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烽火歲月一僧侶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2,489
字型大小:

周(水艸世)萍,他的頭髮已理光,決定出家當和尚,慈航普渡在金門,南無第一威德成就眾事大功德。
靈濟寺,舊稱觀音亭,道行高超的和尚會念經;生於民國十三年、阿彌陀佛聖誕日的周(水艸世)萍,今生與佛有緣、此生注定吃佛飯。
家中有豪宅,田產的面積、少說亦有數百畝,周(水艸世)萍改了出生的年份,身分證上登記民國二十年,而十月十七出生日期則沒變,時不我予改了年。只因時代變遷去從軍,他日返鄉、怕共產黨清算,而冒用大妹的年齡;當路上遇警察,核對身分證做盤查,安全過關、未被識破與刁難。
周(水艸世)萍,出生江蘇南通的佛教家庭,延續了他一生為佛效命,替眾生指點迷津。其父為商會會長,家中經營鐵工廠,從小家教嚴謹,作息正常、生活規律,跟隨祖母身邊,勤跑寺廟去幫忙,爾後與佛有緣,竟有剃度出家的打算。
寒風冷冽在心懷,嘴巴張開煙出來,颯颯冷風,擋不住祥龍降臨人間的喜訊、滿街滿道的人潮來往穿梭,在擦身而過的同時,搓搓手、一句好冷即道盡這寒冬的酷冷。
我們將車停於浯江北堤路的停車場,步行到街上,天空很陰暗、紛飛細雨飄臉龐,順著東門菜市場,縮著頸子迎著風;凜冽冷風吹臉龐,飢腸轆轆在傍晚,一枝獨秀的小吃攤,總有人捧場。肉燥乾麵是招牌,祖傳偏方世世代代永留傳;現炸蚵嗲更是大爆滿,人龍互取暖;古早味的蘿蔔糕,以木柴取火、大鍋油炸,再以人工剪成塊,沾上特製的醬料;手工蛋捲也吃香,一捲一捲擺盤上,酥酥脆脆好口感;獨一無二的廣東粥,一樣價格,容量加大,比他家多了兩塊土魠魚,飽足了胃,要買趁早,太晚得排隊,老闆有原則。
民以食為天,路過家喻戶曉的商家,大街的邊間,古色古香的二落大厝在眼前,它,即是我要造訪寺廟主人的方向。拜拜是心靈的寄託,初一、十五吃素齋,善男信女到廟來,跪拜求平安、吃齋保健康。走過市場,古寺就在它們的旁邊,雙手合十、雙腳踏入,佛祖在上,我將來訪。
彌勒佛安位在廟前方,有容乃大,笑口常開;十八羅漢,分列於廟宇的左右兩側;觀音佛祖是主神,慈悲為懷護眾生。眼光繞一圈,香煙裊裊燻黑了牆沿,昏暗的燈光,更顯莊嚴肅穆與神秘感;步履游移廟裡面,聽見了切菜的聲響,兩位志工媽媽、手擁銳利的刀鋒,芋頭、馬鈴薯、高麗菜,一一切成塊,清洗乾淨裝成袋,善男信女明日要吃齋,今晚趕工,讓明朝功德圓滿。
道明來意後,得知惟德長老剛出門,歷史能否留存,端看有緣無緣。等待片刻、未見蹤影,志工媽媽告訴我,觀音佛祖很靈驗,她將焚香告訴祂,請師父快回來,有人在等待,要將他的歷史留下來。
我佇足在廟裡頭,眼觀四方、耳聽八方,老遠看到一個頭頂光亮,身穿僧衣的出家人、從街上走過來,與他未曾謀面,觀其年歲、約莫八十餘,確定他是我今日造訪的對象。
四目交接,同時點頭,他慈祥地說,讓妳久等了,而後擦著汗水。天氣冷颼颼,我的手腳冰冷,身子直打哆嗦,他卻汗水直流,可見他血液循環良好、健康勢必沒煩惱。
溫和有禮態度佳,二話不說答應我寫他,隨即取出層層疊疊的資料,有條不紊地介紹。來之前,我只知道他出家,不知惟德長老就是他,遇到了高人、我壓力大,告知撰稿完成,請他過目再定稿。
「妳寫就好,不必給我看,每個人的筆調不一樣。」惟德長老信任地將一疊文件交到我手上;這些珍藏多年的資料,我如獲至寶,言明一星期後歸還;他則謙和地說不急,讓我慢慢地看。初次見面,竟有如此的禮遇,我抬頭,感謝觀世音佛祖的保佑……
