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與我──為與金門結緣五十年而作(上)
壹:緣起
民國四十九年四月初的一個清晨,有一個「死老百姓」塔上了飛往金門的空軍運輸機,同機的乘客中有一位特殊人物──名伶馬麗珠女士,另外一位特殊人物,便是在下我,因為在乘客名單上,我名叫「劉安祺」─當時金門防衛司令部上將司令官,好在這架飛機平安飛抵金門,否則如果發生意外或失事,新聞便大條了,司令官「劉安祺」在乘客名單中,而我則成了枉死鬼,因為乘客中沒有我李某某,冤哉!何以如此,請耐心聽我慢慢道來:
話說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傍晚,中共突然砲轟金門,彈如傾盆大雨,落彈之密集,前所未有。由於事出突然,我軍民同胞傷亡慘重,還包括了在太武山頂的三位中將副司令官。消息震驚中外。海內外主要媒體均派員前往採訪報導。此後每天的報紙及電台,都以金門砲戰相關新聞為主,那時的我,雖是一個無理想,無抱負的嬉皮青年,在新聞不斷的影響下;有了一點沸騰的熱血,進而產生了些微「投筆從戎」的衝動。但轉念一想:你一個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雖說你的大名是「文武雙全」,其實是馬尾巴拴豆腐──不堪一提。再說:過一年便大學畢業了,到時再說吧。此後戰爭漸漸平靜,「從戎」之事也就慢慢淡忘了。
到了民國四十八年夏天,台大已由我玩了四年,混到了一紙文憑,這時男同學都去服兵役,當預備軍官去了,而我因具有「僑生」身分,未接到召集令。這時候的我,主要的思考是今後的去向,生活的問題。雖然我是「僑生」,但在僑居地也是舉目無親,亦無意回當時仍是英國,葡萄牙殖民地的港澳工作。出國留學,身無分文,連基本的路費也負擔不起,不敢有此妄想。在台灣找工作,由於未服兵役,且當時工商未發達,無人雇用,亦無皇親國戚可以依靠,好在畢業前因恩師朱立民教授之故,已在台北某私人俱樂部有一低階工作,月入八百元,比當時一般公教人員收入多些,又有台大學生宿舍可暫棲身,就留在台北觀望。就這樣混混沌沌的過了半年多,到了民國四十九年春節,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想起了在金門中國國民黨金門縣黨部工作的鄉親劉叔,便提筆給劉叔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到金門工作的念頭,請他打聽有無機會,不久接獲劉叔來信,告知金門縣政府經建科有一職缺,問我可願前往?我原只是試探性的提問,想不到竟是無心插柳,當即回信表示:我願意,可想不到事情最後的發展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到了三月底接獲劉叔來函,內附中國國民黨金門黨務特派員「劉安祺」具名的派令一紙,派我李某某為金門縣黨部幹事,另有同為中國國民黨黨務特派員「劉安祺」具名,致空軍總司令部的公文一封,內容為請安排李某某搭乘飛機前往金門。劉叔表示這是權宜措施,真正的工作縣政府已原則同意,到金門後再正式辦理任用。
接獲文件後,我即往台灣保安司令部(後改稱警備總司令部──簡稱「警總」)辦妥出境證,然後奔赴空軍總部運輸部門金門運輸窗口,承辦的土官看了金門黨務特派員劉安祺具名的公函後,就開了一張翌日登機的紙條給我,並囑我務必在明晨五點以前到達松山軍用機場候機室。我喜孜孜的看也不看紙條內容,隨即往口袋一放,便趕回台大學生宿舍,收拾行李,並向室友告別。
就這樣我帶著全部家當:一條蓋了將近五年的棉被,一件朱先生贈送的美軍大衣,一件由香港來台時購買的冬季夾克及少數幾件衣物,放在一個帆布袋裡,於民國四十九年四月初的一個清晨(詳細日期恕我忘了),雇了一部三輪車(當年台灣的計程車)直奔松山軍用機場。
