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習聯心路

發布日期:
作者: 陳為學。
點閱率:638
字型大小:

 一、前言:
記得是國中時代,在一個偶然的機緣裡,我接觸到一本印刷精美的「嘉女青年」,其中,封底那一頁密密麻麻、井然有序的字句立即吸引了我,細看其內容,原來是該校的國文老師高明誠先生指導學生所撰寫的「人名詩鐘」。
人名詩鐘,也就是俗稱的「冠名聯」、「藏首聯」或「嵌頂聯」;依稀記得,高老師當年曾嚴格規定:凡是他任教國文的班級學生,在高三畢業之前,都要學會製作冠名聯,否則不准畢業。
當年,我所看到的那些嘉女冠名聯,就是學生習作的精品;有了這初次的邂逅,從此我就迷上了它,終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歲月不居,如此寒來暑往,不覺已逾四十年歲月。
我真正開始嘗試創作冠名聯,是在民國六十一年間,當時還在唸金門高中。記得是在畢業前夕,我把班上四十個同學的名字,分別一一撰寫成冠名聯,並分送他們做紀念,事隔至今,仍然記憶猶新的其中兩副是:「瓊樓玉宇不勝寒;芳何處去尋覓」以及「松竹梅歲寒三友;權名利人類三癌」。
前一副是送給金門高中退休主任李瓊芳老師的;後一副則是送給前調查局調查員葉松權先生的。現在,重新檢視當年自以為佳妙的「傑作」,我給自己的評語是:「只知追求意境,不思講求平仄。」
二、衣帶漸寬終不悔:
有了第一次創作經驗以後,再次習作時,想「一網打盡」的老毛病,就會一犯再犯;我細細檢視這些年來的學習與創作成果,自覺比較理想的工程是民國九十一年,我在三峽國家教育研究院接受校長儲訓時,在一個孤寂的周末下午,外面正下著惱人的驟雨,淅瀝嘩啦、淅瀝嘩啦的,好不心煩,心想,閑著也是閑著,一時心血來潮,就胡亂拿起紙筆,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就把兩位輔導校長和四十位同學的名字,都一股腦兒的撰寫成冠名聯,到了下週一上午,再一一親自分送給同學,他們得此「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都感覺如獲至寶、受寵若驚,雀躍萬分!
第三次大手筆的「測試筆力」,是我到述美國小服務的八年,若硬是要問我:到底誰是「始作俑者」?我想應該就是我原先服務的學校~金湖國小教師會前總幹事謝金川老師了。
金川兄為了要考驗我的創作功力,三不五時都會要我客串捉刀手,幫他撰寫長短不一的冠名聯,以便分送給該校或高陞、或榮調、或榮退、或生日的員工,我雖明知自己實力尚有進步空間,有待琢磨與精進處仍然不少,但拗不過他的一再懇求,最後總是勉為其難的答應了他,因為我個人始終確信:「幫別人做事,學自己功夫」的道理;譬如一位即將開拔到第一線作戰的將領,試問,他豈肯平白無故的坐失「實兵作戰」的絕佳機緣,心作如是想,念作如是觀,也就欣然從命、鄭重將事了!
第四次大規模的野人獻曝,亦是我到述美國小服務後,我為學校所有的教、職、員、工、生所撰寫的冠名聯。每一個月初,對每一位生日的員工,我都會精挑細選一份神秘的小禮物,外加一張親筆撰寫的冠名聯賀卡贈送他們;每當我看到同仁、學生們,在閱讀我用心撰句的賀卡時,他們所形之於色的期待、激動、欣喜與滿足,我就會告訴自己:往後,即使覓句再如何辛苦、再如何搜索枯腸,我也會心甘情願、甘之如飴的!
三、為伊消得人憔悴:
近年來,我耽溺於撰擬冠名聯的不良嗜好,漸漸為時人所知曉,所以三不五時,親自或委託索取者漸多,面對如此情景,我也總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廣結善緣的結果,我發現自己各行各業的朋友頓時多了起來。
話雖如此,但我還是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我從來不索取任何酬勞。比較熟稔的朋友,不忍見我為此而語不驚人死不休,或許也是自覺過意不去,總會備幾個小菜,請我喝個小酒,心想只要無傷大雅、皆大歡喜,也就不便推辭了!
新近,我自覺比較佳妙的創作,斗膽的抄錄在下面,就請大家一起來分享並不吝指正吧!
