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半生戎馬一老兵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1,792
字型大小:

手足情深馮楚雄,出生湖北雲夢縣,爾時抽壯丁,代弟去從軍,先以弟之名、後還原真名,一別家園數十載,回鄉父母已不再。
民國十七年秋天,馮家誕生一男嬰,全家上下迎喜訊,爾後將他捧在手掌心,將來出人頭地有信心。
種田人家是地主,坐擁大片山,請長工、勤耕作,馮楚雄不需做粗活,終日穿戴整齊進私塾,聽先生教書,論語、孟子、唐詩、宋詞,平順的求學路,期望將來拿到文憑有前途。
家中田園不荒廢,馮楚雄一路求學不鬆懈,民國三十四年,不料日本人到湖北,向西北部發動攻擊,因居家附近沒有新四軍,故而幸運地未受波及。
馮楚雄躲過一劫,繼續在縣城讀中學,但家鄉適逢抽壯丁,二抽一、三抽一,馮家共有三兄弟,大弟有視障,小弟被抽中,長兄如父的馮楚雄、不忍小弟忍飢耐寒去受苦,志願代弟去從軍………。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知識青年齊響應;民國三十四年,馮楚雄與同村的其他兩位青年、一起加入青年軍,編入湖北軍二○七師;同年,部隊到武漢,再移福建、東北和瀋陽。
青年軍二○七師在瀋陽與共軍背水一戰,卻節節敗退,退至上海,養精蓄銳於南部的一間倉庫裡,睡覺打地鋪,禦寒的毛毯、多人蓋一件;吃飯蹲地板,六人共吃一盆菜,裡頭盛裝白菜與蘿蔔。還是新兵的馮楚雄不准外出,只能待在沒有陽光的角落,外頭有衛兵在看守;而軍隊遇到年輕人,二話不說就抓來當兵,沒有轉圜的餘地,但還是有人乘隙逃走。
民國三十七年十月,馮楚雄隨軍隊從上海乘坐商船到台灣,在基隆上岸,再坐火車到新竹湖口,老湖口有處舊飛機場,在那邊搭帳棚,棲身之所就在帳棚裡頭,夜晚冷風從縫隙間溜進來,縮著身子、背對背,相互取暖,過著克難的軍中生活。
初來台灣,萬事起頭難,身穿黃卡其的半截衣褲不保暖、打著赤腳穿草鞋,腳底冰冷身顫抖,禦寒衣物不夠多;地瓜煮飯,不是搭蘿蔔、即是配白菜,吃飯要排隊,盛飯不能用力壓,被班長發現要敲頭,並且嚴厲地處罰、以白開水攪伴鹽巴,強迫喝下。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毫不留情的打罵教育,不是踢、就是踹,人人心頭一陣涼,好想回家鄉。
民國三十八年四月,馮楚雄升一兵,分發到新竹香山守海防,海邊風光好,沙既白水又清,夕陽餘暉惹人愛。沙灘長又長,從碉堡出發、走路要花四十分鐘才能抵達衛哨站崗;他們每兩小時輪流換哨,隨著潮退就接班,守著五個月的潮起潮落,風浪襲身、日子艱苦。而後換防淡水八里,依然守海防,營區離海岸較近,軍旅較好過,閒時砍竹籐,賣予商人編織籃子和籐椅。
同年十月份,金門古寧頭大捷,奮勇殲敵的國軍,將俘虜的匪軍送至高雄紅毛港營區安置,馮楚雄被派至外圍站衛兵,防他們脫逃,派人滲透俘虜營,一人監督兩人,回報他們的動靜。被俘人員、經思想教育後,分發各部隊,馮楚雄亦調防到桃園龜山,駐紮在老百姓家,出操與上課,日子還算順遂。
民國三十九年底,升上兵的馮楚雄,乘坐登陸艇、移防馬祖北竿守海防,師部在金門,馬祖只有一個加強團;一個班、一個點,終日過著看海的日子,海岸多峭壁,水鬼無法摸上岸,高枕無憂不怕頭來斷。
