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地毯那一端
「………一直到現在,十指緊扣地牽著另一半的手,踏上小小說奧斯卡紅地毯的浪漫感覺和喜悅心情,還像甜蜜的湖水,淹沒我的身心,久久未曾消失………」
一口帶有濃重南洋腔調的普通話,從講台傳到台下全場靜得彷彿掉了一根針到地上,都可以聽到那針跌落的聲音。
寂靜中,我聽到一些掩不住的笑聲。
忘不了那一天上午,「中國·鄭州第四屆小小說組委會」頒發「小小說創作終身成就獎」給我之後,下午開會前,老總楊曉敏對我說,「下午請你講講話。」我問:「講什麼?得獎感想?」他說:「不一定,就其他的也行。」我最怕沒有準備的上台發言。就在台上其他代表講話時,我悄悄地在台下寫發言提綱,開頭極度認真地字斟句酌,就是文首那幾句。談理論太沉悶,我希望用抒情的散文語調,為眾人耳朵吹一點情新的風。
在鄭州嵩山飯店會議廳的高端論壇,面對海內外兩百多名代表,果然,當我一本正經地照讀如儀,會場上不少人全神貫注,臉上也感染了會心的笑意。
紅地毯!怎能忘記那種踏上去軟綿綿的特別的感覺!
走紅地毯!文人雅士也可以有這一天嗎?就在麥克風面前,我依稀看到那長長的紅地毯從嵩山飯店一號樓大廳的大門口一直延伸到天際……上午八時半,大廳一片鬧哄哄的,來自全國和美、紐、澳、新、德、香港、澳門等地的小小說好手、研究專家、獲獎者就齊聚在大門口的接待處,由主辦機構的眾多接待女士小姐為嘉賓戴花,一時間喜氣洋洋、隆隆重重,歡聲笑語,鬧鬧哄哄。鄭州百花園雜誌社發行的《小小說選刊》分上下半月兩本,別看小小的、薄薄的,每期發行就有六七十萬本,小說類數全國第一,創造了文化產品變成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大奇蹟。與《讀者》成為甘肅省「鎮省」之寶一樣,小小說,也成了鄭州的珍寶!對於河南與鄭州來說,其意義也非同凡響!百花園雜誌社所在地的鄭州伊河街,幾乎全國文學界皆知。2007年,第二屆小小說節頒獎禮,居然正式到移師河南電視台舉行,秦俑執筆的關於小小說的朗誦詞寫得極棒,聽之陶醉、完全征服了我!2009年第三屆小小說節我們也受邀但因事無法參加,據說也很精彩,請來內地一線歌星來唱歌,一首歌就值十萬!小小說選刊楊曉敏老總被尊稱為小小說的教父,每每搞搞新意思,這一次,走走紅地毯,讓作家們一嘗身分提高、不讓奧斯卡金像獎明星專美的程序!真的,那些荷里活的大明星也算不了什麼吧!雲光鬢影?觥籌交錯?珠光寶氣?豐胸肥臀?纖腰美腿?身材展示?……這些常被媒體、記者用慣的對奧斯卡場面上天王天后人物的形容,恐不太適用於此。此時此刻,應用文人墨客、文氣沖天、儀態萬千、溫柔優雅、談吐得體、各展風騷、氣質高貴等等來形容啊!今日的場面,實在令人激賞!在創造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每個寫作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啊!這就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地方!
終於邁出了第一步,踏上了那紅地毯。
在紅地毯之外,不會忘記楊曉敏對我和瑞芬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你們夫婦倆走上去時,要挽著手哦!他用手比試了幾下,一邊說著一邊走幾步示範給我們看。一見到不斷有人走上去了,我們的情緒開始有些緊張。如果讓瑞芬把手搭在我臂彎上,少不免有點以男子為中心的意味,我悄悄地對她說,我們還是「十指緊扣」比較好吧!就在昨晚報到時,知道了今天早晨要走紅地毯,我們也就有備而來,我是西裝筆挺,內著淺灰襯衫配鮮橙色領帶,瑞芬是著上她衣服中的斯文類;較大方、顯得氣質更優雅的上衣裙子:上衣是領子黑花邊的淺灰底色的,配上白色細直線的魚尾黑色裙。她此行帶了不少衣服,因為「走紅地毯」為整個活動的最高潮和最高檔的環節,我們倆投票一致選出此套。何況她作為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微型小說學會總幹事獲主辦單位正式邀請出席,為對主人的尊重和禮貌,也必須把最好的一面展示。……想起了這位走在我一側的另一半─瑞芬,三十餘年來與我風雨同路、甘苦與共,嘗遍了多少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經受了多少狂風驟雨,跨過了多少春夏秋冬,始終對我不離不棄,才一起走到今天!當年,我們的結合,我憑的是我幾噸情書,何曾有過名貴戒指,何曾走過婚禮的紅地毯!不是瑞芬的那一份默契,不是她的一份默默的支持,我出版不了一百二十種書,我們也不會有今天。主辦單位完全知道她的份量,以及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這次,在邀請函上,特地將她的名字排在我前面,以顯示一種對女性尊重的氣度和胸襟,真是太好了!
