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莢花生
看到手機上顯示【未接來電】是老媽打來的,趕緊回了電話,心想上班時間,肯定是有急事才會找我。電話中興奮的老媽說著:「花生收成了,有一百多莢。」
我想起家門口前那塊小小的菜園,只有五、六坪左右大,媽媽很努力的在每一寸土地上種滿各種青菜,抓蟲施肥是她除了帶孫子之外的生活重心之一。之前,靠近停車位地方的走道,長出一株花生來,初夏,開了數朵小小黃色的花,我還笑媽媽,沒事種一株花生看漂亮的,媽媽笑了笑回答:「就一莢生的花生,閒著沒事,就挖了個小洞種下去,竟然也長得這麼滋潤。」
睡前,在【母女熱線】的時間裡,我聽了媽媽說起那一株花生,後來也有了收成,顆顆飽滿豐潤,看到基因這麼好,轉念一想,就再找塊菜園裡的小角落種下去。沒有特別的照顧,就看著抽芽長高,也看著小小黃色花朵再次綻開,吸引著蝴蝶成群飛舞。看了節氣,也該收成了,沒想到大豐收,留了一把當種籽,其餘全都下鍋水煮了,大鍋子裡水沸騰了,放了大把鹽巴和八角,花生熟透的香味溢滿廳堂,愛吃花生的大孫女走進廚房,追著阿婆(嬤)要吃好吃的花生。
突然想到一個從雜誌上看到的故事,有位美軍,從納粹手上救了個小男孩,感念救命之恩,小男孩請軍官送他一張照片留念;五十年後,這位美軍的孩子問他爸爸,網路上有人貼了照片找他,是住在以色列的猶太人。在孩子陪伴下,父子兩人來到以色列的農場裡,看到曾經搶救回來的這個小男孩,平安的在以色列長大,婚後生了十個小孩,而每個孩子又都添了孩子,這位年邁的軍官感動得流下熱淚,當年如果沒有伸出援手,這個家庭也許就不存在了。
聽了這個故事,媽媽自己也在電話那頭笑了,生了八個孩子的她,當年放下基隆醫院護士一職,搭了登陸艇隨新婚的老公到金門這個島嶼生活,不意竟然生養了一群孩子。現在,假日十一個孫子女都在家用餐的時候,吃飯要開兩大兩桌;母親節時,拉到外頭餐廳用餐,飯後在餐廳外的大廳拍了張團體照,妹妹當下把照片放在臉書上,立即湧進一堆發出驚歎號的人,因為這張人頭滿滿的照片,竟然都是一家人。
那一年,來台北和我同住的大弟,因為課業壓力大,脾氣壞得叫人不敢領教,心想這樣的人怎麼找老婆,哪個女孩敢嫁給他?眨眼間十多年就過了,他竟然也有了三個寶貝,每個孩子都珠圓玉潤討人歡喜;前兩日網路上看到機票大降價,發了郵件約兄弟姊妹十月初一起回金門逛逛,順道把自己三個孩子一起帶回去,看看她們的爸爸出生、成長的故鄉。電話中問媽媽可要和大弟一起回金門,她說正在考慮,我笑她就像今年盛夏時節,當她拔起了菜園裡一株株的花生,看著長滿一莢莢花生時滿心的歡喜,那是金錢無法買到的快樂,也不是去市場買花生吃可以得到的滿足;這個十月的金門返鄉之旅,和一群兒孫們回去探訪親友吃美食,肯定就是讓人超級期待的旅程。
領了紅利的我,很大方的在電話中告訴老媽:「來回機票費算我的,就這麼說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