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阿娘的俗語話之十四下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家箴。
點閱率:1,824
字型大小:

△「三人扛,四人扶。」──此處的「三」「四」,表示多數,並非實際之數,指富貴人家,前呼後擁、一呼百諾,出外有人扛轎,在家有人服侍,享盡人間榮華富貴。
△「扛轎的喊艱苦,坐轎的也喊艱苦。」──扛轎的扛久了,肩痛腳痠、疲憊不堪;坐轎的坐久了,也是臀疼腰痠、渾身不適,一般人的看法,皆認為前者艱苦、後者舒適,其實不然,以此比喻各行各業,各有其苦。
△「抹壁雙面光。」──土水師傅抹壁,對於室外面,通常粗糙草率、較不講究;而室內面則平整光滑、極其用心。「雙面光」表示內外兼顧,以此比喻待人八面玲瓏、面面俱到。
△「精的出嘴,憨的出力。」──聰明的人,只出一張嘴巴,指使愚蠢的人去做事。其實應該是智者獻策、愚者出力,彼此分工合作。
△「一日徙栽,三日站黃。」──農夫移植秧苗,秧苗為了適應新環境,之後三天必經一段枯萎期。以此勉人對於新的工作不要稍遇挫折,便立即想換,總要歷經一段適應期。以農事譬喻,淺顯易懂、頗為貼切。
△「交官窮,交鬼瘦」──結交達官顯貴,為了巴結逢迎,或被對方詐財,以致日益窮困;此處的鬼,應是「人中之鬼」,也就是心懷鬼胎的人,結交此類朋友,擔心受怕,以致日漸消瘦。
△「細間厝,住會富。」──這句話應有兩層的意義,一是居住小屋,空間狹隘,為求改善環境,常會激起奮發,創造財富,以求取更寬大的住屋。另有一說,這是居小屋者自我安慰的說詞。
△「偷食 肥,做賊 富。」──偷吃時提心吊膽,以致消化不良,如何會肥?偷竊時所獲財物,全是非法所得,遲早被捕入獄,如何致富?皆在勉人正當行事、勿行不義之舉。
△「得人疼,較好在打拚。」──苦幹實幹,備極辛勞,有時反而不如上司寵幸。
△「自己栽一欉,較贏看別人。」──自己種植一棵,可以無窮盡地享用果實,總比眼巴巴地羨慕別人的成果來得踏實。意同「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溜溜鬚鬚,食目睭。」──眼神靈敏的人,常被誇成眼睛會說話,他能藉著敏銳的觀察力,鑑貌辨色、審時度勢,終生受益不盡。
△「洗面洗耳邊,掃地掃壁邊。」──一般人洗臉只洗正面,掃地只掃當面,至於耳邊與壁邊,往往就予忽略。本句在強調做事務必徹頭徹尾、表裡如一,不可敷衍塞責、草草了事。
△「娶某師仔,飼某師傅。」──母親曾言:「娶某忙碌一工,飼某著歸世人」,娶某飼某,一易一難,不言可喻,何以用「師仔、師傅」引喻,正因施工時,簡而易行的交給師仔,難度較高的才交由師傅操作,二者之別在此。
△「怨人大尻川,笑人無腿肚。」──昔日百姓大都寒微,糲食粗餐,因而骨瘦如柴,豈有腿肚;而「大尻川」表示長相福泰,必然是富裕之家,本則意同「笑人窮,怨人富」,嫉妒富人,但又恥笑窮人。
△「父債子還,父業子得。」──古時父親所積欠之債務,即使往生,後代子孫亦當如數清償;父親所遺留的產業,後代子孫亦得以全部繼承,以此比喻理所當然之意。本則似乎沒有提及女性方面,然而今日已非往日的「概括繼承」方式,民法在改採全面「限定繼承」原則之後,「父債子還」已成歷史名詞,而女兒亦有平分遺產之權利。
△「未做衫,先做領;未嫁尪,先生子。」──無論製衣或婚嫁,皆須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切勿操之過急、本末倒置,意同「未學行,先學走」、「未生子,先號名」,都是違反常情事理之行。
△「枵鬼假細膩。」──枵鬼即貪心,細膩即客氣,貪心的人經常表面裝得很斯文,其實內心是貪得無厭、慾壑難填。
△「老的老步定,少年較董 。」──本則乃針對做事而言,年長的老成持重、穩健幹練,年少的經驗不足、輕舉妄動。本則通常出自年長者之口,有倚老賣老之意味。
△「一代娶矮某,三代出矮鼓。」──本句在強調遺傳之力量,是否娶矮生矮、娶高生高,則有待專家斷定。
△「一句話三斤六重。」──本則有二說法:一是比喻不輕易說話,有言少意深之義;另一則表示應諾態度不佳,心不甘願,要說不說的樣子。
△「搬嘴小姑,缺嘴夜壺。」──小姑介於母親與嫂嫂之間,搬口弄舌、加油添醋,以致引發婆媳紛爭,造成家庭失和,而缺嘴夜壺,常使尿液溢出,尿味漫天,二者皆是惹人厭惡。本則不僅押韻,而且有以後者妙喻前者之意味。
