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遺忘的榮民之家

發布日期:
作者: 敖古仁。
點閱率:1,500

市縣交界,一個務農的小鄉,離大都會中心很近,開車不到半小時就到了。那天,暖暖冬陽,還有藍藍的天,正是一個出遊的好天氣,於是決定到那裡走走。
我騎車拐進小鄉邊陲一條僻靜的小路,說是邊陲離省道也不過五分鐘的車程。一進小路我就看見右側有一個嶄新的園區,可能剛建好還沒啟用。往園區內一望,遠處有少數工人在整理植栽,我沿著園區的圍牆把車騎了進去,沒人阻攔。進入園區一會兒,才發現這是去年春天破土的殯儀館。
隔著牆園區的外面是一片果園,矮矮的樹,還沒結果,錯落有序立在黃土裡。圍牆彎起了一道弧,順著弧的切線,靠著圍牆和果園邊,矗立著一排連棟四層樓高灰撲撲的樓,每棟樓間有走道互相隔開,並不相連。我先看到的是樓的側面,有「之」字形的水泥梯露在樓的外邊。在樓梯間轉角的地方有人拉起繩子或釘上木條,上面吊著稀稀疏疏的衣架,有些還晾著男人的內褲或內衣,隨風微微飄著。想起,以前我讀書時住過的老宿舍也有這樣的樓梯。
我準備停車取出相機為這些樓梯留個記錄,只見三樓正好有個人從室內走到樓梯間。遠遠地看不清楚他的長相,也分辨不出年紀,只是感覺他把身體裹得厚厚的,可能怕冷吧,我的視力不好,遠遠地似乎只見一團顏色溶在灰色的樓裡。他倚在樓梯間的矮牆邊,彷彿在遠眺園區這邊新蓋好的納骨塔。有人,就不拍了,我沿著牆邊緩緩騎車,繼續往前。
經過那排建築的側面,我繞到了建築的正後面。離園區最近的一棟樓的後面正挨著園區的圍牆,樓的中間刷上白漆,和兩邊深灰色的牆面形成明顯的對比。樓面白漆的位置可能是建在室內中央的一座樓梯,每層樓梯間都鑲上兩道長方形的窗,可以向外推開。年代久了,那牆白色的漆面已經有些龜裂了。順著牆面往下看,白牆前還立著一根電線桿,大概是一層半樓高,左右兩邊拉著一些零亂的電線。這次,我好整以暇,停好車,往後儘量找好位置,如願地拍下幾張白牆、電線桿和窗的照片。
回家後檢視照片,發現白牆的窗內有人開窗,伸手整理露出窗外的防水布,臉剛好被霧霧的玻璃遮住了。我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那一排建築原來是屬於國防部退伍軍人的榮民之家,難怪當初要蓋殯儀館時他們沒去拉白布條抗議。我想還要找個時間再去那個榮民之家,補拍幾個建築外觀的鏡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