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感覺很幸福──二姐的自述

發布日期:
作者: 李敏宏。
點閱率:768
字型大小:

6.自開工廠、身兼三職
民國50至80年間,「絨布」很流行,因為「絨布」比「呢布」耐用。「絨布」洗了,雖然亮度較差,但是耐洗,現在則是「夕陽工業」,因為被「牛仔布」打敗了。「絨布」的製程是這樣的:「棉紗」製成「線」,「線」織成「布」,「布」加工成「絨布」,「絨布」再經染色、打光,才是最後的成品。嘉明的專長就是「絨布加工」。
嘉明從香港、菲律賓受聘回國後,受雇於他二哥的紡織工廠,做了3年左右,才決定自己開「絨布加工廠」。起先只有20萬台幣,兩台機器還是租的。後來生意愈來愈好,就增購機器,經營十年結束時,已擴展成10台機器,員工有10多人。早期,四舅的兒子曾來工廠上班一個多月,卻發生意外,手臂被機器切傷,必須用頭皮去補手臂的皮,幸好有勞保給付醫藥費,我也給他2萬元的撫慰金。
我其實不喜歡在工廠工作,只為了幫助先生,能賺錢就賺,很能吃苦。在工廠裡,操作機器很危險,要很小心。噪音大,我因此有耳鳴。溫度又熱,以前沒有空調,只有大風扇及天花板上的吊扇。工人是按件(完成的布碼) 計酬的,這樣他們工作才有效率。
先生負責技術部分,我則身兼三職:會計、品管人員、技術人員。也負責審核進出布匹的數量,譬如:從上游工廠收進來的布匹有1千碼,加工成絨布後,也至少要有1千碼; 要交給下游工廠的布匹,得算清楚,通常都會多幾碼,萬一有故障,就有備份可以補充。結束工廠時,竟剩餘了好幾千碼的布。每逢月底,要發給員工薪水,要向上游廠商報工資時,常常要熬夜算帳,要算得很清楚。這才體悟到,用腦的人也很辛苦。
自己開工廠十年,生意很好,才有錢買了一間透天的店面屋(2層樓加地下室) ,也有錢供應老二曉萍到美國唸書。因為「絨布加工」在台灣已走下坡,我們就結束了工廠。其中的5台機器賣給泰國的工廠約50萬,嘉明且去幫忙設廠,工作了2年多。我曾去泰國探望嘉明2次,各一個月左右,孩子們則留在台灣上學。嘉明曾想到大陸投資,卻損失了兩個50萬: 一是5台機器(價值50萬) 賣給中國大陸廣州的工廠,卻只拿到一張空頭支票;另外的50萬投資了大陸的一間水上餐廳,沒有一點下文。
先生從泰國回來後,替保險公司的經理開車2年左右,曾是工廠老闆的身分變成司機,心裡有點不適應,卻也表現了「能屈能伸」的性格。後來又到「潤泰紡織廠」合作了3年多,我也跟著到「潤泰」上班。
7.再育一子、重視親情
早先,從菲律賓回國後,婆婆鼓勵我再生一個,因為嘉明的大哥有四個孩子,二哥有三個孩子,我們只有兩個孩子,於是距離生完老二9年後,我生了老三。記得生產前,痛了一天多,羊水破了,剖腹生產的。40天後去做產後檢查,醫生說,我的腹內有一顆腫瘤,已增大了,必須動手術割除,我當時心裡很不悅,問醫生為何不在我剖腹生產時,順便割除?為何我還得再挨一次開刀?醫生解釋當初麻醉藥的關係,沒法同時處理,使我對那位醫生的醫德打了折扣。我那時才30幾歲,孩子還小,很怕死,擔心手術不好而死亡,現在則不會了。在台北榮總做腫瘤割除手術,住院一個多禮拜,把剛滿月的老三放在中和市南勢角二哥的家,請爸媽,二嫂及住附近的大妹幫忙照顧。
年輕時,我看了很多小說,迄今一直保持看書報的習慣。家裡訂有報紙,兒女買的新書,都會留給我看。似乎因此看了很多人生百態,碰到困境時,知道用什麼方法應對。當初要嫁給嘉明時,有一種不穩的感覺。嘉明在婚前很愛玩,他的妹妹曾跟我說,他的哥哥結婚後,改了很多壞習慣。我跟嘉明結婚後,動手吵架只有兩次。
