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樂得回味──慶祝金湖國小創校六十週年
2011年11月1日,金門縣金湖國小舉辦創校60周年校慶,校友會總幹事陳賢德老師,邀我寫幅書法,參加金湖國小校慶師生校友書法聯展。我以佛光菜根譚星雲大師之語:「放逸是眾惡之本,勤勇是善行之要」,以對開條幅書勉師生:切戒放縱自己、追求安逸,而應要勇猛精進,日求進步,則不論事業或學業皆能有所成就,亦不至於墮落眾惡,進而還能善行。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與金湖國小學校結緣最深,民國72年9月1日從金沙國中校長調任金湖國中小學校長,迄82年2月24日,調任金寧中小學(註:國小五十週年校慶特刊,把本人任期記錯,請順便更正),九個半學期,將近十年的時間,生活工作於金湖國小校園,我非常喜歡湖小美麗的校園,因為在校園的每個角落,都能讓我瞻仰到金門的仙山--太武山,它壯麗巍峨的雄風,一如鄉賢蔡守愚詩人對太武山的寫照:「飄邈之峰亦壯哉」!太武山勒石「毋忘在莒」的歷史教訓,每日皆在我腦海中重現,不斷振奮我的心,它常能帶給我信念,成為我每天奮鬥的精神力量。
11月1日校慶當天,我走進金湖國小大門,一切頗感熟悉也興起無限美麗的回憶。看過堂皇的黃海路湖小大門,讓我想起興建前,如何說服新市家長委員的一段驚心歷程;經過孔子銅像,讓我想起每年教師節,全校師生在銅像前的廣場,舉行尊師感恩的慶祝大會,同學們朗誦「老師!我愛您,我敬您,祝您教師節快樂!」的悅耳動人聲音,還在耳邊迴繞,校園四周我們所種的羊蹄甲及兩棵鳳凰木,開花的美景也彷彿顯現在眼前,讓我感到快樂與欣慰;在舒適壯觀的體育館當舉辦校慶大會的禮堂,讓我想起以前這裡是雜亂的破防空洞、舊建築物及一些亂七八糟的雜草雜樹,自從蓋了體育館,已經造就了不少運動的傑出人才,也可做多功能的活動空間。「國教六年改建計畫」在湖小我們改建了16間危險教室,建成現在這棟二層樓壯觀的教室,還特別美化了一座破舊防空洞,闢建成露天條柱型的涼亭,因為只保留防空洞上的兩棵古梅,故名之為「梅亭」,當時還承蒙花崗石廠梁振英廠長,送學校一塊大石頭,並請我的同學國立中山女中學務主任陳素民書寫「梅亭」兩字,當時我正在學書法,陳主任回金時還會特地到校指導我書法。我獨愛那兩棵古梅,一為它古老蒼勁,一為它是我國國花,我一直讚歎梅花:凝霜堅勁奮力向上的精神。讀過南宋詩人鮑照的<梅花落>:「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不像其他的花,在春天的陽光下獻媚鬥豔,但是寒風吹起,就紛紛飄落,沒有梅花耐霜露的可貴本質。
走上運動場,讓我想起湖小少棒隊的風光歲月,湖小少棒隊在陳宗留老師的訓練下,曾連續三年榮獲全縣冠軍,代表金門參加全國少棒比賽,為金門增光,贏得各級長官的器重嘉勉。為了提升湖小少棒水準,湖小少棒隊並與全國少棒比賽冠軍隊--嘉義朴子隊的朴子國小,締結姊妹學校,湖小少棒還曾移軍朴子國小集訓,留下一段兩校交流的美好情緣。
想起九年一貫學制湖中小合校在一起上課時,縣府要求研議就地分割,成為金湖國中、金湖國小,當時因為經研討就地分割,會造成更多的困擾,所以我極力反對,學校並呈文縣府分析不能就地分割理由,抗拒分割,想起當年護校處境極為辛苦艱難,長官也有點不諒解。後來改為就地實施國中、國小行政分立,一位校長掌理兩校,雖然校長辛苦一點,要處理兩校事務,但這樣還比就地分割較好統一領導。但是當郝柏村行政院長,要把金門建設成為全國國教示範區時,我認為湖中小真正分割是時候了,因此我以金湖鎮黨部委員的身分,參加鎮黨部委員會議時,提案建議:金湖國中應擇地遷出新建,以達國教示範區要求。承蒙當年鎮黨部主委也是鎮代表會主席陳再權的支持,我們分別向縣府、縣黨部及縣諮詢代表會,多方的同時努力建議爭取,終於獲得縣長陳水在答應,同意由學校找地遷建,也感謝當年金湖鎮陳永財鎮長,協助找地、買地等事宜,才有今天美輪美奐的金湖國中誕生,真正達到國中小分割的目的。
如果要說我在金湖國中小最得意的事,就是自己在金湖國中小從事投稿寫作,也鼓勵師生投稿寫作,學校還擬定了投稿獎勵師生辦法,由校長以身作則帶頭示範,我勤於筆耕,十年發表了許多文章,蔚為學校風氣。曾聘請名作家丘秀芷及小民來校演講教導寫作。民國81年我集結出版了生平第一本書「金門真美」,老作家陳臻超撰句:「一枝健筆寫金門,十年成書可傳世」,由書法協會理事長洪明燦聯合書賀。在金湖國中小,並創辦湖中「茁壯」校刊,及湖小「新綠」校刊,提供學生更多文章發表的空間,相信會產生影響。
欣逢金湖國民小學,籌編建校60周年紀念特刊,學務處汪懷晉主任,來電又送函要我撰文,我樂得回味過往湖小近十年教育工作的往事,分享各位師生,也為校史做點紀錄,作為校慶賀禮,敬祝湖小校運昌隆,感謝大家。
(作者:湖中小前任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