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基督教之「義」與儒家思想之「義」比較述略

發布日期:
作者: Sean Waggoner Dr. Kuen Chen Fu ■譯者﹕田明。
點閱率:1,698
字型大小:

究竟什麼是「義」,人們如何達到「義」?孔子和拿撒勒人耶穌作為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都曾就此問題做過相關的論述,雖然他們的看法各不相同。孔子曾經說過:「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眼;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從上面一段話,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義是可以通過做好事和順從上天的旨意而達成的。通過這種方法,人們讓自己成為一個「義人」。在孔子的觀念中,義就是知道一個人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通過做好的行為和規制自己的道德。君主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從而建立一個秩序井然的國家。 對此,拿撒勒人耶穌有不同的看法。在馬太書寫的耶穌生平自傳 第19章第17節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到永生呢?」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 神以外,沒有一個是良善的。」耶穌的這段話暗示了上帝代表完全的公義(正如與耶穌同一時代的人所認為的那樣),離開上帝,沒有人可以通過自己良善的行為達到義。 耶穌說,「不要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基督認為追求公義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屬世的需求。上帝的義已經在福音書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
儒家思想注重通過做好事,實現教化的效果,從而達到「義」的境界。孔子說: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實現「義」的第一步就是恢復中國固有的傳統,回到一個遵循自然律的時代。相比之下,基督教的福音書指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罪」在拉丁文中的意思為箭未射中把心,在基督教的語境中引申為人沒有按照神的標準行事。 要想成為一個義人,唯有借著自稱「道路、真理、生命」的耶穌基督,從上帝那裏獲得重生的生命。因為若不借著他,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因此,借著對耶穌基督的信仰,人類與上帝的關係修好,並且做上帝看為義的事情。通過做好的事情來實現義,在基督徒看來,是本末倒置的。
儒家思想與基督教在「如何實現義」這一問題上的看法有本質上的不同,然而在「什麼樣的行為可以稱之為義」這一問題上,孔子與耶穌卻有異曲同工的理解。比如孝道,在孔子看來是教化人的重要手段。孔子在回答他一個弟子的問題時,曾就什麼是孝道做過清晰的闡述。「孟懿向孔子問孝道。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問,『什麼意思』?孔子道,『父母活著,依規定的禮節侍奉他們,死了,依照規定的禮節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除了在父母死後祭奠他們這一點,耶穌和孔子關於孝道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這是因為在猶太人的文化中,對唯一真 神上帝之外的獻祭,都是對上帝的極大冒犯。「祭祀別神,不單單祭祀耶和華的,那人必要滅絕。」因為上帝曾經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並由摩西頒佈律法,從此以後,任何被認為是違背上帝旨意的罪都要受到懲罰。 上帝揀選了猶太人作為自己的選民,他不僅創造了這個民族,也是他們的牧者。「他使我的靈魂蘇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違背上帝的旨意將會在本質上破壞人類的引路人──上帝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在猶太人的傳統裏,有「十誡」,那是 神在西奈山用指頭寫的法板。 十誡的第五條是:「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這一條誡命不僅告誡人們應當孝敬父母,也應順服他們。遵守這一條誡命的人,就顯明自己願與上帝立約,並許下諾言。耶穌的門徒保羅曾經在以弗所書6章24節寫到「『孝敬你的父親和母親(這是十誡的第一條)』,『並願所有誠心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人,都蒙恩惠。』」因此,這一神授的律法表明,遵守孝道就會得到從上帝而來的榮耀,在世上居住的時候得享上帝所賜的喜樂生命。可見,孔子和耶穌對於孝道的價值有一致的認識。
