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人生苦旅之童少篇章

發布日期:
作者: 陌上塵。
點閱率:766
字型大小:

幼小年紀關於生命與命運的思索,並沒有太深沉的思想背景,也許只是個性因素,以致在少年青春的歲月,讓我獨自閉鎖在單純的思考領域。
  在閉鎖的歲月裡,文字書寫成為我宣洩個人心事的唯一管道,只有努力的在稿紙上抒發我內心中的秘密,我才能安心的面對週遭的人。
  由於受到當時閱讀物品的影響,我開始對瓊瑤式的小說產生興趣,於是,除了散文、隨筆之外,也嘗試著短篇小說的創作,這些作品都陸續在台中一家「民聲日報」副刊發表,而我的第一篇小說處女作「逝去的愛」在「民聲副刊」發表時,我的興奮之情驚動了外公,當我告訴外公那是我寫的小說,而且還可以領一筆為數可觀的稿費;並且信誓旦旦的許下買一條新樂園香菸回饋外公從小疼愛我的諾言,我還特別拿了一顆印章,請他替我領取稿費。
  外公興致勃勃的拿著印章,在屋外的竹叢下整整守候了一個多月,最後,他老人家頗為不悅的將印章丟還給我,並說了一句:「我還是去找人聊天比較好!」。後來,才知道該報並無稿費,那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
  雖然如此,我並未放下筆,仍然持續不斷寫作,那一個階段,所發表的作品剪貼成兩大本,對於自己的作品愛不忍釋,課餘之暇經常拿出來閱讀。
  家中成員就只有媽媽最反對我寫作,她唯一的理由是:希望我能好好努力讀書,而我仍我行我素,繼續我的寫作志業,不得已,只好動用我一向尊敬;時在台北讀書的堂兄,趁休假返家之便苦勸我,當時正熱衷於寫作的我,哪聽得下堂哥的大道理,我仍然浸淫在文學的天地裡。
  住家附近,住著一位外省老伯伯,老先生空閒時,常會坐在他家院子前的樹蔭下拿起鑿刀,一刀刀的鑿刻著。第一次被他的刀聲吸引,是媽媽叫我替她挑回眷村餿水的一個下午,我看著老伯伯專心的雕鑿眼前的一塊石頭,我看得入神,竟放下工作好奇的注視著老伯伯的動作,他一刀一刀慢慢刻,嘴巴一邊哼著我聽也聽不懂的歌,後來才知道那是他家鄉的兒歌。
  老伯伯看我那麼專注的看著他工作,便停下手中工作,同時點上一支「新樂園」香煙,笑咪咪的望著我說:「小弟弟,你是哪家的孩子啊?」
  我靦腆的笑著報出媽媽的名字,他立刻現出與媽媽相熟的表情,熱情的說:
  「喔!原來是大嫂的公子啊!」
  和老伯伯熟了以後知道他姓陳,大陸來台退伍以後獨身住在苗栗鄉下,在台灣有一個親侄兒遠在基隆和平島「台灣造船公司」擔任司機。他喜歡繪畫藝術;平常對金石書法更是如癡如狂,我常看見他在樹下雕刻的就是文房四寶之中的「硯台」,他所雕鑿的石硯很特別,除了依石頭的外型雕刻成形外,硯面還題有詩詞,有的來自中國古代名人雅士之作,有的則是他自己的即興創作,我最喜歡參觀他的成品。
  因為陳老伯擅於繪畫,又以國畫為主,因此,他家廳堂掛滿國畫作品,每次到他家都讓我流連忘返。夏天時節大部份我們都在他家庭院九重葛樹下,一面聊天;一面看他雕鑿石硯,他的身邊常泡一壺茶,原本只是他一個人獨茗,我去了以後就又多了一個茶杯,然後,一老一少在樹蔭底下天南地北的聊著,我最愛聽他述說他們家鄉的故事,大部份時候會發現他講起家鄉的輝煌故事,眼睛都會閃閃發亮,那時候,往往他都會停下手中工作,燃起一支煙,隨著煙霧飄去的方向;瞇著眼睛在冥想。獨有一次,他在提起他的母親時,他哭了,即使在我面前,他也哭得跟孩子一樣,對於人生世事還十分懵懂的我,一時之間竟也不知所措。
  我們就這樣成為忘年之交,除了文字創作,受到陳老伯的影響,我也開始喜歡繪畫,買不起丹青、畫筆,我就用水彩、毛筆權充,不過,那時候也只是臨摹一些古人作品而已,談不上創作。
  陳老伯知道我愛好寫作,特別喜歡跟我談論古詩詞,並且以他的經驗告訴我寫作的技巧,如果說初中時候的國文老師是我寫作生命的啟蒙師;那麼,陳老伯應該就是我寫作上的指導師。他和我說過頗具哲理的一句話,他說寫作講求自然就好,不必太過矯情。他並且更深一層的提示:「人情義理皆文章」,意思是要我儘量在生活中找尋題材,多為低下階層的人描述他們的喜怒哀樂,他這一番話成為我日後寫作的準則,我的文學作品大多取材自低下階層的勞苦大眾,受到陳老伯的影響極大。
  初中二年級,班導師李培煥,他對我特別照顧,開學第一天便指定我代理班長,由於個性內向、行事拘謹,不擅執行管理眾人之事,幾次請辭未獲導師允准,只說再過一週就要重新遴選班長,要我在忍耐一個禮拜,只是,改選時承蒙全班同學愛戴,從此便可看見一個瘦小的身影,在晨昏升降旗朝晚會中,來回奔跑於班級跟司令台前,向高中部的總值星班長報告出、缺席人數。這一份班長的職銜一直擔當到畢業,我也因此而歷練不少,感覺自己確實成長許多。
