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老年生活小筆記第六記下

發布日期:
作者: 許其正。
點閱率:637
字型大小:

老人念舊
大前年,我去署立台北醫院手術攝護腺,在五樓住院一週,從第二天起就聽到別一間病房傳來有人不斷大聲吵嚷的聲音。我第一個反應是,那是老人癡呆症者的吵嚷。內子於1995年9月在泰山泰林路被一輛逆向的發財小貨車撞倒,出車禍,兩人病房住的另一位就是。她的最大特徵是,持續不停地述說過去的事,有時像在和小時的友人密談,有時像在呼叫友人或和友人懇談,有時卻像和小時的友人大聲地爭吵對罵,即使半夜吵得你沒法睡覺她也不管,怎麼勸都沒用;可是對目前的事,譬如剛講過的話卻忘了。醫護人員和她的家屬說,她那是患了老人癡呆症。在這之前,我聽過老人癡呆症這個名詞,卻不知其真正的症狀,這次是「瞎貓碰到死老鼠」,真確知道了,而且印象很深。護士來時,我跟她說那是否是老人癡呆症患者?她先是肯定說是,然後說:「現在這症狀不叫老人癡呆症,已改為老人失智症了。」
從那時起,我一直奇怪,為什麼要叫老人癡呆症然後再改名為老人失智症?後來越想越覺得不對,患者明明記得過去的事,為什麼要給掛上「癡呆」或「失智」的罪名?「癡呆」和「失智」都不對呀!這是誰發明的怪名詞?他們哪裡癡呆了?他們哪裡失智了?為什麼要像一些無恥無知的政客,亂給別人扣帽子?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立意要給平反。
思之再三,思之再四,前思後想,我終於想出來了,稱為「老人念舊」最適當,「症」這個字還得給去掉。
第一、他們沒有癡呆或失智。就事實上說,他們智力很好,可以記得以前的事或說過的話,記得牢牢的。給他們扣上「癡呆」或「失智」的帽子,根本沒道理。
第二、念舊是人之常情。常聽說「落葉歸根」,不是最好的明證嗎?早年離鄉背井出外奮鬥有成的人,還常常回故鄉做各種奉獻呢!這些事,各個鄉里都會跳出來為我作證。
第三、念舊而冠以病症,那更是荒唐。常有人說:「到常回憶過去時,人就老了。」這話沒錯。但那是病症嗎?我倒認為是一種該寶惜甚至珍藏以往的情懷,非常可貴,鼓勵都來不及,何病症之有?一個人離鄉忘祖是該鼓勵的嗎?離鄉就忘祖,然後就忘了祖國是不是?這樣的事,有多少人認同呢?要說是病症,那乾脆把老人都冠上「老人病」或「老人症」好了。他們一生辛辛苦苦,勤儉奮鬥,省吃儉用,帶大子孫,老來該受這樣對待嗎?
改稱老人念舊吧!別給老人扣帽子,那是好情操,如果太念舊,以致碎碎念,也要容忍,更要尊重,別說那是「癡呆」,那是「失智」,那是病症。我們從何而來?誰的父母祖先不成老人?誰不從老人那裡來?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一名老人已到神經錯亂的程度,那就要另當別論了。那可能已是精神神經病了,就得送精神神經科治療了。這種病不是老人的專利,一般人即使很年輕也是一樣的,印象很深的是,小時候常被我們小孩子圍著喊「訬(瘋)尾仔」和「訬縣長」的瘋子,當時就不是老人。
體力和智力
人是骨頭和血肉做的,必定會老,老了就如同機器,用久了必定會磨損,體力必然差,以致從人間消失。有人甚至說,如果不磨損消失,世界上會變成老妖怪到處橫行,變成人吃人。所以我一再說,死並不可怕;那是自然現象,也唯有如此,人才能新陳代謝,生生不息。
這說的是人的肉體。人會老,肉體會磨損,健康和體力會差。但是智力可不然。人的智力有些像是變差的現象出現,那應該是人大了老了,事情繁多,思維分散了,念舊,念親人,錯認自己老了不用心,或者怕死。其實人的智力應該是越用越好越利,正如常人說的:「刀越用越利」。
手邊有一份資料:今年三月初台積電召開臨時董事會,決定任命研究發展資深副總經理蔣尚義、營運資深副總經理劉德音和業務開發資深副總經理魏哲家三位為「共同營運長」(CEO),可能就是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忠謀的接班人選,很多人質疑,他們三個人都已年過六十,有能力接班嗎?他為此召開記者會,說沒問題。他講了一句話很值得玩味。他說:「一般我們講的這個體力,是智力,包含從經驗裡頭學到的東西,這我覺得並不是五十歲是黃金時代,六十歲才是黃金時代。」這話顯然是肯定年齡大並非就是智力會衰退,反而正是人生智力的最佳狀況。以前人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現代大家公認:「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可能是人類越來越發現,老年人智力不衰退了。不信,古來尤其近來許多老年人創造出許多大成就便是明證!
