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次˙賺一回
很喜歡與孩子安親班的園長媽咪聊天,擁有教育背景的她,對孩子課後的輔導,迥異於其他評量寫不完的安親班;她提起這個假日要帶媽媽去宜蘭泡溫泉,自己都好期待這樣的行程。
步入中年,對生命稍縱即逝的感受很深,所以,她提醒自己要多陪陪老人家,因為見一次,就要少一次,因此,假日常邀請媽媽出去走走或用餐,不過,她有一位非常特別的媽媽,長青大學參加很多課程,假日還有同學約著出去玩,所以,女兒的邀約,不是每次都能如願。
對於【見一次,少一次】的形容,我搖頭不認同。每次和媽媽聊天、陪爸爸用餐,我都有著【看一次,賺一回】的心情,因為爸媽在的時候,回娘家才像回家。十五歲離開金門也離開爸媽身邊後,住外公家兩年讀高中,爸爸退休後搬到山城苗栗定居,才又與爸媽一起住了兩年,然後,就開始半工半讀離家在外生活,越換工作就離家越遠,從隔壁的城市-新竹,再轉到台北生活二十多年,就算每個星期和節慶休假都回家,一年也不過五十多天,所以,很珍惜每次回娘家的時間,每次看到爸媽,就覺得自己又賺到了。
科技公司的員工,大概很少有人可以像我一樣準時下班回家陪孩子吃晚餐,或許因為一路走來都遇到很好的主管,知道我高齡得女很珍惜,照顧女兒排第一;其實,也因為自己只與爸媽共同生活十多年而已,翅膀硬了,越飛就越遠了,可以在一起的時間真的很少,所以,在還可以陪孩子一起成長的階段,我就更為珍惜,可能再過幾年,孩子大了就會有自己的朋友,媽媽的陪伴,有些時候可能還會多餘,所以,每次與孩子一起參加活動,也都會覺得自己賺到了。
在與園長媽咪分享我【賺】的心情後,她非常開心的說,要記得這樣的感覺,用【+】法過生活,記得每個與媽媽快樂出遊的日子,也要把和孩子互動的歡喜放在心上,感恩與媽媽和孩子每段相處的時光;工作再努力也不能【賺】到全世界的財富,但是,找時間與家人相處,卻可以擁有財富不能買到的親情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