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將新疆─我的萬里長征
騎馬是草原的同位詞,到草原而不騎馬,豈不辜負的這片美麗草原。儘管,我這一輩子「從未騎過馬」。領我一同騎馬的,是位約莫十五歲哈薩克的少年,他精熟的技術,讓位於前座的我,充分享受騎馬的樂趣,絲毫沒有因為顛簸而感覺不適,他讓我執韁繩,教我下達簡單的指令,領著我一起享受駕馭的樂趣,時而馬步輕蹄,時而策馬長奔,驚呼連連中,我不禁愛上了騎馬。問起了他名字,拗口的音節,正如我們漢族的名字之於他們一樣,「難唸易忘」。普通話對於他而言,是生澀的。同伴之間戲語,還是流利的哈薩克方言,不要緊,盈盈的笑語中,以及耳後不時傳來的輕輕歌聲,早就突破了語言的藩籬。
而五顏六色的傳統服飾,也將我化身為美麗的哈薩克姑娘。長長的辮子,是青春的象徵。而弟弟也化身為英挺的哈薩克少年,一起翩然在草原上起舞,忘情的留下身影,彷彿,也融入了這一片水溶溶的大地。突然間,一隻小綿羊衝入了我們的畫面中,牠的小主人在後面著急的追趕著,索性,我們也邀請了這兩個可愛的「不速之客」一起進入我們的鏡頭中,更添了許多了草原民族的親切。
然而,最神氣的莫過於是「放鵰」了。終於有幸目睹,金庸筆下「射鵰英雄傳」裡那聖獸的風采。「鵰」比一般的鷹大上一倍,約莫有五十公分高,三、四公斤重,一展翅時寬度可接近一公尺長。牠是哈薩克人的心中的神鳥,是英雄的化身,也是民族中重要的圖騰。哈薩克是金鵰的原產地,因為地處貧乏,哈薩克人會放鵰來獵補動物,以取得獵物及其皮草,因此,鵰是他們的好夥伴,而族裡少數的「馴鵰人」更有著極高的地位。
不經意的瞥見一旁穿著傳統服飾壯碩的馴鵰人,他手上昂首的金鵰,深深的吸引我的目光。金鵰始終帶著眼罩,令我甚是不解,根據馴鵰人說,這是為了訓練牠的專注力,不要被外界所驚擾,只要一開眼罩,便是一飛沖天之時。為了讓我們這些外地人也能體驗讓鵰昂首於手臂上的神氣,他讓我們帶上特製以防抓傷的皮手套,手套上有扣環圈住鵰的腳,接著,他解開金鵰的眼罩,指導如何上下擺動手臂,讓鵰可以站在皮手套上振翅。面對這樣子龐然大物般的猛禽,我鼓起極大的勇氣,克服心理壓力,讓他昂立於我的前臂上。無奈金鵰實在太重了,我無法單手支撐著牠,只能靠另外一隻手幫忙撐住手臂。一邊吃力的想要振動手臂讓牠展翅,一邊不禁露出充滿恐懼的笑容,心中夢想那讓金鵰站在我單手臂上,與牠一起昂首於無邊草原的帥氣畫面,只好作罷。但這放鵰的經驗,真讓我畢生難忘,連作夢也會記得,曾經有那麼一刻,我是那拉提草原上神氣的放鵰人。
美麗的那拉提,魂牽夢縈著每ㄧ個拜倒於其綠色石榴裙下的旅人。
我,也不例外。
十五 前進「八音布魯克」─與羊兒們的親密接觸
結束了那拉提之行,我們即將來到另一個更大的草場,名列第中國二大草原,著名的高山草原「八音布魯克」,平均海拔約在一千五百至兩千五百公尺間。
前往八音布魯克的途中,我們是一路的往高海拔奔馳。沿途所見,就像是一幅巨大的綠絲絨地毯,闊氣的鋪滿了方圓內的每一寸土地,不時可見星點般的花紋,裝飾著這美麗的地毯,定眼一瞧,原來是一整片一整片數不清的羊群,白的、黃的、黑的、深褐色的、甚至是黑頭白身的,遠遠的超出我們想像中羊咩咩的顏色。團狀如雲朵般的羊群們,優雅的生活在這片如茵的草原上,而牧民們的氈包偶爾也會出現提醒著世人:這裡有一群痛快生活的子民,遺世獨立。
