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出來的食物更美味
談到飲食各地區有各地區不同的飲食文化,尤其是原始部落、蠻荒地帶,更為奇特;簡易生食的時期過去後,產生一種叫Earth Oven Cooking的地下土坑熱石燜食法,雖然費工費時,食物卻是香噴噴的令人無法抗拒呢!而在文明世界裡,人們更是不斷的考究如何讓食物變得更加可口美味。
據我所知:很多食物在經過專家的特殊手藝,揉和、拋甩、拉扯…之後就變得更香Q可口,下面要與讀者分享的就是經過拉扯之後的幾種迷人的食物。
百吃不厭的拉麵
在大陸旅行時最喜歡吃的就是拉麵,尤其喜歡看師傅拉麵,覺得不但吃起來香Q有嚼勁,而且是一種有趣的表演呢!拉麵多半用手工,所以師傅的手勁兒和技巧很重要,除了醒麵、揉麵,最大的工夫在拉,將麵糰拉得像跳繩般長長的,然後對摺成U字形,再使力向上甩,有如跳彩帶舞,直到麵繩變細。技巧熟練的師傅,十指從當中插入往兩旁一拉,就剛好是一碗量的麵條呢!如此一下鍋加上蔥花佐料,可想有多香多Q了!
印度拉餅
印度拉餅也叫甩餅,不僅在印度,如今已經風靡了整個東南亞小吃攤,聽說在新加坡已被列入十大異國小吃之一,台灣幾處有名的夜市像基隆、士林也都少不了這一攤。欣賞師傅的精彩表演就是吸引群眾的一大樂事,麵糰在師傅靈巧的手上快速就甩成圓形,只見他兩手交替旋轉,餅皮越來越薄也越大片,然後在平底鍋或大鍋背面鋪下,鍋子的高溫很快就讓餅色透出誘人的金黃,而陣陣的餅香早已令人垂涎,拉甩的功夫也讓餅的口感大不相同呢!
神乎其技的拉茶
印度拉餅一定要配印度拉茶才夠味,咦,茶也能拉嗎?沒錯,它的材料也不過是茶粉、開水和煉乳,重點在師傅的拉泡技藝,你可以看到茶水就在兩只杯子之間反覆的、拉得長長的騰空飛來飛去,一滴也不會滴到地上,果真神乎其技,所以馬來人稱此為「飛茶」。師傅的經驗老到手勁夠、距離越遠拉出來的茶越棒、泡沫也越多,喝起來和一般奶茶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三峽老街拉糖蔥
你相信嗎?糖也能像拉麵一樣的拉扯哦!拉糖蔥是台灣傳統的一門古老技藝,如今專業師傅所剩已無幾人了。在三峽老街卻仍有一家食品店專製糖蔥,在這裡經常可以看到專業師傅表演傳統技藝拉糖蔥。首先是將蔗糖加入麥芽糖煮成糖膏,稍冷卻後用一支圓棍做拉軸,另一端則固定在一支木樁上,將糖膏越拉越長越柔軟,顏色也漸漸由赤糖色變透明再變成乳白色,糖膏便被拉成長長的糖繩,然後灑粉撲在桌上,一段段切成蔥狀,所以叫糖蔥,不但風味佳、入口即化還不沾牙呢!
「拉」出來的食物特別有風味,自然和力道有關,所以要讓食物變得更香Q可口,多下點功夫、用點力絕不會錯,做其他諸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