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悠悠人生路──榮民黃金其的留金歲月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671

出生上海的黃金其先生,呱呱墜地時,臉上即長一顆痣,位置就在額頭中央、明顯的地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算命師,路上相遇,鐵口直斷他未來的方向,路途很遙遠。果然有一天,他來到了前線,與外號「小白菜」的金門女子陳書壁女士、共築美滿的家園。建國一百年,兒女出書作紀念,開疆闢土守前方,留金歲月感動天。
戰亂離家鄉,船兒要駛航,登陸艇上淚汪汪,依依不捨回頭看,故國山河依舊在,只是越來越遙遠。
黃金其跟隨表哥到台灣,海茫茫、人頭鑽,靠著苦力撐起一片天;民國四十三年搭乘軍艦,來到金門最前線,受僱於營造公司、監工五三醫院工程及蔡厝民享村的建築,施工雖艱難,不怕苦、不怕累,端靠毅力有明天,而月老牽紅線,也在民享這地方。 陳書壁女士,外號「小白菜」,長得秀外慧中,標緻又美麗,家中經營雜貨兼洗衣,爾時沒有洗衣機,都靠雙手使力氣,生意太好,手心常常磨破皮;她那白嫩的肌膚,吹彈可破,不需保養,天生就是一個美人胚,女人羨慕她,男人更想將她娶回家。 黃金其對她一見鍾情、再見傾心,心中篤定、非她莫娶。為了追求小白菜,黃金其耍了一點小心機,勤換衣裳勤送洗,口袋總是有錢幣;陳書壁拾金不昧,每次都分文不少地奉還他,這一來一往,互有好感;兩人見面心歡喜,眉目傳情意,歷經無數歲月的考驗,互許終身不遲疑。
島上百姓對外省人沒好感,女兒寧嫁阿貓或阿狗,亦不嫁老芋仔,就怕哪天反攻大陸,他們頭也不回、丟下妻兒回老家,說不定還有個指腹為婚或青梅竹馬的娘子在等著他。黃金其誠心誠意提親事、舉手發誓,待在島嶼不背棄,情定勝天、終於有了圓滿的結局。
同年六月二十日,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地瓜與芋頭相結合,黃金其和陳書壁有情人終成眷屬。村子裡,仰慕小白菜的男孩跺腳、捶心肝,男婚女嫁、新郎不是他,這口氣、嚥不下,於是站起了衛兵、築起了人牆,企圖搞破壞,不讓新郎進村來。
迎親隊伍、敲鑼打鼓,縱然花轎已在村外等候,但面對如此的情景,新郎新娘也無奈。已擇良辰吉時,豈能誤了終身大事,在不得其門而入的情況下,央請長輩出面來斡旋,化解了尷尬的場面,兩人順利結姻緣,同賞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洞房花燭夜,共譜美好的時光,雙雙對對大富貴,來年添個小娃兒。
婚後租居後浦模範街上,夫妻過著幸福甜蜜的歲月;民國四十四年,塵土飛揚的山外,政府做規劃,開闢新市區,從此士農工商聚一起。聽聞此訊息,黃金其搶頭香、購土地,落地生根在這裡。
八二三炮戰,金湖沒商圈,直至砲後稍安康,政府來提倡,繁榮地方勤規劃,將眼光放遠、格局放大,終於有錢有店面、建設有希望。
民國四十五年,仰賴部隊消費的新市街道、店面林立,來自四面八方的商家,各購店鋪一棟,店連店、面對面,生意好壞難遮掩。掩不住新廈落成的喜悅,終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窩、一間遮風擋雨的處所,以及作生意養家糊口的地方,黃金其夫妻眉開眼笑。
從大陸到台北,從台北到金門,來到這座島嶼成家後的黃金其,始終沒有閒著,為了養家糊口,從未放下手中的工作;他發揮所長、用心構思、努力經營,接下不計其數的建築案件,尤以規劃設計完成金門廣播電台內部工程與西村塔台工程,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並終生引以為傲。
廣播電台,聲波可達對岸,其目的是對大陸同胞廣播、對匪宣傳,聲波在兩萬公尺以外,均可清晰收聽。它直接與具體地發揮功效,加強傳送民主自由與我方繁榮進步的訊息,並要共軍起義來歸,不要留在大陸穿破衣、啃樹皮!