惟德長老,十歲離家到上海,去到廟裡頭,與佛有緣,剃度出家當起小和尚,地點「準提庵」,讀四書、唸五經、修早課與晚課,還要吹嗩吶。準提庵學規矩,南通小學讀書與識字,階段學習後,到了海慧寺,跟隨慧開老和尚,老師父給了他良好的學習環境,再造之恩,令他至今難忘。
惟德長老而後到常州天寧寺佛學院就讀,抗戰勝利回上海的興慈中學,再轉交大附中,然後直上交通大學鐵道學院就讀。剃度一時、出家一世,清淨與慈悲、惟德長老不後悔;而出家與讀書,兩者不衝突,民國三十五年,惟德長老已是交大的學生,寺廟提供的零用錢不夠用,他跑新聞、當記者,兼差賺外快。
民國三十八年,惟德長老的頭頂已烙下十二道戒疤;局勢大亂,到處都被共產黨佔領,平靜的叢林已變了樣、有缽到處不得餐,縱然他虔心向佛、亦難逃生死關頭。此時,國軍二○七師正在招兵,他決定還俗從戎、加入青年軍,暫住抗日名將謝將軍的四行倉庫內,睡地板、鋪稻草,三人共蓋一條毛毯來取暖。復而於同年五月跟隨部隊來台灣、駐紮在基隆,編入三三九師一零一五團,未滿三個月,即轉駐淡水,負責八里與基隆之海防任務。
民國四十三年,部隊移防金門,惟德長老駐紮在安岐沙灘的指揮堡,期間並歷經幾次砲戰,彈落如雨、砲聲四起,他安全地逃過每一個關卡,感謝佛祖賜平安。
因緣聚會,惟德長老熟識太武山海印寺的式建法師,那時,法師已年老,囑咐他說、一旦他往生之後、要他上山張羅一切;民國五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式建法師圓寂,屬戒嚴軍管時期,因手續太煩雜,惟德長老只好在台北等候消息。
九三砲戰後,金門防衛部有鑑於太武山、歷史悠久的海印寺,需要一位懂得佛教禮儀、知書達禮、道行高超的出家人來住寺,於是,緊急從服務於苗栗基地二○二團二營四連的周(水艸世)萍、將他函調至海印寺;幾經波折,經長官及各界協助,周(水艸世)萍於民國五十二年六月奉准退役、卸下戎裝,再穿僧衣當和尚。
民國五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故總統 蔣公蒞臨海印寺,惟德長老親自接待,以家鄉話與其對談,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出家人以廟為家、護廟心切,也在此刻,惟德長老向蔣公建言,金城有間靈濟古寺,被軍方佔用,希望軍方能歸還,以便重新整修;就在蔣公走後不久,軍方從善如流,還地於民,將廟宇歸還。除此之外,軍隊亦陸續搬離其他廟宇、祠堂與古厝。
靈濟古寺土地多年未繳稅,惟德長老得知後,一次補繳,同時與地主洽談價購問題;當談妥、並順利拿到土地權狀後,惟德長老立即將所有權人變更為靈濟寺;舊稱觀音亭的靈濟寺,惟德長老費盡心思、先後整修四次;當廟宇修復完成,惟德長老便落腳在寺中,每日念佛念觀音,講經弘法,信眾日益增多,入廟與否,主隨客便,他不強求。
走了父親、來了兒子,當蔣經國先生蒞金巡視時,一樣攀登金門最高峰,來到香火鼎盛的海印寺,一眼認出曾經在上海一起打老虎的惟德長老,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而人海茫茫、尋覓人才不易,他是最佳的人選、亦是很好的搭檔,但惟德長老安貧樂道,沒有改行從政的打算。
民國五十三年退伍時,惟德長老領了軍方發給他的一張三千三百六十元的退役金支付憑證,當某日閱讀金門日報,得知三位家境清寒的中學生,面臨無法讀書的窘境,出家人慈悲為懷,立即全數捐出,分別贈與每一位學生一千一百二十元,助他們度過難關,其善行義舉、一時傳為佳話,亦令人讚嘆。
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五日,先總統 蔣公逝世,惟德長老在佛殿堂前,合什禮佛、默默垂淚,為總統 蔣公的逝世、悲傷哀悼;每憶及昔日的情景,不禁悲從中來,淚灑靈堂。
