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一張全家福相片
這是去年收到大哥電郵寄來的舊相片,我幾乎完全沒有這張照片的印象,也不記得當年父親和叔父,如此慎重的帶大家到金城的照像館,拍下這張全家福的相片!如今看來,這是十分珍貴的人生記錄之一。
父親上過幾年學校,之後讓叔父完成大約是高中/師專的學業,而任教於家鄉的小學。金門素有僑鄉之稱,實在是因為島上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於是自然的鄉親一個帶一個下南洋。遠同的爺爺在父親年輕時,就到南洋去了,金門就留兩兄弟相依為命。有時想來家無恆產的他們,要維持家計一定歷經艱難和許多辛酸!遠同知道的事情不多,多年來旅居他鄉,因此也沒有機會聽聞父執輩的歷程。
我沒見過祖母,大概在父親成家前她已過世。遠同也只見過爺爺一次,在上小學前,他從新加坡回來故鄉探親。這些年父親也曾經去過新加坡數次,看看在那兒出生的幾位叔叔/姑姑,大哥也陪同前往。在某些方面,遠同是迷迷糊糊的,不曾細問過家族裡的事情,當然遠同家裡的也只是一般的際遇,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件發生。
那年代的人照相的機會並不多,大家也都很正經的聽照相師的吩咐,照片裡只有在遠同旁邊的四哥抿嘴而笑,如今也是他留在家鄉工作,現在和四嫂盡心照顧上了年紀的父母親。很高興知道近年來家鄉年長者的福利制度堪稱妥善,遠同成長時留有的貧困印象已成昨日記憶!經過這麼多年後照片裡每一位,現在看起來依稀還留有當時的模樣。
由最年幼的妹妹被媽媽(嬸母)抱在膝上的模樣看來,推算那是遠同大約小學三或四年級時照的。照片裡只有我穿著一雙皮鞋,雖然看起來是舊的,因為沒有鞋子擦了鞋油亮光光的視覺。小孩子的時候,鞋子通常都得穿到破了,還補到不能再補,才會換一雙,通常也是過新年的時候。在田裡打赤腳做農事是很平常的事,到今天我覺得打赤腳走在田埂是甜蜜的記憶之一。
唯一沒出現在相片裡的是過幾年後出生的小弟,他是叔父唯一的兒子,目前在台北工作,現在和弟媳育有三位小孩,很勤奮的為自己和小孩的前途打拚。叔父在之後兩三年左右因病過世,遠同曾經寫了一篇懷念他的文章(我心頭的人影-金門日報副刊-100年2月25日)。叔父年紀輕輕就走的消息,也一直沒有跟在新加坡的爺爺說過。
照片裡的每個人都是遠同生命裡的貴人,每一位我也有豐富的題材可以寫文章,來說說親人間感人的故事,這些就看將來的機緣。在這遙遠的地方,遠同常常誠心的祝禱保佑家人身體健康。
人生裡還有什麼比親人之間,互相真心疼惜照顧,不求回報,還來得珍惜可貴的呢?!
稿酬捐贈金門家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