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老年生活小筆記第六記上

發布日期:
作者: 許其正。
點閱率:1,221
字型大小:

年齡
 論語里仁篇載,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意思是,為人子女的,不能不知道並注意父母的年齡;知道了,注意了,一方面因父母年長能與自己長久相處而欣喜,另一方面因父母年長怕他們很快離去而驚懼,乃多與相處,時時奉侍,多盡孝道。
我套用它的話,曰:「老人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何則?
我認為,一個老年人對自己的年齡多所知覺是很好的,喜的不用說了,是和知道注意父母的年齡一個樣的;但懼的則是戒懼。戒懼什麼?
這戒懼乃由年齡老大而起。
一個人年輕時,身強力壯,意氣風發,舉重若輕,走路步伐可以大而快,甚至快跑,甚至參加什麼體能競賽,與人爭勝;年齡一大,特別是進入老年了,還能這樣嗎?
年輕時,吃飯可以狼吞虎嚥,甚至吃個五碗、六碗,現在年老了,行嗎?年輕時,跑一百公尺,十三、四秒,甚至選手可以十秒,最差也有十五秒,現在年老了,行嗎?也許能跑完全程已很好了。年輕時,可以一天工作八小時,甚至十小時,現在年老了,行嗎?年輕時,可以背百斤的稻穀,甚至更重,我就是其中的一個,那時住鄉下農村,是常事,現在年老了,行嗎?年輕時,家裡種的水果成熟了,便一個勁地爬上去採,去搖,現在年老了,行嗎?年輕時,碰到水溝,一跳便跳過去,現在年老了,行嗎?年輕時,拉單槓,引體向上至少也有十次,甚至二、三十次,現在年老了,行嗎?最明顯的是,年輕時,母親穿針線穿不過,找你幫忙,你拿了線,一穿就過,現在年老了,行嗎?……
年老了就年老了,必須知老,必須認老,行動、做事要知輕重,量力而為,別太逞強,別太不自量力,如果非做不可,要用舒緩的力,不要硬來;否則,受了傷,生了病,自己痛苦而外,還連累家人,絕非好事。這就是所謂的「一則以懼」--戒懼,戒慎恐懼呀!孟子梁惠王篇孟子甚至說:「頒白者,不負載於途矣!」他更是勸戒世人,勿讓老年人去做負載的事,真是體貼到家了。然則,作為一位老人怎可不戒慎恐懼?
賤取
 有讀者看到我在「祭而豐」一文裡,寫「賤取如珠玉」,問我到底是什麼意思。
問得好!有問題就該問。
這句話引自史記貨殖列傳。原文是「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賤的意思就是價少,價低。做買賣貿易,當然是這時買進最好,等價漲了賣出,賺差價每每是生意人的妙方。所以廣注說:「賤時盡量進之,視如珠玉。」這就是這句話的最好解釋。漢書景帝紀直白地說:「賤買貴賣。」
這原則是生意人做生意的妙方,近幾年則在股市裡被用透了。一般稱為「逆勢投資」。有股神之稱的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名言:「當別人懼怕時要貪婪,別人貪婪時要懼怕。」就是這說法的代表。別人懼怕當然是賣出,越賣價越「賤」,通常是碰到金融海嘯的時候,反而正好是買進的時機;金融海嘯畢竟是短暫的,終必解決消失,解決消失之後,股價便漲了,到別人瘋狂買進時,股價可能是最高點了,賣吧!差價就這麼賺到了。一般人作股票多這樣,甚至有人今天買明天就賣。我可不是這樣做的。我是買的每年賺錢會發股利的公司股票,也就是我選好公司,拿錢去投資,買了,我就是這家好公司的股東了;參加好公司,成為股東,每年分股利而外,也是貢獻國家社會。以我投資的台積電來說,2008年全球金融大海嘯時,我的持股是十八張又九十股,當它的股價跌到四十幾五十幾時,我奮力大買,買到現在持股四十五張。我決定長期持有,只領股利不賣。好些人談到投資股票就以不屑的態度對之。那是認為投資股票是賭博,其實不是的;如果是,那全世界各國開設股票市場幹什麼?他們所指可能就是那些整天進進出出等如賭博者。
養殖事業也是一樣。養豬好的時機是什麼時候呢?就是豬價大跌,沒有人要養的時候。想年紀大一點的人都有印象,曾經有一次口蹄疫大流行,病豬都被載去掩埋,沒有人要養,鄉間路上仔豬橫行。這正是「賤取」的時候,甚至隨便不要成本就可撿來養。平日仔豬一隻幾百塊甚至千塊,現在可以不要錢撿來養,不是賤取是什麼?香蕉也一樣。有一段時間,台灣香蕉銷日受阻,成熟香蕉在路旁堆積如山。那就是「賤取」的時候。平日香蕉種株幼苗一棵幾十塊甚至百塊,那時可以不用錢撿來種。那不是「賤取」的時候嗎?不但不用本錢「賤取」,對方可能還要說謝謝呢。這兩件事後來都證明「賤取」大賺。豬價和香蕉的價格不久都回升了。至於不「賤取」後來吃虧的,南部一窩蜂養鰻是最好的例子。當時鰻價正高,是「貴賣」結束養鰻的時候,好多人卻爭著把好田地闢為養鰻池,我當時每次載內子路過,就跟她說,這些人現在把轎車開進鰻魚池裡,要被沉沒開不上來了。後來果不其然,被我說中了。
別儘說做生意賺錢,回到日常生活吧!日常生活裡,如何賤取呢?
