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共享文學時空─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側記

發布日期:
作者: 寒川(新加坡)。
點閱率:789
字型大小:

 自1998年8月我第一次參加在臺北舉行的世界華文作家(簡稱世華)大會後,幾乎每兩年一次,我都會懷著文學朝聖的心情,參加在世界名地舉行的世華/亞華會議。在馳名世界華文文壇的作家和碩儒學者面前,我既欣喜於得以聆聽教益;而十餘年來的相知相識,自己又已是這文學大家庭的一員,每回的大會是一次團圓,期待著各地文友的美麗相見!
早在今年年初,世華/亞華秘書長符兆祥即已透露今年的世華大會,欣逢辛亥百歲紀年,故有海峽兩岸文學團體的聯手合作,將在廣州主辦隆重而又劃時代的「共享文學時空-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符秘書長表示,這一海內外華文作家齊聚一堂的盛事,「不僅為不同地區華文作家和學者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平臺,也為流散於五洲四海文友情誼留下了一份證詞。」他相信,世界各地同文同種的華文作家和學者,是能夠以智慧的激盪,重溫世界華文文學的榮光!
11月22日傍晚,我從赤道上的島國飛到這天氣微寒的中國南方大城市-廣州。我已近20年沒來了,這急迅奔躍的城市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充滿青春和活力,正如接待我們的暨南大學莘莘學子義工。我後來才知道,這些學生義工多達150人。有一晚將近午夜了,我還在Lobby忙著上網,仍有五、六位同學忙著,未能早點回去大學休息!我內心很是愧咎,他們卻說沒事,反倒說能和我們作近距離接觸,是他們的榮幸與難得的機會!
從開幕致詞的嘉賓,例如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副會長趙陽、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招玉芳來看,有關方面是極其重視這項盛會的。當天,暨南大學校長胡軍、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長王列耀、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長莊延波也上臺致詞。著名學者和作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丹的精采演講,自然也是開幕典禮的重頭戲!
由於參加「共享文學時空-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的各地作家多達400人,故分四組進行,就文學創作、各地教育展開討論;也對各大洲文學活動情況略加介紹。兩天的研討會結束後,大會宣讀<廣州宣言>,以下列四點:(一)把握世紀脈動,弘揚中華文化;(二)鯨吸異域殊風,推進文化融合;(三)注重藝術創造,提升文學水準;(四)加強交流合作,拓寬彼此認同,從而闡述共享文學時光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共享文學時空-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在廣州舉行閉幕禮後,主辦當局安排了黃埔軍校、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中山紀念堂、廣東華僑博物館等景點供大家遊覽。11月26日一大清早,與會代表趕往白雲機場,直飛晉江與廈門;抵達後,這回的學生義工來自華僑大學,兵分六路,先後訪問了南靖土樓、林語堂故居、華僑大學、開元寺、閩臺緣博物館、鼓浪嶼。難得的是,還在廈門市文化中心閩南神韻劇場觀賞了大型文藝表演。
11月28日結束在大陸的「共享文學時空-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後,200多位世界各地作家繼續彼岸行程。由於與會代表眾多,主辦當局除了安排作家們從廈門直飛高雄之外,另一部份則通過「小三通」,取道金門飛往高雄。名單尚未公布前,我還祈望可以過境風獅爺的家鄉,再給那兒的親朋戚友打個電話問候。我今年已經兩次回鄉了,這回還能有機會嗎?盡管只是路過,但我還是殷切期盼的!
 但這希望畢竟落空。「小三通」到金門的機會,對許多海外的作家而言是一種難得的經驗。我祝賀他們,希望他們這回雖是路過金門,不久後能走在這個以「僑鄉、戰地」聞名,依然保有豐富閩南文化的淳樸海島田野間,感受許多著名詩人如洛夫、鄭愁予對金門的那一份愛,其實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雖說我有不少過五次來臺旅遊或出席文學會議的記錄,但卻是第一回到寶島南部的高雄。甫下飛機,歡迎我們的是佛光山永蕓法師和義工們。相對於大陸的學生義工,來接機的佛光山義工和我們年齡相仿,大抵都是50多歲的善心人士,但男士們身手敏捷,很快地幫我們把笨重的行李箱安頓好在旅行車廂裏。抵達佛光山,為我們搬運行李的,這回卻是年輕人。我的第一個印象,是井然有序,從卸下行李、搬上客房,到歡迎晚宴的夾道歡迎,在在讓人感受到佛門聖地莊嚴的氛圍裏,處處顯現親切與溫馨!
年少時曾有過一段與佛結緣,鎮日走訪新加坡佛教組織和寺院的時候。大三那年,受委主編佛學會<貝葉>年刊,顧問是當時德高望重的華嚴精舍住持廣義法師。因為編務上的需要,我也多次拜訪隆根法師和高文顯居士。這已是近40年前的往事了,撫今追昔,當年匆匆與佛擦身而過,而今卻能在臺灣最大的佛教道場,接受開山宗長星雲大師的佛恩接待,我們這一群舞文弄墨的所謂「作家」,是該有所心靈啟發和領悟的!