「哇!」接二連三的驚呼,劃破了遊覽車裡,原有欣賞美景的寧靜氣氛。緩緩的煞車,更讓每一個沉浸在美夢中的夥伴們,張開了雙眼。原來是,一整群約莫五六百隻的大大小小的羊兒們正在穿越馬路,本來呀,這裡的路權,就是屬於這群羊咩咩的呀,反而是乘著遊覽車的我們,相對於這片大地,才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第一次這麼近的看見這麼大量的羊兒們,牠們圓滾滾的身軀,扭扭屁股優雅過馬路的模樣,彷彿睥睨一切的姿態,真是可愛極了!最有趣的還在後頭,當牧羊人騎著馬催促著後面那幾隻羊兒們快點過馬路時,牠們知道自己身後已經沒有其他同伴了,於是怎樣也優雅不起來了,就只看到一個個圓嘟嘟的屁股,著急的邁著小碎步往前跑,深怕自己是最後一個落後者,這一幕真的是趣味性十足,和人類的叢眾心理完全沒有兩樣。不經意的有一兩隻小羊回眸和我們四目相接,彷彿嘲笑我們這群城裡來的土包子,對自然而然的一切,如此大驚小怪。
於是,我們再也招架不住「草原」「羊群」的聲聲呼喚,紛紛要求導遊安排可以下車和羊群們親密接觸的機會,以便藉此一親芳澤。好不容易找到適合之處下車,終於有機會和羊兒一樣在草原上打滾,為了不敢驚擾這群羊兒們,我們掩蓋心中的雀躍,匍匐的朝著牠們靜悄悄的靠近,再靠近。果然,牠們就是長期生活在草原上的嬌客,面對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知道要保護自己,後退,再後退。我們之間,始終保持著等量的距離。但不要緊,這一方淨土的安詳壯闊,足以讓我們的心也跟著遼闊起來。
遠處的牛仔裝扮的牧羊人看到我們的到來,策馬來到我們的面前,原來,草原上寂寞慣了的人,也會因為看到陌生人的來訪,而歡喜不已。好意的要我們等等,他將疾馳到羊群的最邊緣,把羊兒趕到我們的跟前。這一去幾百公尺遠,他的身影從一直線,變成一個小小的點,融入了羊群裡。牧羊人這窩心的舉動,讓我的心中洋溢著滿滿的暖意。等不到他把羊群趕來,我們就得趕路離去,連一句表達感謝與道別的機會也沒有,每次,只要一想到他再次滿心歡喜回來時,卻看不到我們的樣子,我心中不免失落。有時想一想,人和人之間,不也是這樣,相互之間都只是過客罷了,有時也來不及道別,就得匆匆離去,那麼,我們都遙遙的留下祝福吧,也許哪一天,這遺憾會是下一個約定的開始。
十六 「八音布魯克」之夜─蒙古全羊大餐
更往前行,這段旅程是在三千公尺的高山公路上前進。也許是因為不受污染的緣故,這裡的天,湛藍的更加徹底,冰涼凜冽的空氣中,透明的沒有一絲雜質。遠處,渾身長毛高壯的「高原之舟」為我們帶來了另一個高潮。犛牛,當這種只存在於高原的奇妙生物跳出「DICOVERY頻道」外,活生生的站在我眼前時,我還真有點不敢相信。犛牛主要存在於青康藏高原,然而,少部份的青海省和新疆也有牠的蹤影,而我們居然有幸目睹高原上的龐然大物,的確是讓我為這趟旅程又添加了更多筆的悸動。
當晚,落腳於蒙古族的聚落中。而蒙古包之夜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全羊大餐。向來,我惶恐於羊肉的那股腥羶味,然,有幸來此,怎可不體驗一下道地的庶民食物呢?更遑論於宰殺一頭羊待客,再怎麼說也是份隆重的的大禮。
就先從挑羊說起吧!話說那也是一群白身黑頭圓滾滾的小夥伴呢!前一刻還逐著羊群忙拍照,下一刻卻是在羊群中挑取哪一隻倒楣鬼了,說來也是令人不捨。於是,那挑羊之事,便全讓廚師們一手包辦,那些血淋淋的場景變不加贅述,但,讓我動容的是,廚子們在草原上,邊宰羊,口中邊唸唸有詞,原來他們在祈唸經文,一方面感謝天地賜予美食,一方面也為羊兒念經祝禱,我想,生命的起與落,都是值得尊敬的,在此更加彰顯。