在機場候機室等了不知多少時間,有人開始唱名登機。等他唱完名,沒叫到我名字,只依稀聽到有叫「劉安祺」而沒人應答,於是我問那位軍人:「我可以登機了嗎?」他問:「你叫甚麼名字?」我回答了他,他說:「等一會兒。」過了一陣,那人又唱了一批名字,被叫到的魚貫上了飛機,此時又聽到叫「劉安祺」而仍無人應答,我心想「劉安祺」何許人也,那會那麼早來排隊?等人都走光了,我又問那人:「我可以上飛機了嗎?」答案仍然是:等一會兒,最後,大概是飛機要起飛了,那人才讓我這個活老百姓登機,也沒有看我的證件或公文。
飛機起飛後,我開始納悶:為何兩次唱名都沒有我呢?是我的名字不響亮,所以我沒聽到嗎?可「李國斌」三字應是鏗鏘響亮,擲地有聲得很呢!(這話不是我自吹自擂,是大三那年想改名時,呂姓同學的少將父親說的。)在狐疑中我從口袋摸出我先前沒打開看過的登機紙條,不看則罷,一看當即傻了眼,原來登機者的姓名是「劉安祺」。想必是空總承辦的士官搞錯了對象,把公函下方具名的「劉安祺」當作是乘機人了,事隔五十年,這起「烏龍事件」我把它爆料出來,只想博君一笑。如果空軍要追究,恐怕追訴時效已過,而且人事恐已作古了。
貳:縣府求職慘遭封殺
在金門尚義機場下了飛機,放眼一望,只見童山濯濯,甚是荒涼。滾滾黃沙隨風撲面而來,令人不敢張口,幸好我近視,有戴眼鏡,否則眼睛也張不開了,飛沙打在臉上的刺痛,自然不在話下。幾間破鐵皮屋和幾架飛機殘骰組成的辦公室和接送機室,是機場僅有的建物。
見到了來接的鄉親劉叔,隨即往縣黨部休息,並拜見了縣黨部主委羅志超先生,感謝他的協助。
閒話不多說,且說到金門次日,由劉叔帶領前往金門縣政府,先後拜見了經建科長、縣長,他們都很客氣的表示歡迎,隨即指示往人事室領取空白公務人員任用審查表、公務人員履歷表、自傳等必需表件,囑填好後連同畢業證書繳交人事室,聽候任用,返回住處(暫住縣黨部內)後,即依規定填妥表件,寫好自傳,連同「敲門磚」(讀高中時地理老師說:大學畢業文憑只不過是一塊敲門磚)一併送交縣府人事室,滿心歡喜的等待佳音。過了幾天,劉叔將表件、證書等退還給我,說:事情「抹了」。一聽這晴天霹靂,我眼前一黑,差點沒昏倒在地,忙問:為何如此?他回說:安全單位認為你一個台大畢業生,不好好的在台北發展,跑來鳥不拉屎,雞不生蛋的金門小島,動機可疑。何況你又是僑生,來歷不明,不無安全顧慮。這可讓我頓時火冒三丈,七竅生煙。他又說:你在自傳中寫甚麼「政黨政治」?他們認為有問題,我打開自傳,在「政黨政治」幾個字旁,有紅色鉛筆打上一個大問號。
我說:原本我來金門,是想效法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首相邱吉爾對民眾說的:「我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貢獻給大家。」把我的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貢獻給金門,想不到是熱臉貼在了冷屁股。我的祖父、母親、兄弟妹都遭受到老共的迫害,與老共有深仇大恨;如今竟然對我的忠誠表示可疑,這對我是人格上極大的侮辱。而且「政黨政治」一詞,則是 國父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中曾說:現今是「政黨政治」的時代。我在自傳上寫:現今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的時代,中國國民黨是一個好政黨,有理想、有組織,所以我在大四時加入了中國國民黨。引用 國父的話有錯嗎?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要去安全單位找他們理論。劉叔勸我「稍安勿躁」以免事情弄僵。我餘怒未消,請劉叔幫忙設法盡速飛回台灣。如此這般,向金門縣政府求職的事。就在「想當然耳」的推論下,慘遭昏官封殺,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嚐到了「白色恐怖」的滋味。
