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洲古龍頭李氏宗祠大觀

發布日期:
作者: 南庭山人。
點閱率:2,085

宗祠,俗稱為「祖厝」或「祠堂」,為後裔奉祀其祖先神位之宮室。其起源甚早,自商、周時代,即已有之。《尚書·太甲篇》曰:「社稷宗廟,罔不祇肅。」《易經·震卦》云:「出可守宗廟社稷,以為祭祖也。」《禮記·曲禮下》曰:「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音究)庫次之,居室為後。」古者自天子以至於士,皆有宗廟,以祀其祖先。《禮記·王制篇》載:「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大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大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其所謂「昭穆」也,乃以始祖為大祖,二世為昭,三世為穆,四世為昭,五世為穆,六世為昭,七世為穆(後世可以依此類推)。左昭向陽,取明顯之意,右穆向陰,取深遠之意。左昭右穆,乃所以別父子、子孫、長幼、親疏之序也。庶人原不可營建宗廟,但後來無此限制,多建於宗族聚居之近地,歲時由族長率族中人共同致祭,而稱為「家廟」或「宗祠」。在昔君主時代,對於宗廟之規格間隔,須按官職品級規制,據《清朝通禮》載:「官品家廟,立於居室之東,三品以上,廟五間,中三間為堂,左右各一間,隔以壁,北為夾室,南為房,庭東西廡各三間。四品至七品,廟三間,中為堂,左右為夾室、為房,東西廡各一間。八品以下,廟三間,左右有房,無夾室,又無東西廡。」金門民間宗祠,有三進、二進、一進,間隔大多符合規制。
宗祠,除作為供奉祖先神位之外,亦為一族內之公共活動中心。歲時忌辰,伏臘拜祭,祖宗歆祀於上,子孫享禮於下,敦倫理,序昭穆,別尊卑,老少咸集,長幼有序,濟濟一堂,談祖先之歷史,敘天倫之樂事。祭餘聚餐,儼然如古時鄉飲酒之義,不但是合祭亡者,亦所以聚合生者。平時則為族中議事及休閒場所之用。且以前多供作鄉塾書房,兼負教育子弟之責,故皆於祠堂之左廳奉祀文昌帝君之神也。
吾族聚居本鄉,雖歷經明嘉靖間(一五二二 ─一五六六),倭寇之亂,以及清初遷界之難,宗族離散,然嗣後皆能散而復聚,至清康熙中,宗族復盛。最初興建宗祠者,為二世二房(雄房),繼為二世長房,至乾隆時,方建始祖家廟。咸豐、同治以後,各房又陸續興建宗祠。茲略紀如次:
(一)、李氏家廟:在南山東界,今編為南山9之1號。建於清乾隆十三年戊辰(公元一七四八年),崇祀古寧李氏開基始祖應祥公暨妣張氏孺人,上追崇至浦園開基始祖君選公、御史祖容公、六世二房敬齋公、給事祖獻可公妣,下祀至古寧各房列祖考妣,以及仕宦或有功於鄉里者。
初因祖廟規模欲大,籌款需時,又因廟址審擇未定,以致遷延,後經堪輿家擇定始祖應祥公卜居之所(亦即吾族之發祥地),謂此乃迴龍鍾秀,龍脈駐結之處,有「進前三宰相,退後萬人丁」之讖,若照現在規劃定點,再進前三尺而建,將來能出三位宰相。但族人都認為三宰相不過是一時之榮,莫若萬人丁之永久興旺為愈,故採取後者。
原廟方位坐坤向艮兼申寅,分金丙申、丙寅,前臨內港(今雙鯉湖),後負南山,高敞堂皇,為十七架二進宮殿式,其前堂正面之門框、大楣、壁柱、墻堵、基礎,純用泉州白石。牴牾窗櫺、石鼓、弔筒、簷牙獅座等,悉為泉州青石,雕琢精美,除門扇外,謂之「不見木」。後殿、前堂及兩廡之棟、梁、椽、桷,皆採百年以上之福州杉木,山節藻梲,丹青漆繪,均甚精緻,屋蓋為重簷覆蓋式,廟貌莊嚴壯麗,美觀大方。最奇者為天井,其地板皆為花崗石鋪築,夏、秋之間,夜露湛湛而不霑濕(僅東南角一小部份有露水),是何原理,殊不可解。又故老相傳:廟址因地脈大旺,盤蔚不發,故特於東邊巷間及西邊庭前,各開鑿一井,以通透靈氣。或云:東邊巷間之井,乃明代古井,非祖廟建後所鑿者也。廟廷前方舊有旗杆一對,係清泉州李國佐(原籍南進人)於光緒廿八年壬寅(公元一九○二年)恩科中式舉人時,回原籍古寧祭祖所豎,民國六年丁巳(公元一九一七年)七月廿六日,被颱風摧折,今尚留旗杆座一蹟。