一、敬呈曾秘書長華德先生(福建省政府):
「華」譽盈耳修己久;
「德」威銘心利民時。
二、寄勉呂總經理世固賢伉儷(營造公司):
「世」紀建設,「固」定安穩;
「碧」空地標,「珍」奇典藏。
三、禮贈鄭處長有諒(榮民服務處):
「有」效服務每推己;
「諒」察榮民善體人。
四、禮贈黃主任國卿(財政部國有財產局金馬分處):
「金」滕永固,「國」產欣有寄;
「馬」首是瞻,「卿」雲喜無塵。
五、贈翁湘玲老師(柏村國小教師):
「湘」繡巧工聞天下;
「玲」師善教美杏壇。
六、贈王萱徽同學(述美國小學生):
「萱」堂勵學無止境;
「徽」章敦品有初心。
七、贈楊永斌校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
「永」續賢傑偉業,博學獨鍾雲林;
「斌」和師友碩績,慧識譽滿浯洲。
八、贈楊永斌校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
台大師掌雲科大;
浯人傑揚聖島名。
九、呂兄光浯命題溪湖里社區活動中心鐫刻石柱(三副)
其一:溪山永環抱,地靈人傑稱浯島;
湖色長煥彩,天寶物華著東洲。
其二:溪流源靈山,如夢仙境猶畫卷;
湖水藏金泉,似幻人間勝西子。
其三:溪蓉長繞,黌舍重翬過東樂土;
湖槿恒青,居民共創閩南家園。
十、題贈陳金葉同仁生日(述美國小同仁):
「金」玉滿堂煥光彩;
「葉」榮枝茂植福田。
十一、題贈莊穎惠同仁生日(述美國小同仁):
「穎」悟足可託重寄;
「惠」風每能服蒙童。
十二、題贈李榮商老師(開瑄國小退休教師):
「榮」華青青,均霑化育;
「商」參邈邈,齊拱北辰。
十四、賀王小姐蓮治榮陞(稅捐處員工):
「蓮」花高節性恬淡;
「治」事務本原自然。
十五、贈林俊中先生、劉玉蘭小姐賢伉儷(台灣友人託撰):
「俊」逸風雅冰清「玉」;
「中」心高節素淨「蘭」。
十六、贈陳教授坤檸(台灣友人託撰):
「坤」輿厚德無私載;
「檸」木常綠有暗香。
十七、題贈屏東師範學院體育系李勝雄教授(台灣友人託撰):
「勝」會每思樂作育;
「雄」圖常念羅英才。
十八、禮贈陳院長德昭大宗長(銘傳大學應用語文學院院長):
「銘」篆聖言,「德」似春煦;
「傳」揚師道,「昭」如秋暉 。
十九、贈高委員丹華(前福建省省府委員)(93.11.05.):
「丹」青耀眼頻驚艷;
「華」譽縈懷常繞樑。
二十、撰賢庵國小校史館-「賢庵今昔」冠名詩
「賢」聚仙洲歷千年,「庵」前藥井非等閒;
「今」朝校景煥然新,「昔」日勤誠不唐捐。
二十一、贈卸任家長會周會長景堂先生(台灣友人託撰):
「景」福每隨善心至;
「堂」正常伴公道來。
二十二、衷寄李佳霖同學(台灣大學學生):
「佳」音難在體意境;
「霖」雨易於潤生民。
二十三、撰金沙與東港締結為姊妹鄉鎮用酒題詞(金沙鎮前鎮長黃奕焮先生託撰):
沙美老街雅,金剛佛寺幽;
山后古厝靜,馬山美景收。
二十四、撰冠「東港」鎮、「金沙」鎮締結為姊妹鎮三十週年(金沙鎮前鎮長黃奕焮先生託撰):
「東」海瑰寶,「港」豐魚美;
「金」甌名鄉,「沙」場揚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每一副冠名聯,我都敝帚自珍,我的態度一向是:只要索取者需要將之裱褙並懸掛出來,我都會商請舍弟亦即地區知名書法家陳為庸先生捉刀書寫,如此雞婆兼熱情,死忠兼換帖的處事態度,也難怪我要向知己自我解嘲一番,並戲稱這種超值服務,美其名為「兄弟聯手,照單全收」。
如此高調自彈、孤芳自賞,見笑方家,自屬預料中事,理由無他,只想聊備一格,引為談助,雖然如此,但恐不足為識者笑矣!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