在1967年前,佛光山原址還是一片荒山野嶺。星雲大師以其過人的睿智,領導弟子們拓墾。在廣大信眾的熱烈響應和鼎力支持下,創建了聞名世界的佛教聖地。如今,在海內外30多個國家,共建有200多所分院;更在1991年創立國際佛光會,會員遍及全世界!
2006年3月世界華文作家大會在澳門隆重召開,星雲大師是與會嘉賓,那是我第一次與大師有過近距離的接觸,拿了一本由大會贈送,滿義法師著述的《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畢恭畢敬地請他簽名留念!這一回,事隔五年,在11月28日當晚舉行的歡迎晚宴上,我再次見到星雲大師,但84高齡的大師卻已中風,不良於行,得坐輪椅由門徒推來與大家見面!
星雲大師進來大禮堂的那一刻,來自五洲四海的作家們都熱烈予以鼓掌!短短一小時半的歡聚時光,大師說話不多,但他以豐富精緻的素宴,旁以精采的歌舞表演歡迎我們。我沒有走到臺前與他單獨合影,但在晚宴結束,大師揮手即將離席的當兒,卻不由自主地趨前與他握手祝福。感謝我的同房,汶萊作家協會會長孫德安,他迅速地為我捕捉這個鏡頭!
翌日,在佛光山傳燈樓舉行的「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開幕典禮上,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名譽副會長趙淑俠上臺致詞時,贊揚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發揚中華文化,不遺餘力。她表示本屆會員代表大會經已通過,特聘星雲大師為「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終身名譽會長」。
星雲大師接受聘書後,向在座的各地作家及佛學院學生致詞。他指出,中國有一句話「自古紅顏多薄命」,但文人何嘗不是如此,「自古文人命坎坷」?不過,文人的精神是富有的,智慧也是高於一般人的。他說,司馬遷雖被漢武帝處分,但沒人敬重漢武帝,反而是司馬遷為大家所憶念,名垂千古。帝王的豐功偉業會隨著歷史消失,但文人的作品卻可流傳久遠!
他也透露,中國名著《三國演義》豐富了他青少年的生命;李白和杜甫的詩篇,以及三蘇的文章,讓他得以健康成長、生命昇華。他感性地說,四川文人的精神和智慧,影響他一生很大。總之,文學不僅增長我們的智慧,也給我們成長。
星雲大師講完後,臺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博士和施叔青也先後上臺,李博士介紹臺灣文學館的組織結構與運作情況;他也同時公布「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的設置宗旨與獎項類別。這項不限國籍與地域的「星雲獎」除了設有「貢獻獎」,獎金新臺幣100萬元及獎座乙座之外,「創作獎」則分:歷史小說、報導文學,及人間佛教散文三項;獎金都十分優厚!
以《香港三部曲》和《臺灣三部曲》馳名遐邇的施叔青,則和大家分享她的創作心路和經驗,盡管那是十分寂寞的。而搜集歷史資料的繁瑣,也是她始料不及的。雖然創作生涯艱辛,但她無怨無悔!
星雲大師在開幕禮上談到即將落成的佛陀紀念館,我們在當天下午浩浩蕩蕩地前去參觀。通過禮敬大廳,走上成佛大道,迎面即是一尊巍然聳立,高達48米的佛光大佛。盡管主館尚未全部建竣,但館前經已完成的八塔、菩提廣場兩側的十八羅漢雕像、功德碑墻、護生圖浮雕等,都已是眾人攝取鏡頭的焦點。「這工程好大呵!」我心忖,耳際頓時響起大師早上說的:「佛館不是個人的,是十方的,是民眾大家的………」他說,只要不嫌棄,佛光山隨時歡迎大家上山來!
離開佛光山前夕,我趁著下午自由活動時間,獨自一人從我下榻的麻竹園,走向最高景點大佛城,感覺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氣派;再從那裏走去地藏殿、山門口、觀音放生池、不二門、靈山勝境、大雄寶殿、佛光緣美術館等處,夕陽已輕輕照耀在佛塔上。兩個多小時的漫步徒行,我珍惜每一寸走過的道路,憐愛這裏的一花一草一木。此生有幸,與佛有緣,心中留下的,但願會是大師恩澤四方的甘露!
這回,這項由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與世界華文作家協會主辦的文學盛會,由於獲得了暨南大學、華僑大學的人力支援,以及廣東省海外交流協會、福建省海外交流協會、廈門市海外交流協會、中國海外交流協會、海峽兩岸關系協會、中國作家協會及高雄佛光山的鼎力支持,讓與會者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我相信,我的兩位從新加坡來的同伴:新加坡作家協會會長希尼爾、錫山文藝中心主席烈浦,也都會贊同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文學之旅!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