個性上,我比較會忍,不會馬上衝動。人家說,我有一點兒智慧,人際關係不錯,住過很多地方,跟鄰居很好相處,不跟人家吵架,不深交,也不跟人家搞小圈圈。搬家時,跟鄰居留個電話,離開後就沒再聯絡。相對的,嘉明喜歡講話,跟陌生人認識沒多久,就會談過去的事,我不喜歡這樣,有時說他是「人來瘋」,有時笑他「好漢不提當年勇」。嘉明也喜歡說調皮話,我常常一笑置之,不理會他。
過年時,嘉明會陪我回娘家,其他時間,嘉明認為只須我一人回娘家,他不必陪。我跟兄弟姊妹常常保持聯絡。媽媽早爸爸過世20年左右,爸爸於民國98年底過世前,與二哥一家人住在中和市,我每個月一定從中壢去探望爸爸,都會帶些爸爸喜歡吃的食物,譬如魚。我跟公婆、媳婦也處得很好,把公婆當作自己的父母,把媳婦當作自己的女兒。
8.兒女有成、三代同堂
我的兩個成年兒子,規規矩矩,比較像我。民國84年,大兒子德瑋結婚,民國88年,媳婦生了女兒,我就不上班了,開始幫忙帶孫女。我喜歡跟下一代住在一起,現在跟大兒子一家人同住在桃園縣楊梅鎮,一棟山坡上的花園洋房,兩個孫女就讀國小五年級及一年級。嘉明喜歡住在這裡,有庭園,他負責剪樹,我則除草種花。但是,嘉明看不慣我把下一代的家事全包了,洗衣、作飯、打掃等等,我則把家事當作運動。兒子、媳婦都在上班,我很樂意幫他們的忙。大兒子每個月給我1萬5千元,供我買菜及付水電費等。大兒子、媳婦篤信基督教,頭幾年,曾鼓勵我信基督教,我仍然信我的佛教,不受他們影響。兒子、媳婦不吃拜過祖先的飯菜,我就另外準備沒拜的食物給他們吃。大兒子在大學時,就想念「神學院」,我勸他以後再說。如今,他工作10餘年後,終於去唸「神學院」了,將來要成為牧師,大媳婦的爸爸生前也是牧師。
老二是女兒曉萍,已出嫁,生了兩個女兒,住在台北市。她比較細膩,會觀察,也很孝順。我和嘉明的生日、農曆春節、父親節、母親節的時候,都會包紅包給我們,每次約二、三萬台幣。她常常感念我們,當年她留學兩年,花了我們2百多萬;結婚時,我們也給她2百多萬幫忙買房子。女兒曉萍本來是學會計的,畢業於醒吾商專,上班一、二年後,對會計沒有什麼興趣,正好大弟回國提及唸電腦不錯,曉萍對電腦也有興趣。大弟住在美國的伊利諾州,就幫忙介紹申請附近的州立大學,我們也必較放心。那時候,家裡開工廠很賺錢,就供應她出國唸書。她到北伊利諾州立大學插班,2年就得了學士學位,本想繼續念碩士,因為當時的男友 (現在的先生) 已拿到碩士學位,要返台就業,她就回國了。
老三是么兒德胤,大學畢業,上過班,現在轉業中,交了一位女朋友。我希望將來老三娶的媳婦信佛教,至少願意點香祭拜祖先。他一個人住在我們中壢的舊家,我每週從楊梅到中壢買一次菜,先生當司機。每週一、三、五的傍晚,亦由先生開車,一起送飯菜給么兒德胤。
9.喜歡旅行、退休生活
我喜愛旅行,一年至少安排一次。先生退休前不能跟我出遊,我會邀親戚或好友結伴同行,大都看報紙上旅行社登的廣告,參加的旅行社只有2家:雄獅旅行社或中國旅行社。迄今,已玩了10多個國家。最早的一次出國旅行是帶讀國中的老三德胤去日本,因為德胤不像他的兄姐小時候曾住過國外,所以特別帶他出去玩,感覺日本是一個非常乾淨的國家。參加美國、加拿大地區的旅遊團9天,與爸爸及大妹同行。對加拿大的「布查花園」及「夢思湖」上的冰山難以忘懷。旅遊結束後,順便到美國喬治亞州的大哥家住一週,再到芝加哥市郊的大弟家住一週左右;曾跟大弟陪爸爸參加星加坡4天的旅行團,順便抽空拜訪旅居星加坡的大舅父母及二舅父母;去過歐洲3國 (義大利、瑞士、法國) 10天,難忘義大利羅馬雄偉壯觀的圓柱、教堂、壁畫及威尼斯的水都風光;澳洲玩1週;越南玩4天。到大陸玩5趟,九寨溝的山水最漂亮。三峽水利工程做到一半時,老大德瑋帶我去觀光。到過雲南的麗江、昆明的石林、鐘乳石,大理的古蹟、雪山,還有一個沒被文明汙染、風景很美的「香格里拉」。與先生去北京,親自登臨小時候讀到的萬里長城、紫禁城等等,覺得很感動!上海也去過了。