衣服穿著什麼時候最便宜?換季的時候。要買冬衣,現在是冬末春初,正是時候。準備明年穿呀!當會儲糧的蜜蜂或螞蟻也不錯,可以買到又便宜又好的衣服呀!食物什麼時候最便宜?盛產的時候,而且不要去爭去搶,別為了認為比別人高一等買了吃。平時我是不吃零食的。零食的色素、毒素太嚇人了。宵夜更是和我從來沒有交集的。肉類我也不喜歡。我不想吃了患各種肥胖症、心血管疾病。上館子除非有什麼貴客偶而為之,否則我就和它們不相往來。我喜歡買蔬果吃,舒適過日子。菜類洋蔥我排第一,百位營養師和醫師投票選出的也是它第一,其次是蕃茄、蕃薯、蕃薯葉、紅蘿蔔、白蘿蔔、芥菜、波菜、烏甜仔(龍葵)葉、高麗菜、花椰菜、青木瓜等這些便宜少人要又有營養的,水果則按季節買最盛產時也最便宜的,如柳橙、木瓜、香蕉、番石榴等,魚類我最喜歡便宜而又可以連皮帶肉帶骨帶鱗吃的,譬如丁香魚、大肚魚、秋刀魚、台灣軟骨鯽魚、俗稱的肉魚、小隻的黃魚等。原則就是既有營養又便宜又少帶毒的。我想有人知道我買一斤十塊的香蕉、一斤八塊的蕃薯和一斤八塊的高麗菜,可能大為吃驚。
其實貴賤難分,一般都說珠玉貴重,很多人搶買收藏,成為寶貝。那是因為數量少!如果珠玉和砂石一樣多,我才不相信有這般情景;有人搶著買,不被笑是瘋子才怪!還不是棄之如敝屣,任人踩踏?任人踹踢?出去旅遊,如遇賣珠寶的,內子前去看,我總以一句客家俗語拴她:「憨頭,買石頭!」什麼寶玉不都是石頭嗎?
總之,生活要過得節儉、樸實、衛生、和營養、健康,別去為了口感、面子和流行名牌當冤大頭。這還不很要緊;如果反而害了自己健康,才叫冤枉呢!老年人尤其需要這樣。
銅板
 俗云:「一個銅板不會響,兩個銅板叮噹響。」其實不是一個銅板不會響;一個銅板掉到硬的地板,特別是水泥地板或鐵皮上,照響不誤。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形容兩個人,尤其是兩個相互衝突的人,「一個童乩,一個桌頭」,才吵得起來,兩個「臭味相投」的人在一起,才談得開來,也是「一個童乩,一個桌頭」。結論是,兩個相互對立的人,如果哪一方退讓一下,便不會吵架;既然吵起來了,兩方都有錯,不要把責任推給任何一方;兩個本來不怎麼言語的人,如果碰到同好,便會侃侃而談,談個不休,談得熱鬧。
我這裡所謂的銅板,不是說的吵架,是指兩個當年都過苦日子的人,都是小人物,不起眼的人,湊在一起,便像兩個銅板,你一句我一句,叮叮噹噹地述說當年的苦。這該歸類為「臭味相投」型的人。
他也是來這個公園運動的老人,少我五歲,原本不相認識,每天來運動,每天見面,下意識裡便有同儕之情。有那麼一天,我們同時在同一個運動器材做同一個運動,相互點頭,便有如相交很久的朋友,親切地交談起來了。
他說他是貢寮人,姓簡,小時候住在山上,家境貧困到極點,每天吃的是稀飯。他形容稀飯稀到他喝下去時,腸子好像一條塑膠管,感到那稀飯就如水一樣,咕嚕咕嚕直流而下,沒能上學自不在話下,只好學理髮,每天從早上「罰站」到晚上,有好一段時間,「罰站」到蹲廁所都只能半蹲。--我們同一輩的大家都知道當時的廁所是怎樣的,哪有現在的或蹲或坐的馬桶?唉!……但是他卻能培養出一位碩士兒子,現在在美國當某保險公司董事長的特助。他就這樣,靠著他的兒子,三年前結束理髮工作,開始每天傍晚來這裡運動,並由他兒子寄回維他命等營養品補給,身體才轉好起來。
當他聽到我讀過大學時,大為讚賞,說那時能上大學必定家境很好。其實他哪裡知道,我也是貧苦農家出身,從小便捏泥巴吃泥土、做田事長大的,吃蕃薯飯過日子的,直到1989年離開南部遷居新莊以前,都還要下田工作。惟一和他不同的是,我有一對父母,他們從我小時候便對我說:「你儘管讀。讀到哪裡都行,即使把整個家產賣光了,也讓你讀。」就是因為知道家窮,所以大學畢業時,眼睜睜看人家出國留學,我自認讀到那地步已夠滿足,一句話也不敢向父母提;現在看到有些以前成績比我差的同學,出去留學回來,當教授什麼的,也只能徒嘆奈何。
兩個小銅板,叮叮噹噹地響,慨嘆之餘,想到當年那個時代,和我們同樣歹命的,其實也不少,常常碰到,和他們談起,也是叮叮噹噹地響,「徒嘆奈何?」那時留下來的小銅板,應該不少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