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山有約
陽明山的「食養山房」,外子一次的造訪,便對它念念不忘!在山間,雲霧、山嵐相伴,享用一頓清淡、精緻又具特色的懷石料理,是美好的經驗,他一直希望帶我分享。想著,念著,匆匆兩載過去,俗事牽絆,我們未能成行!今朝,有了共同的假期,一時想起,便欲一圓一直以來的想望,打開電腦,上了網,準備訂位事宜,方才知道山房早早搬了家,轉了陣地,從陽明山巔移轉到汐止山區,頓時有些失望,但透過網友的心情分享,網頁的圖文介紹,似乎又激發我的興趣,於是,電話連線,接續了兩年來的念想。
車子從海之濱的淡水小鎮出發,經過熱鬧的大都會,然後蜿蜒駛近汐止的產業道路,因為有現代科技的導航輔助,我們一路輕鬆暢談,一路欣賞窗外的變化,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也不覺遠!來到「食養山房」的路口,穿著類似修道人服飾的男服務生等在路口,笑容親切可掬,聲音輕柔簡潔,我的心就在未到達前就被收買了。車子下了小徑陡坡,「食養山房」到了,黑色的日式建築坐落在綠意盎然的庭園中,顯得安靜又有個性。在服務生的引導下,我們步入林間小徑,進入屋內,穿過僅一人寬度的狹長走道,進入兩人坐的小小和室中,午間的山林之約於焉展開。
脫下鞋子,踏上和室地板,人跟著輕鬆起來,環顧斗室,低矮的空間,沒有特別的裝潢,天然的花崗石條整齊砌成牆壁及隔間,石條與石條縫隙用灰泥黏著塗抹,這是自然又原始的工法。黑白筆觸、簡潔線條描繪的觀音畫像,莊嚴中有和煦的淺笑,這也是壁面唯一的裝飾。仰頭是日本黑瓦,在昏黃、柔和的燈光掩映下,讓心更容易沉澱下來。一張長型大木桌,兩邊藺草長椅,我們相對而坐,腳踏著藺草的榻榻米地板,方桌角落,古樸的陶罐裡插上幾株黃色小雛菊,花瓶旁一本褐色燙金字的「心經隨語」,安安靜靜相伴,這樣的布置氛圍很樸實、很原始!
山房沒有菜單,3個小時的用餐時間,賣的是空間和時間,省去點餐的費心和傷神,服務生送上一道道量少精緻的餐點,而且道道作說明,變化多樣的餐盤,餐盤上小小的擺飾巧手費心,令人賞心悅目!小房間並非密閉空間,透過竹簾,望向洞開的石窗,山壁上的好風光映入眼簾,雲霧繚繞的景致,竟有讓人彷若置身仙境的錯覺,古人「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的純樸歲月,應該就是這種感覺吧!我們一邊聆聽服務生的說明,一邊欣賞擺盤的藝術,用相機記錄每一道的美食,然後用感恩的心品嘗,用愉悅的心對談,這裡手機完全斷訊,所以謝絕干擾,原來,遠離塵囂才能真正放鬆和放下。
餐後在林間小憩,林間漫步,享受清新的芬多精,享受滿山遍野的綠意盎然,咦!耳中傳來清晰的梵音,難道自己真的置身仙境嗎?側耳以聽,張目而望,原來山房分成好多區塊,這一頭是用餐區,那一頭是修身、讀經、講道區,再轉個彎,佛法「微笑八寶」也在空谷幽靈中展出呢!近處兩隻白鵝追逐的嘎嘎聲,紅眼蜻蜓在潺潺溪水邊、石頭上,吸吮青苔上的雨露,蟬嘶蛙鳴在山谷喧鬧,任誰都會說:真是處人間淨地呀!
「到山裡來,讓心靜下來,尋找山谷中的氣味,享受生活的滋味;也許蟬聲繚繞,也許清風徐徐,也許正要迎接一場雷陣雨…找回生命中原有的安靜與柔軟。」-引用雄獅文創堂「微笑八寶」觀念展部分引言。山,有一股極大的能量,它的雄偉,它的堅毅,它的安靜,是可以撫慰人心的,我無意中闖進了這個世界,這個有如世外桃源的世界,享受了半天的悠閒和慢活,身心靈的滋養都是意想不到的附加價值,你呢?心動了嗎?到山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