民國90年起,先生也從工廠退休了。因為閒不下來,不久,先生在中壢市,自己的店面開藝品店。店裡也讓一位女士設兩個珠寶專櫃,只收水電費。後來生意不好,沒有收她的水電費,先生不在店裡時,就請她幫忙看顧。中壢的客家人多,珠寶藝品店的生意不好做,可能跟客家人比較節儉有關。4年多的藝品店經營,少了房租的收入,剩下的藝品,折價賣回給批發商,算起來損失了五、六十萬。後來,店面租給一家西餐廳,該西餐廳花了一百多萬裝潢,因故要歇業。嘉明又動了心,用六十萬頂了西餐廳,經營不到一年,廚師辭職了,就難以繼續營業,把店關了。西餐廳營業之初有賺錢,後來賠錢,大致扯平,但是卻忙碌了一場。剩下的很多冷凍食品或調味品,分送給親友。年輕時,賺錢容易,退休後,先生因興趣而經營上述的兩種店業,反而賠錢或沒賺。現在店面又租給人了,每月有租金的收入。
小時候易流鼻血,現在的孫女也是。自覺是體質熱、火氣大的人,容易便秘,所以平時煮食清淡,更喜歡蔬菜水果,少吃油炸的東西。先生則喜歡肉類,他若想吃薑母鴨、餡餅、牛排等,叫他自己去買。我現在不喜歡到餐廳吃飯,覺得餐廳的菜大都油膩又貴,餐廳3千塊的菜,自己買來做頂多花1千塊。尤其是自助餐,因為我食量小,有時就讓先生一個人帶孩子們去吃自助餐。我很節儉,會買時鮮便宜又好的蔬果。很少有廚餘倒掉,除非不小心食物壞了,如果有剩菜剩飯,會隔餐吃掉。嘉明喜歡釣魚,天氣好的話,就開車去釣魚場釣魚,中飯留在那兒吃。以前常把釣到的魚買回家,現在比較少帶魚回家。
我喜歡在下午泡一杯咖啡,晚飯後泡一杯綠茶。家裡備有三種咖啡:一種要過濾煮的;一種是雀巢牌的罐裝咖啡;一種是「三合一」的包裝。我把相片整理得很有系統,按年份來排,每一頁有5格裝相片,留一格寫說明。現在帶數位相機出去遊玩拍照,一定會選幾張好照片沖洗出來,放在相簿裡。我不迷名牌皮包,即使到義大利玩,同行的人買了四個皮包,我一個也不買。我等百貨公司折價時,才會在百貨公司買衣服。有一種台灣製的皮鞋非常好穿,我每年會添購一雙新的,爬山時很好穿。運動布鞋則接收女兒淘汰的,自己不用花錢買。
10. 身心輕安、感覺幸福
我在中壢的家庭醫生也是金門人,是我小學老師的外甥。黃醫師看病很親切仔細,給藥精準,生意很好。他給我「大哥大」的號碼,隨時可以打電話找他,我們全家人都在那兒看病。我沒有什麼大毛病,眼力不錯,有近視,沒有老花。牙齒也不錯,只有兩顆做假牙套。其他一些小毛病,譬如:鼻子過敏、肩膀僵硬、頭有時有點痛、有一點高血壓、要留意肝脂肪。53歲以後,因為退休不上班,只做家事,缺乏勞動,體重一年增加1公斤。現在吃飽飯後,喜歡出去散步,跟熟友聊聊天,不隨便跟人談天,怕「東家長、西家短」地傳來傳去。
我的人生哲學是「不要求太多」。40幾年的婚姻路上,先生雖然出了一些緋聞,我每次均運用智慧,把他拉回正軌;大兒子及媳婦雖與我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我們彼此尊重與包容,才能和諧相處,三代同堂。先生的最大優點是「工作勤勞」,我要特別感恩他! 因為他的專長與勤奮,得以到國外住了3個地方(香港、菲律賓、泰國),共11年左右,增長了很多見識。我生了兩個兒子及一個女兒,對長輩有了交代。兒女學業、事業有成,我的責任已盡到。「事業成功、家庭和諧、身心安康」使我充滿了幸福感。現在的我也學會開口讚美先生,時常對他說:「我的幸福,就是你帶給我的! 」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