關於「什麼是不義的」,儒家思想和基督教也有相類似的表述。在《論語》第四篇11章至12章,孔子對義人和不義之人做了一個比較。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為追求利益而行動,就會招致更多的怨恨。」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就不能施行禮儀,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義人。這些出現在論語中的章節與大衛所寫的讚美上帝的詩篇中某些觀點不謀而合,詩篇14章中這樣寫道:「愚頑人心裏說,『沒有 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他們偏離正路,唯有上帝的公義長存,從今直到永遠。」這兩段話都對什麼是不義之人做了描述,並且指出對於不義之人,厄運終會降臨。在孔子看來,「小人」關心的從來只有他們自己,他們從來不會考慮怎樣通過自己的行為讓社會更加美好。在基督教的教義裏,「愚頑人」通過告訴自己上帝是不存在的,忽略上帝存在的事實──雖然這在基督徒看來是非常不幸的。正如耶穌所說:「除了我,沒有人能到上帝那裏去。」在基督教看來,人之為人的目的就是要與造物主有永生生命的聯合。「你若口裏人耶穌為主,心裏信 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顯然,相信上帝不僅僅會帶來救贖,還會獲得與主同在的永生生命。
僅僅看到了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教義之間的相似點,就認為他們的理論體系是相同的,難免有雞同鴨講 的嫌疑。除了在什麼是「義」這一問題上的相似論述,孔子和拿撒勒人耶穌在如何達到「義」這一理想境界的動機和實現路徑上,有截然不同的教說。為了正確理解這兩人的思想,必須先理解他們提出的同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想要實現『義』呢?」基於孔子的思想,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國立金門大學的傅山昆成博士做過一個總結性的論述:孔子生活在戰火紛爭的時代,因此,他認為相比春秋時期,夏、商、周是非常美好和理想的朝代。 因此,人們應當找回中國社會中的傳統,並且回到傳統當中。此外,孔子認為存在著自然秩序,人性本善,人應當遵守這種自然秩序;任何對自然秩序的違反都講導致人性中最原始的善的墮落。因此,通過遵行天罰,推行仁政,讓自己成為君子,一個人可以通過他自己的力量將社會還原到最好的傳統之中,並且保有人性之善。 因此,一個人通過行善可以實現義,這不僅有助於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也讓人性中的善得以保留。
與此截然不同的是,基督教教義中,上帝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 後來人類犯了罪,違背了上帝的旨意,從此人與上帝的關係破裂了,人與上帝的義也隔絕了。 因此,從一出生,人就帶著原罪來到這個世界上。大衛說:「我是在罪孽裏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保羅在給以弗所教會的信中也寫道:「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你們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因此基於基督教教義,人性是本惡的。我們本來與上帝之間有美好的聯合,然而從亞當開始,人類就與全能的造物主──上帝之間的關係隔絕了。人類處在這種進退維谷的困境中,正如保羅在給羅馬教會的信中所寫:「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在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人類本是上帝照著自己的形象造的,在他們犯罪之前,本來「與神同行」,而在人類犯罪之後,他們與上帝隔絕,這對人類來說是最嚴厲的懲罰。20世紀最偉大的神學家路易士,C.S.,這樣模擬人類與上帝的隔絕:「上帝創造了人類就像人類製造汽車。汽車開動需要汽油,除此以外什麼也不能讓汽車開動;上帝創造的人類要成為一個有靈的活人,必須要由上帝來注入燃料。」在基督徒看來,悖逆的人類已經失去了上帝之靈的充滿,就像汽車沒有汽油無法發動一樣。保羅在寫給羅馬教會的信中闡明了上帝的解決之道:「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 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乃是永生。」基於這一原因,基督徒認為實現公義的唯一途徑就是尋求上帝,重新獲得與上帝的聯合。耶穌也說:「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
正如先前所提到的,《論語》第二篇第四章記錄了孔子認為人可以通過好的行為達到義,遵行天道直到他可以「聽到內心的呼喚,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像其他宗教一樣,儒家思想以慈善行為論為基本的教義:即人類可以通過努力進入信仰體系,並達到其對於人的要求。孔子聲稱他一定可以做到他對於自己的要求。「夫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同意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法制了。』」然而,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基督教的教義裏,人類是不可能通過這一途徑實現救贖,因為正如先知耶利米所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基於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在基督教的教義裏,人類主要的罪來源於他們的心。能改變人心的只有上帝:「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裏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基督徒相信耶穌基督已經為人類的罪付出了救贖的代價,他被鞭打,被釘在十字架上,承受了人類違背上帝所犯之罪的懲罰。為了從上帝那裏獲得重生的生命,一個人必須「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 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人類若想從上帝那裏獲得拯救就必須首先接受耶穌基督的犧牲,相信他就是彌賽亞,是救世主。「到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人類只有接受基督的救贖,從上帝那裏獲得重生的生命,才有可能在上帝的旨意中行出義,從此與上帝有永生生命的聯合,或者也可以這樣說──與贖罪的羔羊有生命的聯合。