望著紅地毯的那一端,對文學浮想聯翩,一時感慨萬端!
抬頭望,紅地毯前方那一大幅的紅色簽名牆,我覺得這紅地毯很長很長,彷彿走不完似的,好似文學創作之路,非常漫長、沒有盡頭!也正如小小說得獎作家申弓所言,紅牆上的簽名,是否可以流傳青史,雁過留聲,抑或不要多少年,就隨風而逝,無聲無息?很難說。心,難免有些敬畏起來。我本人對這次獲獎,頗感意外和驚喜。業餘寫作從1972年底開始,到明年底就是40年,一向視文學創作為一種興趣而已,不求名,也不為功利金錢,四十年來此情不悔。小小說這種文體,我認為短小精悍,意蘊深刻,很適合節奏緊張快速的香港社會,就這樣,自己寫之外,也和一幫朋友努力地在香港推動。我和瑞芬也走出香港,在印尼推動和普及,兩地都出了許多合集。鄭州的今次第四屆小小說節組委會,頒發的獎項就多達四種,包括兩年一度的小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第五屆小小說金麻雀獎、小小說創作終身成就獎和小小說事業推動獎。小小說創作終身成就獎連此次才舉辦過兩屆,於2005年頒給80餘歲高齡的老作家許行;而這一次頒給了新加坡的黃孟文、日本的渡邊晴夫、中國的王奎山、孫方友和香港的我五人。前後總共僅是六人。新加坡的黃孟文是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的創建者,作品很多;渡邊晴夫是日本比較文學學者和小小說理論研究者,也翻譯了不少華文微型小說;王奎山和孫方友早就得過首屆金麻雀獎。今天上午領獎時,他倆謙遜地讓我站在他們倆之前、上台去領獎。金麻雀獎非同一般,以在兩個年度發表過的十篇小小說為參選、評審的單位,是文學創作實力的展示啊。忽然有一個念頭在我腦海一閃,今後也試試如何呢?也許寶刀仍未老哩!我這幾十年來雖然得過十餘個獎,卻從未摘下「金麻雀」的桂冠哩。當然,麻雀雖小,難度也最高。……
就要踏上紅地毯的第一個台階了!
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秘書長凌鼎年在紅地毯這一端的台階前,向記者和代表們一一介紹貴賓的身分。紅地毯呈丁字形,穿旗袍的小姐們端莊地站在地毯兩端,招呼著來賓。場面盛大隆重嚴肅熱鬧,不比奧運或電影奧斯卡遜色分毫!紅地毯那一端盡頭供作家們簽名的大牆,佈置著大幅紅布,此刻,已經墨寶處處,名家大顯身手、書法龍飛鳳舞了。一時間,牆下鎂光閃閃,簽好名的作家、代表們都想留住這珍貴美好的一刻,紛紛相約合照留影。我們簽好名,四處找楊曉敏老總。嘩!他儼然大明星似的,被一群又一群人圍住,搶著合影!我們謙恭地站在一側耐心等待。楊總是我們倆共同的文壇偶像,非常佩服他幾十年的努力,終於將小小說的地位大大提高,不但受到「魯迅文學獎」承認,而且他把「河南鄭州」的中原文化大大發揚光大,在全國掀起了小小說的強勁旋風;是他,首先創意地提出了「小小說是平民藝術」的著名理論:是他,廣羅天下小小說的英雄好漢,在鄭州共商小小說發展的大計,培養了新人無數。他,不愧為「小小說教父」!我始終忘不了,就在昨晚在報導處,他特地來看我們,將我緊緊擁抱。他虎腰熊背、胸肌寬厚,臂力有勁,濃眉大眼,魄力過人,粗曠而充滿了安全感和男人味,是能夠迷死中年女性那種男人。我被他擁住都感到他那那種無法抗拒的大男人熱力和魅力,何況女子?一定很受落吧!這一晚,他興奮地幾次跟我們說了明天一早走紅地毯的事,夫妻一定要牽著。我知道這一走,真的非同小可了!什麼都要最好的!把最好的展示,也就是對主辦機構的致敬和回謝啊。……遐想中,好不容易,成為全場大熱、焦點、中心的楊總,此時身旁才空出位置。我們趕緊站在楊總一側,她的美麗夫人也走了過來和我們站在一起合影,梁小萍很快按了好幾張。今天的楊夫人盛裝出席,溫柔的一面與楊總的陽剛相得影彰。
走上紅地毯的一剎那,很多感觸接踵而來!
從事文學創作的快樂和艱辛,更如電光火石,叫我們百感交集。我們欣賞這種走紅地毯的形式,因為不再是由皇族獨霸,不再是王子公主愛情長路的形容和宣揚,不再是電影圈的專利;電影,不是很多改編自文學名著的嗎?在紅地毯那端,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大文豪,像明亮閃爍的星星永遠在天際照耀著我們,我們看到一部部巨著,像高山一樣,是那樣令我們無法平視啊!那紅地毯的另一端,竟是沒有窮盡的……
最後,我說了句「謝謝大家」,講完話,情緒很激動地從講台走下來。
我聽到掌聲。彷彿,剛剛做了一場夢醒來。
2011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