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重回浦邊的懷抱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家箴。
點閱率:1,003
字型大小:

浦邊是一個民風淳樸、人情濃厚的村落,也是我離鄉三十餘年日思夜想、魂牽夢縈的地方。
民國九十八年暑假,小女邀我陪同與她同學方瑜君老師一起返金旅遊,由於小女距離前次返金已有十二年之久,而方老師未曾到過金門,一位記憶不深,一位充滿新奇,我便毫不猶豫地立即應允,雖然首次擔任「導遊」,本應手忙腳亂,但對我而言,只要稍作功課、略作規劃,隨即駕輕就熟、得心應手。
以往返金,不是住大妹麗鳳家,就是住二妹美玉家,唯獨這次,正巧浦邊金鍛表哥新廈落成,加上表哥盛情難卻,我們三人便豪不客氣地住進新屋,才讓我有機會重回「母親」懷抱的感覺,這也是我離開浦邊三十七年後首次住進浦邊。記得民國六十一年,我們舉家從浦邊遷居金城新莊,還是母親租用下塘頭綽號「臭屁」的三輪車,一車一車地跟隨著載到金城,真是辛苦母親了!也因此搬離了我兒時成長的地方。
就在返金的當晚,幾位表兄弟招待母親與我們三人用餐,道地的家鄉口味,一盤盤地端了上來,我也忍不住多吃幾口,滿足了我久未嚐到的家鄉味,這些表兄弟跟我一起成長,都是兒時的玩伴,親如家人,讓我有回家的溫暖。
翌日清晨,天剛破曉,趁著她們還在熟睡,我便立即起身,靜謐的鄉村,只聞鳥鳴蟲叫,帶著相機,沿著池畔,見到兒時打水漂、撈蝌蚪的地方,此時,海風徐徐吹撫,感覺特別舒暢,駐足在「鹽區」大池旁,這正是父親教我泅水的地方。遠眺外海與鄰村劉澳,山光水色、如詩如畫,這是兒時得天獨厚、天天欣賞的美景。來到何氏家廟,這是我國小低年級的校舍,現在已是煥然一新,附近的大洋樓,則是我中高年級的校舍,洋樓內蔓草叢生、樹木穿牆,屋瓦盡落,頹圮欲墜,實在不忍卒睹!想起從前溫馨校園、琅琅書聲的場景,如今人去樓空、景物不再,令我感慨萬千,不禁潸然淚下!兒時保護我們的兩座防空洞也已不知去向、了無蹤跡。
正當沉思感傷之際,不知不覺地來到兒時的住家,見到世振兄正在洗車,還有幾位早起的老鄰居,「好久不見,什麼時候回來?現在住在那裡?要回來多久?」親切的問候、道地的金門腔,讓我倍感溫馨,他們的口氣已經把我認定浦邊是我「永遠的家」,讓我感動不已!年輕的朋友,對我莫名地看,「笑問客從何處來?」年輕的狗兒,對我不懷好意,吠叫著「你是何方神聖?」一邊與鄉親閒話家常,我的視線始終離不開我那兒時的住家,忍不住又是一番拍照,回想周邊的門口埕,都是我每天活動的空間,一幕幕甜蜜的回憶瞬間湧出,真盼時光能夠倒流!
走到村外相思林下,一股莫名的相思油然而生,老樹似乎展開雙臂歡迎我回來,老草也對著我微笑,這片樹林,是我兒時的「避暑勝地」,幾位好友在此一起玩石子、捕鳴蟬。高一暑假,我已是自衛隊預備隊的一員,曾在林下接受民防訓練,附近的一個壕坑,是我防守的據點,所謂「觸景生情」,一點不假,我已深深感受。
經過「大路頂」,來到蓮法宮口,想起農曆的九月廿五,做醮熱鬧的場面,一連三天的布袋戲,立即浮現心頭;宮後的大洋樓,曾是我們自衛隊演習住宿的地方,席地而睡,為了保土保鄉保家園。
走進兒時的商店街,印象最深的是泰山叔的油食粿(油條)和炸炸粿,香酥可口,人吃人誇;份叔公仔的雜貨店,位處中心,生意最好;坤燦叔的店仔,專賣下垓仔一帶;彩英姨的店仔,則做頂半村的生意;還有盧也開的菜館,獨一無二,高朋滿座;如今商店有的倒塌,有的關閉,只剩兩家勉強支撐,昔日繁華不再,徒留一片冷清,想起從前,怎不令人唏噓!
浦邊還有周氏家廟,廟旁是周永火家,洋樓的二樓今已拆除,幼時曾經住過一段時日,如今還有一絲記憶;隔了步幾步,即是贊生家,「猜姑婆仔」(今已往生)是母親的摯友,每在過年過節,做粿磨米,全在她家一貫作業,八二三砲戰當天,母親正在做菱形糕仔,聞見猛烈砲聲,就從姑婆家直奔回家。
浦邊三大姓鼎立,若依人數排序,應是「何、周、趙」,母親卻說「趙、何、周」,是否先來後到,或是古今有別,不得而知。走到趙氏宗族住區,恩師趙維昆是我小學四、五、六年級的導師,本村陳燕、克強、應松、振耀、老泉與鄰村佳德、翠梧、立德同學,皆授業門下,諄諄教誨,言猶在耳,維文家的水井及側門外的趙家公井,我不知挑過多少水?飲水思源,點滴在心,浦邊對我的培育之恩,就如母親的雙手。
最後來到浦邊與劉澳之間,也是兒時住家的右後方,池塘星羅棋布、池池相連,這裡是父親早年的」垂釣魚蝦場」,是母親與妹妹的「洗衣處」,也是我的「游泳池」,處處都有我們的身影足跡。
浦邊村民以務農為主、下海鏟蠔為輔,安身立命,勤儉維生,全村百戶人家,親如家人,敦親睦鄰、守望相助,就像一個「大家庭」,平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每在收成季節,互贈蔬果、互通有無;每有困難境遇,也會伸出援手、解衣推食,是一個值得愛的村莊。
浦邊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伴我成長,情深意厚,浦邊的每一寸土地,兒時不知踏過多少遍?每一條道路,不知走過多少回?每一口水井,也不知喝下多少水?回到浦邊,土是香的、水是甜的、人是親的,就連空氣,也特別清新,這份恩情,永遠無法割捨,時至今日,我仍以「浦邊人」自居,以「浦邊人」為榮。
四天三夜的行程,倏忽而過,借用二妹的兩輛機車帶著她們遊遍全島,對於浦邊,還是依依不捨,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重回浦邊的懷抱」?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