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山城物語(八)

發布日期:
作者: 陌上塵。
點閱率:717
字型大小:

冤家變親家
一甲子前,小鎮仍是個民風純樸、思想封閉的地方。一位未婚媽媽,竟然與有婦之夫生下一名男嬰,一時之間:這純樸的客家村庄為之譁然!
那名外遇男子的小姨子,知道未婚媽媽的住處後,便不時前往,用客家話厲聲怒罵:「癲嬤(瘋女人)」替其姊出氣;兩人見面猶如冤家!
時序更替,未婚媽媽帶子再婚,之後,陸續生下三個男孩。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轉眼,三個男孩的次男婚後外遇,最後離婚再娶「小三」。
也許是老天作弄人;也或許是姻緣天註定?再娶的妻子,竟然是當初責罵未婚媽媽「癲嬤」者的女兒。從此,兩家「冤家變親家!」
每當想起當年親家母罵自己是「癲嬤」的婆婆,總會對著年已花甲的長子重提舊事,同時戲謔的說:「真是世事難料!」
而,那名外遇男早已往生,親家母的姊姊,也由於這層姻親關係,化解了當年情敵;如今卻是妹妹親家母的恩怨情仇,兩人之間往來頻繁、無話不談,情同姊妹!此事,自此也成為鄉里間茶餘飯後的談興!
罔神
傍晚飯後,站在山路口的大樹底下沉思默想,同時活動活動筋骨,以助消化。突然,望向前方青山綠樹的眼睛有點恍神!腦海,同時浮現年幼時期,經常聽到阿公以及一些村裡大人們的「神鬼」傳說!
尤其,在這荒山野徑的樹下,又是「臨暗時分」,我的心口,竟然無來由的加速狂跳不止!
曾經,聽說一個遠房姑姑的兒子,在臨暗放完牛,返家將牛栓在禾埕邊的樹幹後,人卻失去了蹤影!
那天晚上,我那表弟竟然徹夜未歸,全村子的人明火執杖,搜遍村前、村後,即連附近的小山崙也不放過;只差沒有把村裡的土地翻過來!卻連半個影子也找不著,急得姑姑、姑丈全家人如熱鍋上的螞蟻!
翌晨拂曉時分,雞啼聲遠遠傳來之際,姑丈跌跌撞撞,從牛欄裡闖出來;身後拉著才十歲大的兒子。
經過姑丈的詳細描述,才知道我那小表弟一整夜的行蹤。原來:姑丈是在自家牛欄棚架上發現了兒子,當他被姑丈找到時,仍在睡夢中,姑丈搖醒表弟,他的嘴裡當時竟莫名其妙被一坨牛糞塞住!
但,表弟卻揉著惺忪睡眼說,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個長相奇怪一臉凶相的人,拿著肉包子直往他嘴裡送,人們都說那個夢中人就是「罔神仔」!
車禍
一個夕陽伴我行的臨暗時分,我騎車經過山道岔路口,只見一部機車,斜刺裡打從橫巷竄了出來!他一面騎車;一面回頭看著後面,完全無視於前方我的存在。說時遲那時快,我還來不及閃避,只聽「碰!」一聲響,他已經著著實實迎面撞上我的機車頭!
他驚嚇得回過神來,卻已來不及,車禍已然發生──我的機車頭面板已碎裂不堪!他也因此一無預警意外,以致右手虎口擦傷流血!
我仍端坐車上;車也未曾熄火。這名闖禍的年輕人,是山城某國立大學的學生,他驚惶失措地,一直向我賠罪,並焦急地詢問我有沒有受傷?我是無事啦!不過,看到他那付誠惶誠恐的模樣,心中卻也十分不捨!
他留了電話給我,說是要付我修車費用,我問他錢從哪來?他說會據實稟告父母,向家裡要錢。我聽完一臉茫然;惻隱之心油然而生!
迫於現實,第二天車修好之後,聯絡上了這名學生,他誠懇的付了錢,並一再向我致歉!由此可見,他是個家庭教養很好的孩子,我因而回道:「別放在心上,若不是我從那兒經過?也不會害你闖禍、賠錢!」
他聽完靦腆一笑,我拍拍他肩胛,告訴他我們可以做個朋友,相詢之下,原來他是高雄茄萣人!我說我住鳳山,兩人在路旁開懷大笑;並相約下次在高雄見。
傳說
傳說,在山城小鎮的中心,有一座「大夥房」,夥房四周,圍繞著高高的刺竹叢。夥房內,全是楊氏宗親,因此,「楊屋夥房」之名不脛而走!夥房裡,流傳著許多傳說………。
傳說一:夥房的全形像一艘船;而且是一艘「巨輪」!有基督徒傳教時,打從夥房經過,看見了,驚為天人的直說,那簡直就是聖經故事裡的「諾亞方舟」!而,傳說雖然沒有那麼複雜,但,楊屋夥房的風水,是傳說的焦點。大家都說楊家祖先有眼光:而且有先見之明,懂得將整座夥房的地理格局,依風水座向建造型塑。因此,楊屋夥房人才輩出,不但出了幾位博士;而且子弟們俱皆高學歷的知識分子!
傳說二:由於夥房造型是一艘船,在同一艘船上的人必須有同舟共濟的精神,家業才會興旺。因此,夥房的族親們,自始就十分團結、共心,大夥兒合作一條心的結果:也曾經出過民意代表;在山城政壇大放異彩!