等待的過程中,讓我有機會好好觀察這傳統的蒙古包,細細感受這與漢人的生活起居截然不同的空間,一進去的最顯眼處,也就是對面大門的壁上,掛著一幅熟悉的人像畫作,有些祭拜的香案,詢問之下,果不其然正是我們歷史課本內提及蒙古,便不能不提到的成吉思汗,這位英雄便這麼具象的存在於每個蒙古族人的生活中,試想我們會有多少人將國父的肖像擺置於家中便可相比擬。這馬上的民族,在歷經數百年之後,依然不忘本,那屬於他們意氣風發的盛世,依然常存於每位蒙古兒女心中。
一旁還有數件蒙古族傳統的服飾供人體驗,扮起了蒙古兒女又是另一番趣味。更令人驚訝的還有一旁的一件狼皮,貨真價實的狼皮,聽說,那是幾年前狼來騷擾時被族人獵下的,於是,我順勢披著狼皮,將狼頭搭在肩上,彷彿我是那豪氣萬千的女英雄,舉止間也大器了起來…。
此時,等候多時的全羊餐也上菜囉,在蒙古包內圍著大圓桌,所有人席地而坐,紛紛感染了蒙古人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豪邁氣息,就連我也不禁淺嚐幾口羊肉料理,痛快的喝了一碗酒,而新疆香料孜然烤羊肉串更是博得滿堂采,儘管蒙古包外突然變天,風強雨驟,蒙古包內酣飲歡唱絲毫不受影響,酒足飯飽之際,也多了份暢快。風雨漸歇,走在原野小道上,望著點點繁星,冷冽清風吹拂酒酣耳熱的臉龐,別是一番滋味!
十七 「八音布魯克」的日出
林沖夜奔,我們也是夜奔,從如墨色般的夜,奔向日出。
清晨五點,瞇著惺忪的雙眼,乘的是一點也不搭的四輪傳動的越野吉普車,在草場上一路狂奔。一開始,只有車頭燈筆直的光芒照耀著前方漆黑的大地,接著,不可思議般的,大地顯露微光,天與地的邊際線隱隱約約的出現在眼前。天色由起初的黑轉黯灰,漸漸的明亮起來,不到五分鐘的時間裡,天際馬上呈現灰白色一片,偌大的草原也跟著醒來,緊接著,是一抹亮白參雜著微黃的光芒,沒過多久,天空中接著呈現大片的紅光,是的,立刻是那一輪微紅太陽緩緩升起,一個紅色小弧在地平線露出頭來,此刻,無邊際的水溶溶的大地更加令人震撼,還沒待你看仔細的時候,原先的小火球迅雷不及掩耳的火速升起,彷彿瞬間彈跳於草原之上。這時,那先前的微黃景像,馬上以驚人的速度變成燦黃一片。大地籠罩在一股亮金色的氛圍裡,綠得油亮,綠得令人睜不開眼。本來還在擔心睡眠不足的問題,馬上被這迷人的光影變化,震懾的目眩神迷。那壯闊的草原景致,更是讓人覺得瞠目結舌。人的一生中,能有幾次是如此奢侈的看到毫無遮攔的日出,看著太陽從地平線躍到天際,這是凌駕心頭的感動啊!是的,我們到了,到了這迷人的「八音布魯克」。
「八音布魯克」一聽就是個好美的名字,果然,地如其名,是個讓人一見就忘不了美麗草場。這裡是蒙古族的天堂,在蒙古語中,有著「永不枯竭的甘泉」美稱。一碧萬頃的綠,彷彿沒有盡頭,不論面向何方,數十公里甚至百餘公里的地平線都幾乎都一覽無遺,天也蒼蒼渺渺,地也蒼蒼渺渺,大草原上,人,顯得孤寂。
終於,到達目的地「九曲十八彎」,也就是知名旅遊節目「大陸尋奇」片頭曲的畫面拍攝地,在陽光的照耀下,更是「八音布魯克」草原上最華麗的風景,望著這蜿蜒壯闊,心中更是澎湃。傳說,唐三藏從長安亦步亦趨的走到這,在這西遊記中提到的「子母河」邊,收服了沙悟淨,姑且不論沙悟淨是何許人也,人也好,妖也罷,在這綿延數十里的大河畔,是有著唐三藏的足跡的呀!當他走過山,走過水,走過黃沙,走過旱地,幾千公里的遠行,只為了追求理想的達成,能在此水草豐美之處,享受一口甘甜,是何等的喜悅啊!是啊!雪水融化了,綿綿江水也滔滔的順流而下了,流過千年百載,豈止是灌溉了草原,也灌溉了不息的生命啊!
