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塞的阿山
阿山,是我在柬埔塞商展上的中文翻譯。
在商展前一天,見了他。腆靦的笑容,謙恭的神情,流利的中文,削瘦的骨架,卻無典型東南亞青年黝黑的膚色。第一眼,就決定用他,推翻了先前與同伴顧慮上的協議-用女性比較方便。
他,21歲。早早就投入就業市場。
問他為什麼不繼續唸書?
這裡的年輕人能唸到大學不多,中學一畢業,爸媽要他幫忙賺錢養家,目前是華語導遊。才入行半年,是新手,老導遊不夠時才會找他幫忙。吳哥窟熱門的景點,觀光朝聖者來自新、馬、泰、越的華人世界,過路金邊,是他的衣食父母。
那不就工作有一搭沒一搭的?我問。
沒辦法囉。他兩手一攤的回答。
父親是第三代華僑,母親是越南人,開了個小咖啡館,賣簡單吃食,平日沒接團時就在咖啡館幫忙。
吃食?譬如說呢?炒飯,炒麵,法式麵包三明治。我好奇的打破沙鍋問到底,問到了答案。
第一天中午,阿山弟弟就送來了阿山媽媽做的炒飯。兩個裝得鼓鼓的保麗龍餐盒,一打開香氣撲鼻。炒飯素雅,蛋、火腿丁、蔥花、玉米粒、少許微甜微鹹的蘿蔔干,米粒顆顆分明,可口合味,不知不覺,餐盒見底。值得一提的是阿山媽媽的越南冰咖啡,正宗香醇,就像旅行河內時喝的一模一樣。
吃完,滿意的用紙巾抹抹嘴角,問阿山該如何付他的午餐費。沒想到,他,依然腆靦的神情,笑容滿面對我道,沒關係這餐就算是他請客,從明天開始算起。
微微一怔。內戰後的柬埔塞,百廢待舉,金邊,一個等待建設、爬起的城市,尚見濃厚的人情味與人心的純樸面。一聽,不好意思,趕緊向他訂購隔日的午餐。順便也把同行其他家廠商熟識的朋友的份,加訂進去,以報首日的免費之恩。
沒想到第二日,朋友之一Sherry吃了這午餐,驚艷不已,加訂了隔日的午餐,同樣的餐點但是要雙份量。我質疑,餐點可雙份,但是越南冰咖啡ㄧ杯即可。她斬釘截鐵的表示,基於前一日午餐美好的經驗,冰咖啡好喝。她們二人要點4份餐點加4份冰咖啡沒錯,吃得過癮,喝得過癮。
這價值美金一塊錢的午餐是:一小袋的酸黃瓜,那是阿山媽媽自已醃製,酸甜適中,開胃可口。配著好吃的法國長麵包三明治,長麵包夾著令人舔指的醬汁烤肉與青翠菜蔬,道地的越南咖啡加冰塊加煉乳, 南國風味的廉價餐點,吃著,吃著,吃得無比的「小確幸」亙生起來。
阿山除了午餐的貢獻,最後一天的早早收攤,共同遊湄公河,阿山發揮導遊長才,向船家說服了以每人美金三塊極低的價碼,雇了條船,暢遊湄公河,飽眼河流兩岸風光。
回來台灣後,忙碌的空隙裡,阿山的臉孔開始在腦海中晃動著。他說,金邊最熱鬧的街道是湄公河沿岸的洋人街,街上櫛次鄰比的露天酒吧,告訴我這是屬於將撲撲展翅要起飛的世界。
在這國度,工資偏低,普遍缺乏的環境裡。處處充滿了機會。顛撲不滅的定律: 充實的能力與掌握住了朝流,即是拿到生存的門票。阿山告訴我,沒事的晚上,他會固定去唸洋文的。因為,在此地最受歡迎的導遊是通華語、柬文、洋文的。
阿山,像一扇窗,讓我在短暫的金邊停留數日,張望著柬埔塞幾許的人文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