竭取之不盡,想想他一生無所事事、吃喝玩樂一輩子,卻可以建造二間屋子讓我們可以遮風避雨、兄弟結婚買房子他出借足了錢而後雖然有大部分錢還他,但有大部分的錢入母親戶口,讓他耿耿於懷。
我們一直以為他很有錢,早年有買田產、有定存、有老人年金、金門政府德政補貼,但是也沒有人知道他到底多有錢,或他到底有沒有錢,他總是十分神秘謹慎,對錢財保管十分神秘加鎖密碼。他一直很愛面子,一輩子維持著光鮮亮麗,也許他根本沒有錢了,這十幾年來裝修家耗盡了,沒有人知道,他也不想讓人知道,這就是我的老爸。我們的老爸老了,他非常怕老,他用另一種方式來掩蓋老、對抗老,但是他表現出來的老態,讓周圍的人,不敢領教不敢接近他,因為我們都沒有接觸過家有老人,也沒有如何與老人相處的經驗,這是第一次,如此親密的接觸老人,而他就是我們的老爸。我們必須學習著,電視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老人癡呆、孤僻、殘病、但是我們的老父他只是心情不好,他一切健康,他只是用說話生氣叫罵發洩心中的怕,他只是不想因為他的一點點錢,讓他的子女在他身後多口舌留下遺憾,所以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用他的想法過他的一生。他無須向任何人解釋或交代,因為他就是他。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