縝密的作戰功效,不須一兵一卒,即能瓦解匪軍士氣,於是,空中駕機、海上長泳,紛紛來投誠。反共義士一波接一波,黃金數千兩、獎金非常多,安居樂業在中華民國,當年參與監工的黃金其可謂功不可沒。
塔台工程在西村,提供西洪機場的起降,工程要監督,不能馬虎又含糊,每個細節,黃金其都事必躬親。而不幸於民國五十二年、一次工安意外,發生在料羅碼頭,高難度的浮桶安置,壓斷他兩根手指頭,鮮血淋漓、怵目驚心,往後是否會殘疾,端看運氣。最後,經由軍機後送就醫,讓手傷順利康復,的確是不幸中的大幸。於此,讓他更珍惜生命。而老板亦懷抱著感恩與體恤之心,讓黃金其從此之後動腦、動口、不動手,不需要現場操作,輕鬆自在地領薪過生活。 新市有店面,家鄉「酒釀湯圓」不能忘;黃金其當年跟隨表哥離家園,已在上海家鄉學了一點小手藝,即是傳統的「酒釀湯圓」製作法,這祖傳秘方、世世代代永留傳。當民國五十五年退休後,便大展身手賣湯圓。其傳統的口味,不僅留住客人的心,也同時抓住客人的胃。
自家有店面,自己開店賣湯圓,夫妻同心協力,在這精華市區,一展手藝;飲茶配點心,酒釀湯圓最窩心,既談天又說地,客人個個笑嘻嘻。而在多元化的經營之下,忙得更起勁,店裡有絡繹不絕的人潮,人潮幫他帶來了錢潮,只此一家、別無分號,讓他更有成就感。
座落於新市里中正路的僑聲戲院,以放映西片為主,標榜著「獨家放映、映畢返台」,經常人滿為患、座無虛席;每當即將放映的時刻,等著買票入場的觀眾、萬頭鑽動,這裡是官兵假日休閒的好去處,亦是百姓娛樂的好場所。當曲終人散,人潮直接轉往復興路,熟悉地走進他家的店,點的即是酒釀湯圓。這糯米包餡的獨家偏方,讓客人百吃不厭。
島上駐守著數萬大軍,每逢假日,不是上街打撞球、吃碗冰,就是看場廉價的電影;而有「西門町」之稱的新市里,人潮總是絡繹不絕,生意高峰時,吃飯都沒空。育有四女二男的黃金其夫婦,終於遇到了棘手的問題;店裡經常出現一位英俊挺拔的軍官,官拜上尉、則是佔少校缺的營輔導長,與三女兒互有好感、看對眼,且有互許終身的打算。眼看女大不中留,女兒就要跟「兵仔」走,夫妻很擔憂。
純樸的島嶼,孕育了純潔的女孩,當交往的對象為軍人、又必須久居台灣,的確讓長輩擔心受怕,就怕一個不小心,跌入陷阱、誤了青春,受苦一輩子。
軍管時期,搭船到台灣、已經很困難,要搭飛機更是天方夜譚。黃金其與軍方互動好,字典裡的「難」字找不到,夫妻順利搭軍機,親抵男方家,瞭解其家庭狀況,終於肯定三女兒睿智的抉擇,點頭答應這門婚事,歡歡喜喜、放心讓女兒遠嫁台灣、跟著兵仔跑。
軍方辦喜事,官兵齊祝賀,訂婚喜糖一包包,動員阿兵哥來包裝,掬水軒,好口感,含在嘴裡甜心肝。訂婚在戰地、結婚到台灣,當年根深蒂固的三八制,黃金其夫婦說,他們嫁女不索聘,只願親家二老疼媳如疼女。 兒女長大後,在事業經營有成、經濟寬裕下,黃金其與李其南於民國六十九年,共同在金湖國小設立獎學金,獎掖後進,鼓勵莘莘學子努力向學。 時光匆匆,歲月不饒人,民國七十五年,黃金其將生意交予長子經營,退居幕後當顧問;已是銀髮族的他、揮灑屬於自己的天地,收集古董、書畫,種植花卉、盆栽,活筋骨、勤運動,夫妻倆享受著愜意的晚年生活。 長子長媳、傳承了他的技藝,揉揉搓搓做湯圓,以糯米粉加水揉捏成的外皮,內餡包裹著芝麻與桂圓,將各種口味搓成圓形狀,加上酒釀後,水滾下鍋浮水面,寒冬溫胃、熱氣也升騰,溫暖著無數鄉親與遊子心。
