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
站在身後的婦人已停了一段時間,當要離去時擱下了「我真羨慕」這樣的話語。轉頭瞧瞧身旁也沒其他的人事,應該是看我在樹下寫生有感而發吧?
我一直躲著夏日午後的炎陽,不敢太早出門,直到4點鐘才騎上車載著畫袋來到這古塔下。三四個遊客在石塔四周拍照,我也跟著取景找角度。在塔前,看那大大小小石頭交疊的塔座堅固有力而又有變化,將塔身托得穩當當的,有高聳入雲之氣概,確是不錯的景致,但要在近處寫生,直挺挺的,畫面會是孤單長立,只好作罷,另覓別個方向。走上石階來到塔背,許多面向都美,後來在小斜坡上,見兩棵木麻黃掩映,塔就不那麼孤直突兀,於是決定入圖裡。
出外寫生,聽人說「羨慕」,這還是頭一遭。我真的不知道「羨慕」的理由何在?心裡清楚這事一如其他的事人人都可為的,有興趣做,自然就可找到樂趣,找到與生俱來那追求藝術的快樂。夏天裡參觀了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畢卡索特展」,世紀大師說過這樣的一段話:「每個人都想要了解藝術,為什麼不試著去了解鳥兒的歌唱?為什麼一個人喜愛夜晚、花卉、週遭的一切,卻不需要去了解它們?」既有這樣的稟性,能成為藝術創作者固然可喜,或是成為藝術欣賞者也是可喜,或是成為藝術生活者也是可欣喜的。怕的是名利鎖,塵務煩心,就迷惘了那份靈性,失去了份動力。這寫生一事能讓人說羨慕,自己內心暗自高興,而我也猜想,或許她也喜歡這事。正當想著,婦人手拿著一片拆平的餅乾盒薄紙板又出現在身旁。
「這是我畫的。」婦人二話不說就遞了過來。
接過手來一看:整座塔被平面化了,兩邊側面都如同正面處理,像是工程設計圖。各塔層的比例,各石塊的方正可說是準確工整,似乎是手邊一把尺畫的。心想她有著勇氣和誠意拿出來給我看,連忙先說「不錯!不錯!」的話鼓勵鼓勵。
「怎跟你畫的不一樣?」婦人詫異著。
聽了她的話,我淺淺笑著。一邊跟她解釋著繪畫透視的道理,一邊將紙板兩側微微向後摺,一座三角形的塔就出現了。然後將「紙塔」遞交給她,並建議再畫三面,一座立體的紙雕文台古塔將會在她手上,那也是一種趣味。婦人把玩著手上的紙板就離開了。
這現列為國家二級古蹟的古塔,原和太武山上的倒影塔,茅山的茅山塔為航海標誌。後來倒影、茅山毀於砲火,獨留文台立在南盤山上。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築金門城後,這塔旁的巨石上留著先賢的刻石手蹟。悠久的歷史氣韻流淌在山岩之間,耐人閱讀和感懷。
我沒把那些前人手澤字跡入畫,也忽略了那「魁星像」。婦人語重心長指正漏掉了。我真的不知道那塔上第三層還藏著玄機,問石像在哪兒?她好心指著,順著手指方向終於找著了,也分辨出石刻上方「魁星聳峙」四個字,然後就談談些「魁星」的事。當再度坐下要畫的時候,順便向她說明畫面取捨的問題,在感謝一番好意之際,還是狠心略去她建議畫的那石刻像了。
婦人再度來到身旁看著,還跟著談論畫圖的事,這情況也是少見的。看來也是個喜歡畫畫的人?一問之下,她說是無聊中畫了那紙板,不過年少時是有些興趣,但當了家庭主婦天天謀求生計張羅三餐的,就越走越遠了。聽了她的話,內心感觸油然而生。這下午自己能坐這兒寫生,做這麼件自己興趣的事,這是何其幸運的啊!生活中,或是壓力,或是工作羈絆,或是時間不許,或是年歲老大,或可能被疾病所苦,想要做些自己喜歡的,常是想想說說而已。主客觀的因素,就讓時間蹉跎而去,當有一天回眸一顧,真正想擁有的日子,那些想做的事竟是那麼遙遠。現實的滾滾紅塵中,匆忙勞形的生活裡,能找著些自己愛做的事的確是不容易。清朝,查為仁「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他。如今七事都更變,柴米油鹽醬醋茶。」一詩,這時想來真有一番深感受。的確,我是該慶幸多多,能擁有許多這麼個寫生的下午。這是該感恩知足的,更願上天眷顧,能繼續擁有像這樣優裕美好的午後時光,讓一枝筆在白紙上塗畫出能使「自己快樂」的小小心願。
「有錢沒錢天注定,吃好吃壞也不必太計較,生活能一般過得去就好。我相信你在此寫生一定比吃那些山珍海味還來得有滋味。你說是不是?人有個興趣,能快活,就讓我羨慕。」當我戲謔說做這事也不是偉大的事業也沒錢可賺時,婦人這樣回說著。
「有個興趣,能快活」多麼契合我心。一枝筆、一張紙,一方景,一個人,一下午,圖謀的莫不是如此?這簡單不過的事,竟然能讓人羨慕,倒使我佩服起那婦人的見識。
婦人後來又說些話,然後離去了。
一個普通的村婦,一番普通的話,但那「有個興趣,能快活」的簡要道理,卻讓我畫出一個不一樣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