△「一人煩惱一樣,無兩人相親像。」──人不分男女老少,亦不論貧富貴賤,皆各有其煩惱,只是不盡相同而已。意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有子是勞,無子是苦。」──所謂「一男一女一枝花,五男二女受拖磨」,為了養兒育女,備極辛勞,然而若是沒有子女,也是憂心忡忡,有子無子,各有其苦。
△「有錢人,乞食性命。」──某些由儉致富的有錢人家,平日節衣縮食、省吃儉用,表面上有如乞丐一般。
△「大工一下指,小工磨半死。」──父親擔任校長時,經常有感而發地說:「面頂講了一句,下腳手仔著做仔欲死」,意同此句,簡言之,發號施令者容易,執行任務者較難,希望上司能多體諒下屬的辛勞與難處。
△「六月六,蟳孔赤嘴目。」──赤嘴即是蚶。農曆六月上旬,蟳會爬出覕孔,而蚶目會露出沙灘表面,此時若要抓蟳捉蚶,可說輕而易舉、手到擒來,前人的經驗,值得一試。
△「六月三項新。」──農曆六月,正是收成的好季節,三項新是指地瓜、芋頭和土豆三項作物,剛「出爐」的特別好吃。
△「大賊劫小賊,小卷劫墨賊。」──前半句有黑吃黑的意味,後半句則有食物鏈的概念,整而言之,即有弱肉強食之意。意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腳手若嚴硬,免驚賺無錢。」──一個人只要好手好腳、肯幹實幹,不怕找不到工作、賺不到錢。本句對於失業者是一大鼓舞。
△「指天指地,呣通指蛇會生蛇花。」──用手指天指地皆無妨,但千萬別去指蛇,因為指了之後,身上的皮膚會長出跟蛇皮一樣的斑紋,在我兒時,母親特別叮嚀,何以有此傳說俗語,不知典故何在?
△「大路呣行行彎嶺,好人呣做做歹子。」──前後二句,應屬一義,光明正大的康莊大道不走,偏走迂迴曲折的山路,暗指堂堂正正的好人不做,偏要做一個令人唾棄的歹子。前句為後句鋪敘,二者關係密切。
△「嘴唇一粒珠,三暝呣認輸。」──前半句形容口齒伶俐之人,由於伶牙俐齒、辯才無礙,足以反黑為白,講了三天三夜,仍不服輸。
△「有寒著有熱,有艱苦著有快活。」──寒暑易節,極為正常,同樣地,人生也是有苦有樂,勉人「艱苦不是永久,苦盡必會甘來」,就如一年四季,循環不息。
△「天無照甲子,人無照倫理。」──爬山期間,談及某事,張延熙同學口出此諺,表示上天未依四時運行,人亦不照倫理行事,其結果便是天候異常、天下大亂,每在天理不彰、世衰道微之時,常會發此浩嘆!
△「人是親情,錢是性命。」──再親的人也只不過是親戚,至於金錢,則如生命般的可貴,表示親戚友情不如金錢重要,真是「人情似紙張張薄」,難怪有人說:「一錢。二阿爸。」
△「關門著閂,講話著看。」──關門之後,要隨手上閂,以防宵小入侵;話一出口,便難收回,務必三思,以免傷人。
△「第一門風,第二祖公。」門風是指門第聲望,祖公是指出身背景。昔日的擇偶條件,首重目前的形象風評,再觀過去的家世淵源,第三之後並未提及,大概是因人而異或較為次要。
△「臭頭琉璃燈,行到廈門水仙宮(間),廈門老闆講汝無路用。」──雖僅三句,但有押韻,兩岸分隔之前,金廈往來頻繁,至於典故,難以考證。是否臭頭無髮,形似琉璃燈,走到廈門的女人間,想要滿足性慾,由於臭頭又無錢,既無人才又無錢財,最後被老闆嫌棄,這是母親的推測,不知是否有誤?
△「一世人  ,一世人欠缺。」──金門話的「 」,是指偷竊、手腳不乾淨。一生做小偷的人,到最後還是一無所有,不得善終。勉人切勿行竊。
△「抱子半暝,飼子半飽。」──半夜該是人人熟睡的時段,吃飯也該是滿足口欲的時刻,然而育嬰階段的母親,半夜尚在抱著哭鬧的嬰兒,不得安眠;為了餵飽小孩,自己也不得飽餐一頓。見到這則俗語,誰能不感恩?
△「枵呻飽呻,食飽叫艱難。」──餓也呻吟,飽也呻吟,飢火中燒時,的確痛苦難耐,真正吃飽後,也說懶得動彈。比喻懶人的推拖之詞,總是事事找理由,處處有藉口。
△「多蝨 癢,多債 想。」──昔日較少沐浴更衣,頭髮身上容易長蝨,若是全身長滿蝨子,由於不知從何抓癢,以致麻木不癢;同樣地,借債過多,無從還起,也就不會去想。
台金兩地,皆屬閩南語系,俗語大抵相同,然而,在與我同輩的台灣好友,幾乎乏人使用,更別說年輕的一代,因此,這一筆珍貴的文化資產,遲早消失得無影無蹤,著實令人憂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