別說我自我吹噓,我這裡要舉我自己為例。退休前,我出版了三本詩集,六本散文集,計共九本;為了全力讀以前想讀沒讀的書和寫作,我提前屆齡六年退休,至今已讀了不少以前想讀沒讀的書,已出版了七本詩集,其中有三本是中英對照,二本是中希(希臘)對照,一本是中蒙對照,一本是中英日對照,兩本翻譯,還有一本詩選集正在製作中,預定八月出版,一本修訂重印的散文集,一本新的散文集。退休十三年,加上正將印行的一本,共出版了十二本書,比未退休前多了三本。以發表的作品來說,包括詩、散文、文評和小說等,包括中文、英文、希臘文、日文、希伯來文、法文和葡萄牙文等,前年就有244篇(首),去年就有289篇(首)。這狀況,誰說我智力衰退了?誰敢說老年人智力一定衰退?
更重要的是,人的肉體死了就消失了;但是智力卻硬是不循這定律。智力所創造出的物質發明,一定可以「遺愛」後世,讓後人永世享用;而文學的創作,更能永垂不朽,提昇人類心靈。智力不但到老不衰退,還可能肉體死後越來越強而有力。
敲一敲,酸痛逃
老年人最慣常碰到的困擾之一是,這裡酸,那裡痛,煩呀!苦呀!
機器用久了嘛!不磨損才怪!受其折磨,難免。誰叫老年人要從小到老,把那些機器用那麼久,用到磨損?誰叫歲月要那麼鐵面無私?
其實說這些沒什麼意義。最重要的是,如何去解決或解除它。
我大約五十歲或更早就發覺身體酸痛的現象了。那時並不認為那是走向「老」的現象,自以為年輕力壯,哪會想到老的問題?一旦出現酸痛,便心甘情願地認為是運動後的反應,不理它,慢慢就恢復了。後來,酸痛漸漸地不放過我,像麥芽糖一樣黏著,我就不能不理它了,找國術館的「拳頭師」啦,問「資格」更老的人啦,去拔罐啦,甚至到中醫那裡去拉筋啦……,一路走來,費盡心思,還是對它沒輒。
很多老年人都患這毛病。最普遍的治療方法是,去復健;但是有用嗎?給醫院和復健醫師多增加一些收入是有的,給復健師增加一些工作量是有的,至於效果?也有些,只是不去,就沒了。有些老年人相信養生食品,吃善存、維他命或維骨力等,憑良心說,這些也有些效,只是仍然只是給藥商增加一些收入,藥效不大。以維骨力來說,只吃那養生食品,不運動和曬太陽,幾乎只能替腸胃增加些負擔。
從小我就看到父老祖輩們不時錘打自己的身體,大概最常見到的是錘打自己的肩膀。那時年紀輕,沒能想到它的作用;這時我靈機一動,想道,莫非是酸痛在敲打,何不試試看?一試,竟然靈驗。每次這裡痛那裡酸,一敲打,酸痛便好很多,甚至消失。於是我就用這方法來對付它。只要哪裡酸痛,我就敲哪裡。為怕敲出「副作用」,我都只適當用力。我竟然發覺這方法還真不賴,私下想,一定是老祖宗們傳下來的不公開秘方。
道理何在?為什麼敲打酸痛處,酸痛就會舒解甚至好起來?我研究了好一段日子。原來敲打跟按摩是同一的道理。它們的作用都是打通筋脈,讓血氣流通。酸痛就是血氣鬱結在那裡作怪,打通了不就好了嗎?豁然貫通了。這和一般所謂「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不是一樣的道理嗎?所以我現在只要哪裡有酸痛都用這最簡便自己可以做的方法來解決,最常出現酸痛的是手腕、臀部和腳踝便沒問題了。除敲打外,我擴大其效用。因打電腦,我右手無名指有一段時間酸痛而外,僵硬到連伸都伸不直;後來我每天傍晚去公園運動便邊走邊做緊握手掌再張開手掌的動作,去回而外,在公園裡健步走時也是,現在右手無名指已能伸縮自如,一如原來了。至於運動器材,我也善予利用。我總把爬梯當按摩器用,來按揉手臂、手肘和小腿,打通它們的筋脈,解決它們的酸痛。
敲一敲,酸痛逃。我深深相信。其實,道理還是那句話:「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