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百日
父親,您走了之後,那天在夢境裡,我們父子倆又一起泡茶對飲,話匣子一開,便有聊不完的話題,這樣的情景是那麼樣的熟悉……。
記不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每逢週日下午約四點多,您只要一通電話邀我與您泡茶,即使我正埋首書中,工作繁忙,我也會立刻放下手邊的事情,為的是享受我們父子倆相聚的時刻。一分半鐘的腳程,等我到了之後,您已經將茶泡好了,甚至也將茶點準備妥善,使我一到之後,便可以品嚐您親手沏好的茶,茶喝在口裡,感動在心裡。您就是這麼一位「隨和」而沒有「父親架子」的父親,所以我們父子倆能夠一邊品茶,一邊天南地北的聊天,您傳授我生活經驗,我告訴您學校的生活點滴,完全沒有隔閡。就算喝完茶清洗茶具,您也會跟我搶著做,因為「骨力」是您的本性,這也是認識您的人,對您的讚譽,但我怎能忍心再讓您為我清洗茶具呢?
近一年來,我們已經沒有那樣的互動了,我知道您病了,生病讓您喪失了往日的奕奕神采,也讓您一蹶不起。如今,已永遠無法能再享受我們父子倆相聚泡茶的時光,只能將這種懷念寄望於夢中再重現。
六月二十五日您又住進醫院了。因為您食慾不振,三餐不想進食,眼見您的體重直線下滑,不得不為您插鼻胃管灌食牛奶,雖然也為您僱請一位外傭全天候照護,但不消一天光景,您卻自個兒將它拔掉,可見您不受「束縛」的個性,就這樣反覆拔管,造成身體的折磨,經家人商量決定,再度將您送進醫院,一方面吊點滴,一方面補充血液,總算恢復了一點元氣,體重也隨著增加,但您就是不想吃任何東西。七月一日下午,我到醫院去探望您,您竟然親口向我說要吃廣東粥,於是我帶著興奮的心情,從復興路走到中正路,再走到菜市場路,廣東粥店都打烊了,因為這時已是午後兩點半左右,誰會為了一碗廣東粥而重新開爐起火?最後總算找到了一間海鮮粥店,經詢問之後,老闆娘願意為我煮一碗海鮮粥。帶著感恩的心情,將這碗得來不易的海鮮粥送到您面前,您竟然只喝了一口湯就把碗推開了,好說歹說勸著您再多吃一些,您以無助又無奈的口吻說:「我也很想吃,但就是吃不下」,聽了令人鼻酸。這是您最後一次親口說出想吃的東西,卻無法如願。如今,回想起來猶感不捨。
自從您住進醫院之後,家人每天都抽空輪流去探望您,去照護您,為的是能多與您聊聊天,但您似乎是太累了,大多是閉目養神,偶爾也會睜開眼睛詢問一兩句近況,只要看到您睜眼說話,大家的心中便充滿了無比的欣慰。無奈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您的病況也愈來愈嚴重。經過主治醫師的病情分析,為了不增加您的痛苦,七月十八日我們兄弟經過一番仔細研究商量,也徵得母親的同意,忍痛決定在危急時,放棄對您施以任何的急救措施。第二天,也就是七月十九日,由我代表家人簽署「放棄急救切結書」,以及一些相關的處理事宜。對我來說,這是多麼難以下筆的一刻,心中的痛苦與掙扎也是難以言喻。七月二十日早上,您的血壓非常不穩定,而且呈現下降的趨勢,經醫師診斷說明,決定讓您留著一口氣回到您辛苦建立的家,就在兒孫們的環繞之下,您非常安祥地離我們而去,此時此刻真正感受到至親離去的悲痛。
回顧您的一生,命運坎坷,從小在艱苦的環境中長大。父母早逝,投靠舅父,與外祖母相依為命,十六歲就加入工會組織,從此過著「舉工」的日子,也注定了靠勞力賺取微薄薪資的命運。在我們的記憶裡,您未曾有過「怨天尤人」的悲嘆,只管盡心盡力的工作,做事總是那麼的任勞任怨,不求名,也不求利,從來不曾想過要佔人家便宜,這就是您做人處事的一貫態度。雖然您沒讀過什麼書,但是「骨力」是您的人生哲學,樂於助人,喜歡幫人做事。對於廟宇的雜務,舉凡早晚清香膜拜、清潔工作、安全維護、……等等,莫不親自為之,尤其每逢廟宇的慶典活動,屢見您忙碌的身影,可見您的虔誠之心。
或許我們兄弟遺傳了您的基因,即使小時候生活困苦,我們也都能樂天知命,從不以為苦。您是知道的,那時候我們兄弟就過著「半工半讀」的生活:夏天時,星期假日,甚至暑假,從冰店裡批發「冰棒」,頭頂著大太陽、腳踩著柏油路沿街叫賣;冬天時,則忍受著寒風刺骨的侵襲,到處兜售「芝麻球」、「倆相好」、「碰糕聊」等糕餅類的東西,就這樣,除了賺取自己的學費之外,也或多或少可以貼補家用,稍稍解決了燃眉之急。也因為我們得自您這種吃苦耐勞的遺傳,未曾「自怨自艾」,更不致因當年的艱苦環境而輟學,雖然您有萬般的不捨,但是若不是迫於環境的無奈,您也不會讓我們以小小年紀就過著這種「自力更生」的生活。您一向感到欣慰的,我們沒有因為這樣的藉口而荒廢學業,反而更能把握時間,勤奮向學。尼采曾說:「痛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我們更深知,家無恆產的我們,只有努力讀書,將來才有立足之地。
您的一生未曾真正的享過福,您一向崇尚樸素,生活上始終是「勞碌」兩字可以形容;個性上卻是「隨和」兩字差堪比擬。就是因為這樣的特質,您一直扛起家中大小的事務,直到我們兄弟各自成家獨立生活,您才稍有喘息的機會。因為您是靠「勞力」生活,所以造就了勇健的身體,給人的印象總是生龍活虎似的。您還記得嗎?在全民健康保險實施初期,您還因為未用過任何一格健保卡(當初每看一次病,須在健保卡上蓋上一格),而獲得抽獎的機會,更因此抽到了一台音響,這件事常是我們茶餘飯後聊天的話題,總感覺您比一般年輕人更無病無痛,這也是我們最感到幸福的事,因為不必為您的健康而操心。無奈這一年來,即使您擁有比別人健康的身體,仍然不敵病魔的侵襲,再加上五月十四日(農曆四月十二日)您一早出門,不慎跌了一跤,跌得頭破血流,加重病情的惡化,這一天正是城隍爺遷治紀念日,要不是拖著病體,以您對信仰的執著,一定會去共襄盛舉,參與處理大小事務,待活動結束之後,又得趕回家料理一桌的菜餚,準備招待外地來的親朋好友,雖然忙碌辛苦,卻從未聽到您說出一個「累」字,反而能從中自得其樂。如今,此情此景,何時能再?雖然您已離我們遠去,但是您的身影還是深深烙印在我們心中。爸,您一路好走,希望在天國那邊也能過得無牽無掛。值此您離開我們百日之際,撰寫此文,亦不足以表達對您的思念於萬萬分之一。
(稿酬捐贈大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