然而,有點弔詭,當草原上的交通工具,變為一輛輛的喧囂疾馳的越野吉普車,人們總要付出點什麼,看著草原上的遍布的一道道平行輪胎痕,彷彿是一把把的手術刀,劃開了如茵的大地,留下了無法任由潮來潮往沖刷撫平的傷痕。傷痕,的確是留下了,而可以預期的,只會越來越深……。不知怎的,那幾千里外,草原上的一道道的輪胎痕,如此深刻的烙印在我的腦海裡……。也許,正因為著迷於草原的美,才會對這傷更加在乎,而椎心。
十八 「天鵝」保護區 騎馬任我行
馳騁,部首從馬,快速奔馳之意。也意味著,在創字之初,只有騎著馬才能享受到如此的速度感。在這,廣大的「八音布魯克」草原,不正是享受「馳騁」的最好時機。
來到此草場的第二天,我們到達當地最負盛名的天鵝保護區,這是位於草原內的一片沼澤地,既然是沼澤,當然就是車子無法直達之處,我們必需在替換不同的交通工具下,達到草原深處的天鵝湖保護區,當然,這時最佳的最佳利器,馬兒就是不二選擇。
事實上,來到此地,最吸引我的並非是遠處的那些「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天鵝們,而是騎馬。挑選馬兒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十餘歲的娃兒都在草原上等待著,一旦你挑上了馬柵欄裡那一匹馬兒,那馬兒的小主人立刻飛奔朝你前來,協助你上馬,也立即躍上馬背,策馬馳騁。就這樣,藍天、白雲、綠地、以一種輕快的節奏,引領著我們向前。
約莫過了半小時,我們來到天鵝保護區,遠方的天鵝,確實是「遙不可及」,只能靠著手中的望遠鏡,遙望牠們翩翩的身影,飛起,降落。也不在乎,可以望見多少天鵝們,那舞姿,無疑的,是草原上最美麗的符號。總嚮往一種翩然,在往來之中自得,而這群天鵝們,為我下了最佳的註解。
返回的途中,馬兒的小主人說明了幾個口令與動作,便放任我獨自騎馬回去。其實,駕馭一米八的大馬的確是令人膽顫心驚,更遑論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獨自騎馬,既來之,則安之,默默祈求馬兒別不聽話外,就將一切交給天吧,何妨享受這樂趣,以一種草原兒女的姿態,前行。馬兒是識途的,一切都不必擔心,策馬徐行的過程中,漸漸與這靈性的動物建立一種信任感,可以感受牠的平靜與穩定,也漸漸的,我也放鬆了,在平穩的韻律中,「踢踏、踢踏」,喜悅而滿足的踏向歸途。
後來,我們返回八音布魯克小旅館。再後來,我們又回到繁華的烏魯木齊市,當車窗外的景物不斷快速後移,也象徵著時間也飛快的消逝,短短的八日新疆行,一眨眼又到道別時分,登機前,又望了一眼這令人打從心底遼闊起來的大地,滿滿的不捨,只剩下手中買回的伴手禮,兩個回族大囊餅,見證著這美好的一切。心將新疆,我把我的心的某個部份,遺留在這了…….。
十九 歸 後記
從新疆回來至今,已經歷過五個寒暑,其中又到了好幾個國家,有極致現代化的;有充滿文化衝擊的;也有充滿浪漫與文化氣息的。但走過這些地方,始終忘不了的,是那一片奔放的草原。也許,正因為人最原始便來自於自然,因而,一旦再回歸於此時,會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在。也許,當水泥叢林將自己包圍已久之後,來到此無邊大地後,那舒展,有如新生兒的首次碰觸世界,身體便不再蜷曲。
新疆很大,很美。有荒漠,有草原。有大湖,有冰川。有高山,有惡地。有各式各樣迷人的地貌。而時間在這裡有著獨特的運轉方式,有時,你以為時間凝結了,事實上是因為空間的太過廣大無邊。有時,你會被時間弄糊塗了,何以晚上九點,太陽才剛剛下山?時間與空間在這裡,多了更強烈的感受。而心中存在更多的是那股念天地之悠悠,渺滄海之一粟的感懷。
還有好多地方沒去的,那吐魯番,那天池,那和闐,那葡萄溝,那天山上的冰川……。而旅行的意義,正是因為這些未盡,而讓人更期待下一次的旅程。新疆,儘管千里之遙,等著我吧,我會再回去重拾那富饒的心靈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