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思見聞錄

發布日期:
作者: 金沙子。
點閱率:679

初中時代,國文導師為了讓我們練習寫作並養成思考的習慣,便要同學每人準備一本普通的筆記本,稱為「思見聞錄」:「思」是心裡所想及思考的問題;「見」親眼所見之事;「聞」所聽所聞;「錄」抄寫、記錄文章或報導。
沒有字數、題目、體裁任何限制,但不能打混,每天一篇,風雨無阻,老師不看內容但會檢查作上記號。
老師趁著每天早自習,利用他速讀的功力來翻閱「思見聞錄」時,了解每個學生的想法並掌握學生的情緒等心理狀況。
一開始,大家是應付的心態,或貼張剪報含糊過關。不得不做的規定,大家硬著頭皮練習,久了,卻一下筆便欲罷不能,有時一寫就是兩三面;或每日爭著尋找報紙上的文章,就像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一年光景,共四本厚厚的「思見聞錄」裏,總是洋洋灑灑一篇篇青春告白、或自創的幾句「為賦新詞強說愁」詩句,也寫著男女情愫的感懷與胡謅著個人內心的秘密;還有報紙上剪貼下來的勵志小品文或讓人莞爾一笑的漫畫。
雖然當時資訊不發達,沒有3C產品,學生的誘惑少,生活的重心就是考試。我們除了面對聯考的壓力,心裡也有著荷爾蒙所激發的鬱悶、消極、偏激、叛逆等不愉快的內心歷程。為了聯考有好成績,為了不辜負家人的關心和同儕們的鼓勵,總是負面想法產生時,便在「思見聞錄」狠狠、盡興、瘋狂的宣洩心裡的不快,然後又回到到純真快樂的積極面。
每在翻閱這幾本「思見聞錄」,就像坐著時光機器回到十幾歲的情景,一篇篇文章就像一幅幅的畫面,而有些當時的青澀心境是現在的我,怎也無法想透的。
每天靜下幾分鐘,獨處在心靈的角落,回味生活點滴,有反省有快樂也有感激;若是懶得有自己的想法,那總在閱讀時,可以分享他人的經驗,然後簡短記錄下來,也是一種思想上的成長與痕跡。
我感謝老師當初的規定,讓我們在升學壓力下有了抒發情緒的管道;讓叛逆與年輕的活力轉為沉殿的心靈,而「對所見、所聞及所思加以記錄」的習慣也一直為我廣開了生活上的觸角,開啟生命中的另扇窗!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