參:我誤金門子弟三年
一、第一張教師聘書
正當山重水複疑無路時,忽又柳暗花明又一村,縣府謀職不成的事,被縣黨部主委羅志超先生知曉後,將我叫到他辦公室,好言安慰,表示: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要我耐心等待,並以「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來勉勵。最後他說:「有關當局已決定金門中學在今年秋天復校,目前我仍是金門中學的兼任校長,你就留下來教書吧。在復校前你就安心的在黨部吃、住,需要零用錢就向黨部借支,等學校開學領到薪水再連伙食費一併分期償還。」啊!羅主委與我萍水相逢,竟有這般的俠義心腸,仗義主動伸出援手,其風範和細心體貼,令我感銘五內,當場眼淚盈眶。就這樣,我拿到了福建省立金門中學復校的第一張教師聘書,也是我這一生第一張正式的工作證書。
二、砲彈的洗禮
在等待金門中學復校的日子裡,我每天除了看報、讀書外,就是串串門子,打打橋牌或百分。新認識了些朋友,軍友社主任,正氣中華報朱主筆、粘記者,政委會的黃參議,金防部的石補天少將等,承他們抬愛,常邀我打橋牌或百分,金防部的石少將尤其客氣,凡有邀約,必先電話聯絡,再派四分之一吉普車來接,這段日子倒也過得輕鬆,愜意。
到了六月中,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美國總統艾森豪訪問台北,這是中華民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現任的美國總統正式訪問中華民國僅此一次,可說是空前絕後的。那天,也就是民國四十九年六月十七日,艾森豪總統乘美國空軍一號專機飛到台北,受到我國軍民朝野盛大的歡迎。當天傍晚六時許,我們正在金門縣黨部吃晚飯,突然有人高喊:砲戰!快進防空洞!不知是誰拉了我就往黨部的防空避難室跑。在微弱的燭光下,我們靜靜的在洞內枯坐了約三個小時,不時聽到隆隆的砲聲與持續不斷的爆炸聲,那密集的砲聲──噗噗噗……噗噗噗……,像極了一大鍋滾燙的粥,在熊熊烈火煎熬下發出的聲音,好像有節奏似的,砲聲每十五分鐘暫停一下,據說砲管射擊久了會太燙,要淋浴一下,有時防空洞感到一陣震動,那是我軍二四洞大砲在返擊,據對岸共軍廣播:他們為了對美帝艾森豪表示「隆重歡迎」,發射了超過二十一響千百倍的「禮砲」。共軍並且預告,十九日美帝離台那天,還要「隆重歡送」。六月十九日,共軍信守諾言,果然又送了大禮,只是遭殃的是金門軍民同胞。這是我畢生經歷的一次戰火洗禮。終生難忘,有人說:「六一七」金門每平方公尺的落彈數,超過兩年前的「八二三」。確否?我不知道。
三、金門中學復校
在砲聲中,收到一張政委會派令,命吳騰雲、唐啟文和我到金門中學工作,準備招生及復校工作,公文並稱開學前每月發給我副食費新台幣四十元,原來吳、唐二位當時仍是國小教師,金中開學前,仍有國小薪水可領,而我因尚未正式復校,無薪可領,勉強比照軍人,每月給四十元副食費,至今想起此事,我還感到好笑,大概政委會的大爺們認為我是鐵打的金剛,不需五穀雜糧,餵些蔬菜草料即可維生。
吳、唐兩位老師和我在金門中學原址碰了頭,開始動了起來。我是一隻菜鳥,懂得太少,只有靜靜地聽,吳老年過半百,老謀深算,不多發言,有明哲保身之勢,唐啟文老師年青有活力,精明能幹,招生工作幾乎由他一人主導,令我十分敬佩。不幾天,金防部派司令官辦公室主任姜漢卿少將前來兼任金門中學校長。另派主管運輸的副參謀長劉振明上校兼任事務主任,他們到校後,由唐老師報告招生籌備情,條理分明,甚獲姜兼校長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