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學藝7-3虞老師送我《曹全碑》大作
北師大書法系教授虞曉勇老師,今年為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班,開設「隸書研究」課程。他送每位同學二份教材,一本「隸書課程講義」和一本「隸書技法」,技法介紹《曹全碑》、《乙英碑》、《張遷碑》等三碑的筆法:點法、橫法、豎法、挑法、碟法、法、折法等筆法,以及三碑分別的結構要領。虞老師在投影機上認認真真示範每一種筆法的書寫,以及詳詳細細分述三碑的結構要領。他說:「《曹全碑》、《乙英碑》、《張遷碑》三塊名碑,都有著他們自己鮮明的書法風格,他們都是經過歷史的大浪淘沙,被後人公認的精品,代表著書法的高峰。
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筆法、結字體勢的習慣用法,既然是我們學習古人,就要在學習中勇於捨棄自己不好的書寫習慣,將碑帖上的優秀書寫習慣學到手。在臨摹過程中,能仔細體會範本用筆的起始轉承之理,以及字形結構的參差、險峻、欹側、平正。能用筆模仿得像,就證明你們所理解的用筆動作符合原作的精神,反之就與原作有差距」。
虞老師勉勵我們學習「隸書技法」,主要通過臨摹古代名家碑帖,不斷提高對毛筆的控制能力,結構體勢的理解力和通篇章法處理能力,只有通過臨摹這一途徑來實現,臨摹是錘鍊書法基本功的不二法門,也是不斷提高書法水平的必經之路,終其一生都不應間斷。
即將上完「隸書技法」,我正面臨了《曹全碑》、《乙英碑》、《張遷碑》,要選那一碑入門學習的困擾問題?正在徬徨中,驚喜意外地虞老師送我他所編著的一本《曹全碑》大作,封面內頁書寫:「清國先生雅正 曉勇轉贈」。經典碑帖入門輔導叢書-《曹全碑》,虞曉勇編著、中國書店出版發行。我如獲至寶,無形中就決定我回家要好好臨摹《曹全碑》了,同時擬定配合金門監獄的書法課教學,隸書《曹全碑》、楷書《張猛龍碑》,八月十四日休息,到琉璃廠,就買回《曹全碑》、《張猛龍碑》教學光碟片,也再買回更方便學習的《曹全碑》、《張猛龍碑》字帖,準備和同學們一起跟我練習成長,以達教學相長之效果。正在這樣計劃,意外地金門監獄教誨師沈意然兄,打電話到北京給我說:「八月二十二日上午,法務部長要蒞臨監獄視察,希望你能返金提前配合上課。」我欣然同意,並在北師大就著手準備,除了印影《曹全碑》、《張猛龍碑》字帖各一張,自己又寫範本各一份,以便同學需要放在底下描摹,也準備播放教學光碟輔教。
沈教誨師工作很認真也很有創意,他把準備開展覽的<佛光菜根譚>的師生書法作品,已在教室掛出來展示,非常美觀。當曾部長、黃檢察總長、吳署長、顏檢察長、簡典獄長、張檢察長,走進教育參觀,沈教誨師就安排我贈拙著《樂在分享》第三集《山河壯麗頌和平》,給部長、署長等長官,還拍照留念,讓我很榮耀。沈教誨師介紹拙著內面我與馬總統合影照片向部長說:「這是我們法務部辦贈獎活動所安排晉見馬總統的」。
虞老師所編著《曹全碑》的目錄:一、《曹全碑》概述,二、筆法解析與點畫示例,三、常見偏旁部首寫法,四、結構解析, 五、章法特徵,六、《曹全碑》釋文,七、《曹全碑》原帖等七大項內容,書A4紙印行,計67頁。
概述:《曹全碑》於漢隸代表作之一,其以筆畫秀麗多姿,取勢飄逸端隱,分布疏朗勻淨,而著稱於世。它於東漢靈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由曹全的門生故吏王敞等人鐫立,用以歌頌曹公的生平功績,其辭曰(釋文):「懿明后,德義章。貢王庭,征鬼方。威布烈,安殊荒。還師旅,臨槐里。感孔懷,赴喪紀。嗟逆賊,燔域市。特受命,理殘圯。芟不臣,寧黔首。繕官寺、開南門。闕嵯峨,望華山。鄉明治,惠沾渥。吏樂政,民給足。君高升,極鼎足。」
《曹全碑》於明萬曆初年出土於陝西郃陽莘里村(今陝西省合陽縣),後移存至郃陽縣孔廟,1956年又被移入陝西省碑林博物館。該碑無額,高253厘米,寬123厘米,碑陽碑陰都是成熱的隸書,共計20行,每行45字,於目前存世漢隸碑刻中存字最多的一通。
虞老師介紹說:「《曹全碑》的書法草藝術價值,後人評價極高,其具體表現在以下二方面」,謹分述之:
第一、秀潤清雅。所謂「秀潤」之美,主要由筆意與體勢兩方面體現出來。在筆形上,《曹全碑》以細曲線為主調,輕巧柔美,委婉清雅,尤其是主筆長橫,起筆蓄勢,渾圓堅實,收筆出鋒,飄逸俊美,是具古典美之情態。康有為《廣藝舟雙揖》云:「秀潤則有曹全」。
第二、飛動逸致。靈動與飄逸是《曹全碑》的另一大美感。萬經《分隸偶噌存》評曰:「秀美飛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
虞老師認為,在漢碑書法的學習中,《曹全碑》是無法避開的一個經典,充分體現了東漢中晚期成熟隸書的風格,筆畫典範,結構嚴謹,具有一種平和肅穆的氣象,初學者而通過臨習可以純正地了解到學習漢隸的門徑。
《曹全碑》、《乙英碑》、《張遷碑》,我曾練過《張遷碑》,有一次我到唐敏達家,看到《張遷碑》帖上下兩冊,翻閱之下,古拙朴厚之氣充盈帖間,非常吸引我,就借回影印練習,但是也沒有持之以恆學習,今後學習《曹全碑》,應痛改前非,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