聖經中多次提到「神的羔羊」,並用其來指代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1章29節就有一處,這樣寫道:「『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很有意思的是,在古漢字裏,「義」這個字,就是由「羊」和「我」這兩個字構成的。上半部分是一個「羊」字,下半部分是一個「我」字。而我這個字的左半邊部首是一個「手」字,右半邊是一個「戈」字。納爾森認為,「義」這個字代表了「我在 神的羔羊面前跪下,他安慰我,讓我成為義人。」此外,眾所周知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祭天是一項無比神聖的事情,只有皇帝可以做。「最早關於對天的崇拜,出現在由孔子編輯整理的《書經》中,其中記載了西元2230年,舜在商提祭祀。」在祭祀大典上,需要擺上一隻無瑕的公牛,這一習俗已經流傳了千年,直到清朝在1911年廢除了這一傳統。就像在中國古代的祭祀一樣,耶穌被獻上的時候,是「無疵點的、乾淨的」。這也說明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耶穌,如其他獻祭的動物一樣,是無瑕無罪的。「我」這個古漢字的左半邊部首是「手」右半邊是「戈」,而「義」這個字的上半部是「羊」字,下半部是「我」字,也就表明了是「我」拿著「戈」殺死了「羊」。用尼爾森的話說:「是我用我手中的戈殺了 神的羔羊。由於我的罪,讓無罪的 神的羔羊承受死亡。這些在中國的古漢語『我』字和『義』字可以得到證實。」從中國古代由皇帝來祭天的傳統、「我」這個字的解釋、對「義」這個象形字的解釋,非常清晰的可以看到,贖罪的羔羊這個概念已經得到了印證,這些都隱藏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已經流傳千年。這非常重要,因為孔子和耶穌都對「義」做過相同的解釋:「夫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在馬太福音裏有一段話來自耶穌:「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中國古漢字中的證據,中國古代獻祭的傳統與耶穌作為 神的羔羊之間的相似性都揭示了古代猶太人和中國人都從同一個上帝那裏獲得了關於義的思想。
無論儒家思想和基督教之間就什麼是義,什麼是不義,有多少相似的觀點,他們在實現義的路徑上有截然不同的選擇,而人類為什麼要追求義,就這一點,儒家思想和基督教的解釋也不盡相同。根據孔子的思想,這需要人們行出好的行為,通過遵守自然律,成為一個心懷仁心的「君子」,以讓這個「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國家回歸到理想的時代。另一方面,基督教明確的指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而上帝通過耶穌為人類預備了一條救贖之路,因 神的羔羊在十字架上所受的刑罰人類的罪得以潔淨。 基於基督福音的理論, 免於上帝審判的唯一方法就是「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 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如果公義和救贖可以通過一個人好的行為實現,那麼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獻祭就是無用的,他用自己的生命贖回罪人的救贖就是無用的。「義若是借著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與儒家思想不同,與世界上其他的宗教也不同,「因信稱義」並獲得與天父上帝在天國的永生生命是上帝給予人類最珍貴的禮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參考文獻】
1·程祥周、李偉東:《論語》2004年新譯。
2·傅崐成教授2011年6月6日在金門國立大學關於中國古代思想的講座。
3·客座牧師蓋斯勒2011年6月18日在費城騎兵禮拜堂的牧道:宗教是真實的嗎?只有這一條救贖之路嗎?最後訪問2011年6月18日http://www.ccphilly.org/resources/audio-messages/guest-speakers/
4·聖經(新約),中英雙語版,台中,臺灣:國際基甸會印刷。
5·聖經,英文版,惠頓,伊利諾斯:十字架出版社,2007年版。
6·耿,C.H.,艾瑟爾 R.尼爾森:《創世紀大發現:中國文字中隱藏的創世紀之謎》,聖路易斯,密蘇裏:肯考迪亞出版社,1979年電子書。
7·凱薩琳,J.漢普頓三世:《福音是什麼》,最後訪問2011年6月22日http://bible.org/article/what-gospel
8·路易士,C.S. :《只有基督教》,葉卡捷琳堡:紫銅壺出版社,2005年電子書。
9·奈爾斯.蘭德爾:《天父上帝》,2011年6月20日。
10.中國編年史,亞洲教育,哥倫比亞大學2009年版,最後訪問2011年6月18日http://afe.easia.columbia.edu/timelines/china_timeline.htm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