始祖廟自民國二年癸丑(公元一九一三年),古寧小學創辦時,即為學校教室,保存良好。不幸於四十七年戊戌(公元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之役,被砲火摧毀,夷為平地,乃將祖先神主暫移北山四公祖祠前堂奉置。六十八年己未(公元一九七九年)以後,烽火告停,民生亦逐漸安定,鄉里有識之士,鑒於家鄉屢遭兵燹,災情慘重,南山、林厝二村,到處斷垣殘壁,滿目瘡痍,居民外徙,人煙稀少,幾欲成廢墟。緬懷祖先開基創業,垂統至今將近陸百年,豈忍任其頹廢湮沒而不顧,乃發起重整家鄉運動,內外宗親聞訊,無不熱烈響應,見義勇為,出錢出力,於是即先於七十二年癸亥(公元一九八三年),修建雙鯉古地之關帝廟及岸邊之水尾塔。七十三年,著手重建大宗祖廟,歷時一年而告竣。祖廟重光,美輪美奐。八十三年甲戌(公元一九九四年),適逢四字大利,乃涓吉於葭月十八日,舉行奠安慶成。事前將大祖廟列祖列宗神主,復自長房二世宗祠迎回原位。又蒙總統登輝大宗長題賜「本固枝榮」、副總統元簇宗長題賜「皋陶世澤」、中央研究院院長遠哲宗長題賜「桂馥蘭薰」、陸軍總司令楨林宗長題賜「祖德流芳」等匾額,連同重刻祖先原有牌匾,以及前任金門政委會祕書長瑞華宗長獻匾,前任金門縣縣長清正宗長(本鄉南山奇房人)立匾,暨世界李氏宗親總會、財團法人臺灣李氏宗祠、臺北市李氏宗親會等賀匾,共十八面,為祖先增光輝,為宗族增光榮。
先於葭月十六日上午九時,舉行迎匾遊行,由奠安委員會主任委員炎改宗長領隊,陣容肅穆,隊伍整齊,鳴鼓開道,自金城鎮西門民權路出發,經莒光路、民族路,至東門外圓環乘車,往金湖鎮新市里市區,遊繞一匝,再驅車前往金沙鎮汶沙里遊行,然後坐車返鄉,抬匾至祖廟,歷經三小時半之久,所經之處,萬眾觀匾,鞭炮之聲不絕於耳,備極熱鬧。下午升匾,其位置次序為:龕前屏門大楣正中,懸掛浦園始祖君選公之「明經發祥」匾,大堂後部大楣,左為御史祖庸公之「豸冠勁節」匾,右為給事祖獻可公之「忠諫名臣」匾。左邊大棟(俗稱大通),為清廣東水師提督光顯公之「海邦著績」匾,右邊大棟,為清雷瓊水陸都督耀先公之「御試三冠」匾。文昌廳楣上,為清光緒卅年甲辰(公元一九○四年),恩科進士景銘公(原籍南進人)之「進士」匾,福德廳楣上,為清光緒廿八年壬寅(公元一九○二年),恩科舉人國佐公之「亞魁」匾。均於奠安時,重新刻製懸掛之。殿堂前部大楣正中及左右,懸掛今總統登輝、副總統元簇、中研院院長遠哲三大宗長題匾。文昌廳前部大楣懸掛陸軍總司令楨林宗長獻匾,福德廳前部大楣懸掛前政委會祕書長瑞華宗長獻匾。殿堂左棟前方懸掛前任縣長清正宗長立匾。另世界李氏宗親總會、財團法人臺灣李氏宗祠、臺北市李氏宗親會,及姻親金門縣張氏宗親會,中華民國龍岡義親會金門分會等賀匾,分掛於大堂東西兩壁之上。各界賀幛百餘幀,懸掛盈庭。廟堂煥彩,棟宇生輝,既宏觀而大起,亦增飾以崇隆也。
奠安慶典連續三天及開廟門一天,四方來賀,貴客盈庭,地方首長上至金防部司令官、副司令官、參謀長、金門縣長、議會議長、中央駐金單位,各率所屬及各界人士,蒞臨慶賀獻祭。尤以世界李氏宗親總會偕同臺灣李氏宗親會慶賀團二百餘人,光臨獻祝,誠為難得。祖妣娘家張氏宗親會、龍岡義親會,本宗山西、山前、官澳、後浦等處宗親之慶賀團,陣容浩大,登堂致賀敬獻,典禮隆重,喜氣洋溢,可謂盛況空前。
(二)、二世長房宗祠:祠在北山東界墩仔埕(今名新興角),今編為北山44號,座北朝南。崇祀二世長房以舜公暨祖妣蔡氏孺人,上追崇浦園始祖君選公、御史祖容公、敬齋公、給事祖獻可公、古寧始祖應祥公,二世祖長房以舜公、並祀二房以敬公、三房以忠公與順房先祖等四座主牌,下祀派下奇、振(進)、主、合房祖至五世列祖考妣神位。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公元一七一三年)。先是祠址之後,有吳姓富戶,以航海起家,財雄勢大,每當我動工興建,輒橫加阻撓,甚至拆我垣墻,毀我磚瓦,族人亦無可奈何。遷延數載,至是年,適安溪相國李光地(安溪湖頭人)給假回鄉,族老乃前往請教,光地給與「文淵閣大學士」官銜燈籠一對,歸而豎於建地,吳姓遂不敢再擋,因而順利完成。
廟堂坐甲向庚兼卯酉,水放丁入口,庚出口,後改坤出口,祠為十五架二進宮殿式建築,規模僅次於大祖家廟。民國九年庚申(公元一九二○年),經重修奠安。自民國六年丁巳(公元一九一七年),即為古寧小學校本部。至卅八年,古寧頭戰役,被當地駐軍拆去作築堡壘材料,僅存前廳,放置祖先神主。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之役,大祖家廟被砲火擊毀,廟內神主乃暫移奉於此,歲時祭祀,供桌排放祠前露天之處,風雨時,諸多不便。五十六年丁未(公元一九六七年)春,有旅居南洋鄉僑返里見之,族人乃與共商重建之舉,得海外各地僑親踴躍捐貲,於五八年重建落成,五十九年庚戌(公元一九七○年),適逢大利,特舉行奠安大吉,祖妣外家瓊林等村蔡氏族人二百餘人,賁臨慶賀祝獻。山西、山前、官澳、後浦、烈嶼等處宗親數百人,齊來祝賀敬拜。金防部參謀長家馴宗長、金門縣縣長閻修篆暨地方各界首長均蒞臨拜賀,慶典隆重,合族歡騰。(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