民國四十一年,馮楚雄隨軍隊移防金門古寧頭,駐守林厝海邊的碉堡,日以繼夜傾聽海濤聲,聚精會神凝視著對岸,不讓匪軍越雷池一步。
隔年,馮楚雄升下士,並調防台中后里下基地,隨後上台北衛戍師,位於大直、外雙溪附近,駐守福山,下面是老總統避難的坑道,他們整整守了一年,負責總統官邸安全。
民國四十三年,馮楚雄升中士,轉防桃園龍潭休養生息,而後再度來到金門前線,適逢九三砲戰,部隊駐守中蘭山上的碉堡,工事很堅固,縱然砲聲隆隆、震耳欲聾,但他所屬的營區無人員身亡。
民國四十五年,馮楚雄輪調新竹林口營區,仍是一般的訓練。原本兩年本島、兩年外島,此回突然接獲命令,於隔年十二月再抵前線吳厝。而於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期間,晚上遇到空投,軍令如山,要摸黑搬運,完成任務才能休憩;新頭海灘遇有運補船艦搶灘靠岸,他們和其他部隊奉令分批負責搬運,匪砲打很急,二○七師第三營第三連、整個連被擊斃,為國捐軀在沙灘,血淚交織成一片,壯士忠魂長埋太武山公墓及金山公墓,供後人追思與憑弔。
本島與外島,兩年輪著調,台澎金馬都有馮楚雄走過的足跡,但他對金門的感覺比較多;當他於五十五年再次踏上前線,已是上士,駐防頂堡溝,託朋友幫忙,調到防衛部化學兵連,當文書、辦業務。而後化學兵連裁撤,轉調兵工組,負責相關裝備的申請與核銷。
馮楚雄的外島歲月,就屬金防部後指部所屬的十八坑道待最久,堅固的坑道,冬暖夏涼,安全雖無慮、溼氣卻深濃,四面八方飄霉味,它是造成風濕病的最大主因。
民國七十四年,蒙受育樂中心福利社張老板牽紅線,馮楚雄士官長結識由台返金的烈嶼小姐吳秀蘭,佳偶天成、締結良緣,婚後,購屋在城區,於七十六年十月屆齡退伍。
半生戎馬的馮楚雄,為國犧牲、為家奉獻;代弟從軍的歲月,無怨無悔,屢屢獲獎,陸軍獎章、寶星獎章、景風乙種獎章、忠勤勳章、國民黨榮譽狀………等等,這都是榮譽的象徵,亦道盡他忠黨愛國的情操。
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後,馮楚雄帶著吳秀蘭於民國七十九年,經由香港搭機回老家湖北,為了給親人一個驚喜,沒有事先通知;當他們突然返抵家門,家人果真又驚又喜。馮楚雄夫婦帶著許多禮物回家鄉,分贈諸至親,男的贈手錶、女的送金戒、小孩領紅包,大家皆歡喜,珍藏這別具意義的見面禮。
長女馮姿雅,原在花坊當店員,有天休假回家、尚在睡夢中,母親吳秀蘭來到她的床前,遞上一份報名表,要她去從軍;她遵照母命、隨即下床去報名,通過體檢,將父親當標竿,巾幗不讓鬚眉、換上戎裝,完成半年的訓練,於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十六日分發到部隊。目前已是二等士官長的馮姿雅,另一半是通信兵學校中校主任教官。營造廠上班的小女兒,她的終身伴侶,一樣選擇軍人,軍階少校,目前在約旦受訓。
馮楚雄鄉音重,吳秀蘭聽得懂,他的口感較重鹹,她的烹飪他讚賞,婚後生活很美滿。而侍母至孝的吳秀蘭,其母因心臟血管阻塞而陷入昏迷,在她缺氧中風的六年裡,她善盡為人子女之責,幫她翻身拍背、把屎把尿,照顧得無微不至,讓人心生感動,亦受鄰里讚揚。
此時的馮楚雄,已習慣島鄉的生態環境,不再回大陸,決定留在第二故鄉金門,過著含飴弄孫、與世無爭的愜意生活………。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