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阿娘的俗語話之十三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家箴。
點閱率:3,411
字型大小:

△「一池金魚,勿會受得一尾忠斑;一家人, 勿會凍得一個歹人。」──「忠斑」即鬥魚,兇猛好鬥,只要一隻在池,整池金魚將被咬得遍體鱗傷;同樣地,一個家庭只要出一個敗家之徒,全家人也將永無寧日。意同「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初三定,呣值十八 ;十八靜,靜仔廿九暝。」──農曆十二月初三,這一天如果平靜無風,還比不上十八日靈驗,因為十八這一天,才是真正關鍵,如果平靜無風,必定持續到除夕的夜晚,老祖先長久以來的觀察,已是屢試不爽,顛撲不破。
△「日時勿會使講人,暝時勿會使講鬼。」─因為隔牆有耳,而且鬼就在肩胛後,正所謂「講人人到,講鬼鬼到」,勉人切勿背後議人是非,以免招風攬火、惹是生非。
△「好好鱟, 仔屎若流。」─好好的一隻鱟,被殺得滿地屎尿,表示不得要領、經驗不足。以此比喻好好的一件事,被人搞得一塌糊塗。
△「三鋤頭,兩糞箕。」─此則流傳於農村社會,表示只花一下子的功夫,即可完工。比喻做事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
△「看人大細目,聽話高低耳。」─看待人家,眼睛有大有小、耳朵有高有低,完全視對方身分而定,到於大小高低,則指對待別人有等級之分,並非一視同仁。
△「人情,較大腳桶。」─在家中的桶子當中,腳桶算是大型的一類,由於人情債是最難還清的一項債務,因此就以腳桶相比,以顯其大,這是藉物喻人、擬虛為實的一種說法。
△「食,欲食好;做,欲做輕可。」─吃要求山珍海味,做要選擇輕鬆容易的,意同好吃懶做。
△「學好三年,學歹一時。」─學好較難,須花三年; 學壞較易,只須一時。三年與一時,比喻時間之長短,並非實際之數。
△「過年較緊(快),過日較 (慢)。」─此處的「年」指新年,而「日」指平常日,對於貧窮人家,新年短暫易過,而平常日漫長難熬。
△「一日 九豬,九日無豬 。」─本指殺豬行業,亦可泛指一般生意人,比喻商人大賺大賠、大起大落,收入極不穩定。
△「一白贏三 (美),黑著無成鬼。」──本則一般用在女子身上,皮膚白皙,勝過三個美女,倘若皮膚黝黑,則是醜得像鬼,難怪美白化妝品,暢銷不衰。
△「住久,著臭普。」─人與人間,存在著非常微妙的關係,尤其是住在一起的人,起初之時,熱情新鮮,久而久之,鮮度漸褪,就像食品一樣,開始產生霉味,表示逐漸冷淡。
△「留久,變管府。」─初來乍到,客人總是相當客氣、細利沾沾,時日一久,日漸熟悉,最後喧賓奪主,像是家中主人。
△「清氣姑,碗蓋屎。」─這是一句有典故的俗語,據說有位小姑,非常愛乾淨,為了乾淨一事,新嫁進門的兄嫂常遭羞辱,以致齟齬不斷,兄嫂在忍無可忍之下,故意以一盤「上飯下屎」回敬。後以此形容過於潔癖,惹人厭惡,反招報復。
△「陰陰沉沉,咬人三寸深。」─陰險狡詐的人,猜不透他的心思,最為恐怖,往往深受其害尚不知曉。
△「頂厝人教子,下厝人子乖。」──頂厝的人在教育小孩,鄰居的小孩見了之後,也會受到正面的影響,有互相仿效、見賢思齊之功效。
△「門前一欉相思樹,得到相思較慘死,醫生來看無藥醫,貼心來到好離離。」─這則是一位同事林美姜老師於登山途中相思樹下講的,藉著一株相思樹,導入一位得相思病的患者,在醫生束手無策之下,愛人一到,隨即不藥而癒,足見愛情的力量,有其不可忽視的價值。
△「會過祖,勿會過某。」─本則專指一些遺傳性的疾病,只會代代相傳,不會傳染給親密的妻子。
△「找和尚,討蝨母。」─蝨母寄生於髮叢間,和尚光頭,無髮可寄,如何得蝨?意同緣木求魚,徒勞無功。
△「頭毛梳仔跌死蝨母。」─父親的頭髮,最為講究,除了抹上髮油之外,尚須梳得平平整整,每天一早,也不知梳了幾百下,母親常用此句形容他,表示再多的蝨母也會跌落地面,難以附著維生。
△「話較多九毛仔蟲。」─金門人稱「毛毛蟲」為「九毛仔蟲」,一方面鄉下毛毛蟲很多,一方面是毛毛蟲身上的毛也是密密層層,無論從那一方面看,皆是以多譬喻,泛指話多之人,意同喋喋不休。
△「講著全步數,欲做無半步。」─說起話來,大放厥辭,無所不能,一旦做起事來,則無所作為,一無所成。意指只是一堆空言虛語,全然不切實際。
△「聽無見,失一半。」─因為未聽清楚,至少已失去一半,難以了解全貌。
△「食一百歲,勿會擔一百斤。」─浦邊三舅父一生務農,辛勞備至,肩上不知挑過多少擔?到了晚年,自覺體力大不如前,常自嘆「食一百歲,勿會擔一百斤」。意指歲月不饒人,過了中年,年齡與體力,已非正比。
△「打狗呣出門。」─住浦邊時,每逢雷雨交加,「阿力」便會急速奔回躲在桌下,任憑驅趕也不為所動。後常用來形容天氣惡劣,連狗都不願出門,何況人呢?