民國七十二年春節,熱心公益的惟德長老以信眾捐獻的香油錢、取出三萬元,捐予金城民眾服務分社,為社會盡一己之力,以達到拋磚引玉,縣委會特頒感謝狀。
民國七十六年元月十六日,時任中華民國梅花推廣協會副主任委員的蔣緯國將軍、率領梅花團抵金,贈送金門防衛司令部五百株梅花,防區在太武山開闢一處梅園,黨政軍首長各植一株梅花做紀念,蔣緯國將軍並在岩壁親題「梅園」兩字,並同時蒞臨靈濟古寺,與蔣家交情匪淺的惟德長老相見歡,親切地垂詢寺務、話家常,並合影留紀念。
民國七十八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震驚海內外,起因於當年四月起、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發起民主自由的選舉與反貪的示威,長達兩個月的抗爭,造成中國人民解放軍與民眾爆發流血衝突,那時適逢惟德長老返鄉,親睹殺戮戰場,膽顫心驚無睡眠,用鏡頭紀錄這一殘酷的史實;安然返金後,披露詳情於金門日報,題目命名為〈我從天安門回來〉。讀者含淚看文章,不忍同胞來受傷,閱畢,莫不掬一把同情之淚。
早在民國四十三年五月,惟德長老提筆上陣,書寫基隆海港燈塔的處女作刊登於《中央副刊》;爾後作品接二連三,台金兩地都有他的創作,數本剪貼簿是他多年來、嘔心瀝血的結晶,新詩、散文他都行,可與弘一大師相媲美。
民國八十六年至九十八年間,惟德長老相繼出版《彩盒集》、《福祿壽喜財神合成圖》與《佛天賜福設計圖》等書,兩岸均有著作權登記。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三十一日,金門舉行清明節超薦法會祈祝地方平安,由惟德長老與性海法師共同主法;表達追思與懷念,為往生者送經與超薦,祈願逝者安息、生者安心,更祈祝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民國九十八年八月六日,金門地區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於體育場舉行,惟德長老共襄參與,替兩岸和平及人民消災祈福,場面溫馨。復於同年九月二十六日,參與在金門舉行的「生命關懷與構建和諧社會」座談會,共有兩岸三地佛教界法師與專家學者和金門信眾齊聚一?堂,由性海法師主持,惟德長老亦親歷會場交流,同霑法喜。此次座談,主要重視及提升臨終關懷與助念的風氣。
民國九十九年元月二十日,金門縣金沙民眾公墓祭祀廳暨零星工程動土典禮,由金門縣長李沃士主持,在動土典禮前,靈濟寺的惟德長老帶著金門佛教會的蓮友們進行灑淨的儀式。公墓是人生最終畫下句點的地方,儘管不捨親人遠走,送往生者一程,哀戚場面接二連三,他們從此長眠;生者宏揚慎終追遠的美德,每年掃墓於清明,陰陽相見在墓園,公墓公園化,增添柔和的景象。
建國百年,宗教界舉行「宗教百年、祝福年年」紀念活動,信眾不畏天寒地凍,踴躍參加獻燈祈福,惟德法師和性海法師與永勤法師引領誦經及佛前獻燈。慶祝建國一百年,普天同慶,為國祈福、為民許願,鐘鼓齊鳴於光明的力量。
惟德長老遠在對岸的弟妹都是大學專科教授,人雖分隔兩岸,手足之情沒有變,惟德長老常回鄉探望。而他常年居住金門,和這座歷經戰火蹂躪的島嶼,有著濃郁的情感,善男信女來到廟宇,與他都熟悉。
人生在世需要修持與公德,惟德長老身處清淨佛門,一心弘揚佛法,祈求善男信女都健康,信眾平安順利即是福。而祥龍獻瑞,追求和平有決心,消災解困度眾生,惟德長老勸人尊重生命、和諧共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