隨著駐軍的精減與裁撤,曾經走過燦爛輝煌歲月的新市里,諸商家及其他鄉鎮的商店、同樣面臨無生意可做的窘境。環境變遷,街道亦跟著凋零,商機已失,縱然歇業也要有飯吃,而黃金其的招牌絲毫未受影響,店裡仍然湧入了許多聞香而來的觀光客,品嚐酒釀湯圓的甜滋味。
兩岸開放探親後,民國七十八年,黃金其夫婦回上海,探望高齡九十二歲的父親,見老家屋宇簡陋、生活不是很好過,心有萬般不捨,回到金門後,立即寄錢蓋樓房、生活不要他們太緊張,讓年邁的老父無後顧之憂。赤手空拳出外打天下的黃金其,雖然遠離家鄉,心頭仍然惦記舊時的家園,當在異鄉擁有一片天,自己好過、親人也不能太難過。
然而不幸,黃金其的父親於民國七十九年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安葬在上海,他捧著香灰回金來祭拜。而每年其父的忌日,孩子們全到齊,勿忘先人篳路藍縷、打造家園的苦心。 民國九十三年八月五日,黃金其與陳書壁結婚五十週年時,受邀參加金門縣「真愛一生、相守一世」的金婚典禮,縣長李炷烽先生特頒「鶼鰈情深」紀念牌一面,夫妻倆亦同時接受年代新聞台的專訪,把他們的故事和儷影,透過電子媒體,呈現在全國觀眾的面前。並於民國九十九年,當選「模範父親」,接受表揚,榮耀集滿一身。
筆者於日前心血來潮,與另一半相約到山外新市里、準備吃一碗芝麻熱湯圓,溫溫脾胃、暖暖身,在這冬至前夕,先犒賞自己的嘴,慶幸自己又長了一歲。
逛呀逛,逛到黃金其的店,眼前的夫婦倆、真休閒,正與遠嫁台灣、回娘家探親的三女兒玩著四色牌,藉著這看來令人眼花撩亂、五顏六色的小紙牌,好讓頭腦靈光不打結。打牌者要心無旁騖,一旦分心,手腦未並用、紙牌抓不穩,別人贏了牌,輸家既要洗牌又要分牌,但這對他們來說、似乎沒影響,怡然自若地邊說邊玩,志在動腦、不在輸贏。
三人聚一塊,邊聊天、邊打牌、談笑風生跟著來,毫不避諱地告訴我,屬於他們家族的動人故事;從父母到兒子、從媳婦到女兒、從女婿到內外孫,幾乎無所不談。
黃金其親筆簽名贈書一本,這是他兒女在建國一百年,特地為他書寫、編輯而成的紀念冊,記載著一位自彼岸來金謀生的長者,以及一個和樂融融家庭的點點滴滴。
結婚即將邁入一甲子,黃金其夫婦不改「鬥嘴鼓」的頑童本性;老公說國語、老婆講閩南話,數十年來始終聽得懂、卻說不出彼此之間的家鄉話。但是在察言觀色下,依舊能溝通、會談笑,他們的婚約,不只今生、還有來世,甚至永永遠遠。
從上海到金門,內心承受的苦難有誰知,榮民黃金其的一生,可說滴滴都是血和淚…………。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