△「無錢舀尿嫌贅(多)孑孓。」─「孑孓」是蚊子幼蟲,寄生於屎尿之中。早年農村社會,屎尿是主要水肥,一般須要花錢購買,倘若免費贈送,還被嫌棄孑孓太多,實在不知好歹。後引申為「免費贈送,還被嫌惡」。
△「人未到,聲先到。」─此句針對聲如洪鐘且喋喋不休之人,通常在未見其人之前已是先聞其聲。
△「食頭家,睏頭家娘。」─這是何金枝表哥常講的一句話,乍聽之下,還以為與老闆同桌共食,與老闆娘同床共枕,其實並非如此,而是吃住全包,福利優渥。
△「心若好,免食菜;朋友好,免結拜。」─吃齋茹素,只是形式;異姓結拜,也是儀式,只要一心向善,不用吃齋念佛;朋友只要以誠相待,也不用行八拜之儀,表示實質重於形式。
△「一個人客,九個主人。」─主多客少,美其名是請客人,實際上是請主人,這種請法,似乎主人才是主體,客人已成陪客,自請成分大於請人。
△「有錢食鮸,無錢免食。」─昔日鮸魚價昂,有錢人才吃得起,至於窮人便什麼魚都免吃了,「食鮸」與「免食」,在注音上像倒裝,實際上差之千里。
△「慢鈍,食無份。」─記得國高中住校時,男生吃飯就像比賽一樣,未經咀嚼,直接入肚,餐餐鍋底朝天,腳手慢鈍的同學,經常搶不到、吃不飽。也可引用在做事慢慢吞吞,想要謀生都難。
△「食桃肥,食李瘦;食樹莓,睏杉板。」─吃桃子會肥胖,食李子會消瘦,吃樹莓會中毒身亡。這是前人的說法,是否會產生這樣的效果,應請教專家,但後者切勿輕易嘗試。
△「無毛雞假大格,無毛查某假  (了不起)。──雞若無毛,女若無髮,已是略遜一籌,然而無毛之雞,又想上大檯面;無髮之女,又裝得神氣威風,二者皆有自不量力之意。
△「識算呣識除,用芋換番薯。」─只會計算,不知扣除,最後用昂貴的芋頭去換便宜的地瓜,反而得不償失。勉人不要只見獲利面,忽略虧損面。
△「四腳拔直直。」──人死之後,身體僵硬,四肢僵直。比喻已經回天乏術。
△「東又賭,死較快活。」─賭博時,既坐莊家,又當賭腳,等於雙重身分,這般嗜賭如命,已是無藥可救,不如一死了之,反而快活。
△「龜頭也惜,龜尾也惜。」─一般幼兒,自我中心意識較強,無論身體或玩具,完全不讓陌生人接近或觸摸,更不願與人分享,就以此句形容。何以用烏龜譬喻,應是龜頭龜尾,只要經人碰觸,立即收縮,而非大方任人玩弄,這樣推測,似有幾分道理。
△「無話講笳犁。」─即無話找話說。「笳犁」是一種農家用來曬穀的竹編器物,代表隨便聊些毫不相干、不著邊際的主題。
△「魯連溜連,上山去,   。」─「魯連溜連」意為無所事事。這樣的人,即使天天玩耍嬉戲,也會自感疲累無趣,正如張潮的幽夢影所言:「人莫樂於閒,非無所事事之謂也。」無所事事,不應玩歲愒時,應從事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 的成萬,大空的食屌。」─金門話的「 」即吝嗇,「大空」即出手大方,「屌」即男性生殖器,用字粗野,應是為了押韻。吝嗇的人因為捨不得花用,積少成多,最後家財萬貫;出手大方的人,不知節約,最後家徒四壁,只能喝西北風。
△「一粒米,百粒汗。」─兒時住浦邊,每見農忙之時,農夫個個灰頭土臉、滿身重汗,讓我深深感受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真諦。
△「有時月光,有時星光。」─從天文景觀來看,月圓之夜,常是月明星稀,皓月千里;月缺之夜,則見滿天繁星,星光閃爍,「月光」「星光」,交替循環,以此比喻風水輪流轉。
高雄高苑科大學生,將這些古早諺語,視同奇珍異寶,年輕的一輩,若能群起研習、積極推廣,必能蔚為風氣,廣為流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