  初二時,我們全班青一色是男生;是標準的「和尚班」,而隔壁正好是女生班。其中我最心儀女生名叫張天倫,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的文章寫得極好,曾經代表她們班去參加作文比賽,而那一次我也代表我們班參加。
  張天倫,有點胖胖的,是質感很好的胖,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樣的女孩,也許是源自於少男時候最初的印象,這種對於異性欣賞的標準影響了我的一生。
  偷偷喜歡上她是我個人的秘密,我將此一秘密鎖在心扉裡,一值都沒有告訴任何人。她是她們班的學藝股長,時常會在去導師辦公室的路上與她相遇,而每次看見她,我的心就會狂跳不止。
  很喜歡她,可是我搞不清楚那是不是叫做「愛上她」?我常常會獨自編織很多屬於我和她的夢,有時,也會在夢中遇見她。即使如此,我卻從來也沒有寫過信給她,後來,我聽人說那叫做「暗戀」,就算暗戀吧!我真的對她傾心到了極點,一想起她我都會偷偷的笑,那笑有點靦腆;有點尷尬,而那段暗戀一直藏在我心底,從來都沒有告訴任何人,那也是我少年時期戀愛初體驗,雖然只是暗戀,但我心已滿足。
第四章:離鄉背井 
  勉強完成初中學業,繼父便迫不及待將我送至雨港──基隆,當一名造船藝徒,除了希望我將來能有一技之長,更希望我能及早幫助家計,因為,我還有三個年幼的同母異父的弟弟嗷嗷待哺。
  初臨人生地不熟的他鄉異地,多少鄉愁伴我眠;多少躲在被窩裡啜泣的夜晚,每天,都想著故鄉的親人;思念著家裡前庭後院的一草一木,還有那隻經常陪伴我奔馳於田野之間的愛犬「庫羅」。
 早知道思鄉的滋味是如此苦楚,打死我也不願離鄉背井。尤其讓我掛心的是我離家時雙眼已然失明三年的外婆,在家時都由我當她的眼睛四處串門子,找鄉里鄰人開講聊天。每一次她都會緊緊握住我的手,怕我什麼時候會偷偷溜走,等到我安全的將她送到目的地,她總是不忘了說:「還好有我這乖孫當我的眼睛,不然我這個瞎老太婆準會去撞壁!」
  對於雙眼失明的外婆,我有無限的虧欠與遺憾!那一年冬天,我自工作地返家過年,外婆聽見我回來,拄著拐杖「叩~~叩~~叩~~」摸索著到門口等我。
  我連忙放下手中行李迎上前去,外婆興奮的伸出她多繭的手,從我的頭部開始往下摸索,雖然她的手繭颳得我細嫩的臉上一陣刺痛,但,那時候的感覺卻是通體舒暢與溫暖,摸完我的臉,外婆說:
  「我的乖孫,你怎那樣瘦啊?我叫你阿姆趕快燉一隻土雞給你補一補,就是你那沒良心的阿爸把你送到那麼遠的地方去做苦工,才會害你變得這樣!」
  外婆激動的流下眼淚,她罵的是我的繼父,一直以來,外婆對他視如仇寇,恨之入骨,據說,她還是比較喜歡我的生父,也許是先入為主的觀念吧?也許是我的關係吧?愛屋及烏的心情可以理解。也正因由於此,母親對外婆十分不諒解,母女倆長期來一直都「相敬如冰」!
  每次返鄉探親,外婆總是拉著我的手,然後淚眼婆娑的要求我一定要帶她到台中沙鹿去手術眼睛,她說此生最大的遺憾便是:不能親眼看見她的愛孫──我,到底長得多高了?
  卻由於我的怠惰、疏忽,一直到外婆過世我都沒有帶她去沙鹿治療眼疾。
  台灣北端的基隆,由於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日子都在下雨,所以有「雨港」之稱。初臨陌生地,每天望著天空綿綿不斷的細雨,讓我格外思鄉!
  一九六○年代台灣鄉下家庭,由於經濟不景氣,很多少年在完成初中教育之後,便被父母親安排報考國、公營事業機構,當時如:中油、台鐵、台電、電信局、台船等等,都相繼招考初中畢業生,當時通稱為「養成工」;也有的稱之為「藝徒」或者「訓練生」。這些少年童工完成技藝訓練之後,隨即被分派至各該國、公營事業單位從事生產工作。
  而我,則選擇了位於基隆和平島的「台灣造船公司」,從此,開啟我二十六年又四個月的造船工人生涯,那是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六日的事。
  猶記得前往造船廠報到的前一天,繼父帶著我搭乘火車到台北,然後轉乘計程車經由「麥帥公路」到基隆和平島找二舅。
  我之所以會考進台船完全是二舅的因素,他比我先到造船廠工作,在我離鄉的前一年農曆過年,他來家裡向我的父母親拜年。
  繼父知道二舅在台灣造船公司做一名電焊工,便誠懇的拜託他替我留意是否有招考訓練生的訊息。
  不久,果然接獲二舅遠從基隆的來信,信裡同時夾帶著一份造船廠招考的簡章,我的年齡及學歷都符合報考資格。而我當時心中也頗為自己重考師專的事煩惱不已!二舅的音訊不啻為我解套,於是,我欣然前往基隆應試。「皇天不負苦心人」我果真上榜,當時的錄取名單還慎重其事的登在各報的社會新聞上,看見自己的姓名在榜單上,雀躍的心情一如考上聯考!
  來到這座多雨的港口,我的人生從此地開始,基隆,改變了我的一生;我的人生也從此波濤起伏。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