傳說三:夥房裡,有一位青春姑娘,愛戀上一個外省籍軍官,由於男女年齡懸殊,受到夥房家族的反對。結果,這位個性硬頸、剛烈的客家姑娘,竟為愛殉情!就在夥房的刺竹林中上吊身亡,香消玉殞之後,夥房四周魅影幢幢!年長一輩的楊家族人,經常向晚輩們述說,看見楊家那位殉情姑娘,回到夥房探視家人的靈異故事。在編織神秘故事的同時;也在警惕後輩子孫們的言行舉止。
傳說四:山城小鎮都市計畫後,將楊屋夥房一分為二,從中間開闢了一條道路。自此,「諾亞方舟」被攔腰斬斷!風水龍脈從此淪為歷史。楊屋夥房族人迫於現實的變遷,不得已散居各地。夥房的輝煌歷史,也只能在追憶中尋覓。
鐵路腳下
縱貫鐵路經過山城市中心,一九五、六○年代,我們還是中學生時,鐵路築在如堤防般拔地而起的高地上。那座架在半空中的鐵路基地,將山城劃分出東、西兩半,當居住在東、西面的鎮民,欲互相往訪走動時,便得經過一處涵洞。
在我記憶深處:由東往西穿越涵洞後,首先進入眼簾的:是當時山城唯一的縣立運動場。
靠近東面的鐵路腳下,有一排低矮的木造平房,約有百米長度的二十幾幢違章建築裡,住著一群「地下性工作者」!
鎮民們稱呼這處山城小鎮唯一的風化區為「鐵路腳下」,讀初中時,我們這些正值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每天上、下學經過此處時,不免會對打扮妖艷的鶯鶯燕燕女子們多看一眼!青澀少年思春期的異色幻想,也因此,而有一段很長時間,盤據在我們未竟成熟的腦海!
離開故鄉出外謀生之後,曾經於返鄉探親時路過「鐵路腳下」,那時,整排木造平房多半已就地合法,修葺成二樓透天厝,樓下門口的鶯鶯燕燕們,仍在款擺呢噥聲中招喚客人。
隨著時代變遷,如堤防般的鐵路高地,被高架鐵橋取代,山城東、西兩面的交通,也因而更加順暢。
歷經變革「鐵路腳下」風情依舊,只是「一代新人換舊人」的地下性工作者:年輕化;也多樣化了。據說,當中還有不少是違法居留的外籍女性!
蛙鳴的夜
鄉間的夜晚格外寧謐,晚餐過後散步到田野,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天星陪伴著我這回鄉的人,明月也不知躲到哪去了?搜遍枯腸正感納悶!腦門一閃方始記起:原來正值農曆初一,也就難怪遍尋不著明月芳蹤。
春去夏來的夜晚,水稻早已綠苗變青禾,汪洋一片綠油油的稻田間,陡然傳來陣陣蛙鳴!那是童年時的記憶,離鄉三十餘載,故鄉的蛙鳴,早已成為異鄉遊子耳中的絕響,不想:花甲之年,竟還能再回童年氛圍。耳邊聽著美如天籟的蛙鳴協奏曲;心中則思念起:小時候,阿公在夏夜裡訴說的一則則有關蛙鳴的精彩故事………。
阿公說,他每個夏夜,都在聽著田野間,各種來自大自然發出的聲音中進入夢鄉。其中,陣陣蛙鳴,更深深吸引著他的心神!阿公年輕至老年,一直都在田間工作。他說,每當跪爬在水稻間進行莎草工作,若看見有青蛙在田裡覓食時,他都會小心翼翼地,用雙手捧起牠們弱小的身軀;將之送到安全的田埂上。所以,他對青蛙們有股濃厚的感情。阿公說,在夏夜裡他聽見蛙鳴,就顯得格外親切!阿公又說,他聽得懂蛙兒在說什麼?也知道牠們在想什麼?還來不及印證阿公精彩的蛙鳴傳奇,阿公卻已撒手人寰!如今,獨立於黯黑田野,阿公的話又一次浮湧心頭。我凝神傾聽,終於能領悟阿公對於蛙鳴的詮釋!雖然,僅止於皮毛之見,但對於阿公的生活哲理,卻有了更深的認識。
第一聲蟬嘶
清晨睡夢中,被一陣蟬嘶吵醒!這不僅是今夏以來的第一聲蟬嘶;也是我近四十年長居都市水泥叢林以來的第一聲蟬嘶!
那聲驚醒我的蟬嘶,睽違我已整整五十年,童年時期,每年暑假我和一群玩伴們,都會組成捕蟬隊,捕捉「知了」是我們最有趣的童玩!由於蟬兒「吱~吱~」鳴叫的聲音,好似「知了」~~「知了」~~的發音,所以,我們也稱蟬為「知了」。除了發音近似「知了」,同時也寓意著:蟬「知」道夏天來「了」,於是在第一時間高聲的向世人通報。
長著一對透明翅翼;會飛翔的蟬,通常都藏身於樹葉濃密處。我們到雜貨舖買大人們用來捕蚊蠅的「蒼蠅紙」,然後,將紙上的黏膠,塗抹在綁著長竹竿的細竹枝尖端。
我們循著蟬嘶傳來處,在一棵棵大樹枝枒間捕捉「知了」,為了不驚飛蟬兒,我們躡手躡腳的在樹林間,擎著長竹竿,利用細竹枝上的黏膠,往蟬的透明翼上黏去。「知了」來不及掙脫,便順利成為我們的囊中物,為了怕蟬趁機飛走;一定得將蟬斷翼,以絕後患!
通常,我們一個暑假,約略可以捕捉到數十隻蟬。據說,鎮裡的中藥房,有在收購曬乾的蟬殼作藥引!而,我們大都留著自己玩賞。
十六歲,初中畢業那年夏天,我隻身遠赴異鄉謀職。從此,「知了聲聲」只能在夢裡追憶。不料,花甲之年,還能在故鄉山城,親聆今夏第一聲蟬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