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白衣天使楊玉芬(下)
自動請纓上前線的信於六月二十四日寄出,二十天後的七月十五日,收到金門縣政府以簡便行文表函復:「一、台端護專畢業,有意前來戰地尚義野戰醫院服務三軍將士,壯志可嘉,但該院現無女性或僱員之編制,故無法安置。二、金門衛生院病房現已擴建完成,床位倍增,醫護人員編制將予擴大,將代為登記,如有意來金,請適時與衛生院聯繫。」
收到金門縣政府的簡便行文回函,楊玉芬再一次提筆,直接寫信給金門衛生院,誠懇地表明:「金門確是我嚮往已久的工作地點,雖然,我沒有如南丁格爾一般的偉大,但我護專畢業,雖只是一盞微弱的燭光,但我願效法其精神到戰地前線,將所學奉獻給前線為國效命的傷患,這是我當初進入護專許下的願望,請賜給我這個機會,如果衛生院有困難,請代為推荐給其他野戰醫院,讓我能為國家盡一份棉薄之力,不勝感激!」
第二封信寄出去之後,很快地,「金門衛生院」院長具名回了一封信:「玉芬小姐:您熱忱為戰地服務,壯志可嘉,惜本院現無缺安置,非常抱歉,待修正編制核定,有缺當優先安排,敬請諒之,並請 學安 趙金城 啟」
收到這封回信,她認為「待修正編制核定」,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很明顯是搪塞之詞,等同於善意的拒絕。連續碰到二根軟釘子,若是一般人,早已心灰意冷宣佈放棄,可是,楊玉芬不死心,她再接再厲,又提筆寫了第三封信,直接寫給金門縣縣長,表明既然沒有缺,她可以不佔缺、不領薪水,自願到戰地前線為傷患當護理義工,希望能給予機會。」
金門縣政府收到信後,縣長羅漢文深受感動,指示人事室與楊玉芬聯繫,經過書信往返,在取得相關學歷證件與護理證照後,交由相關單位會辦,並由縣長具名回信:「楊玉芬小姐:祝好!來函及學歷證件均收到,並已交相關單位辦理中,惟在作業上,必須會辦數個單位,故時間上要稍延長一些日子,人事命令發布後,將逕寄貴府,請安心等待。順祝 如意 羅漢文 啟」
原來,所謂的「交由相關單位會辦,時間上要稍延長」,是交給安全考核單位,暗中對楊玉芬身家進行調查,畢竟,金門處於交戰地區,為嚴防敵人滲透潛伏,做好人身安全查核,確實有其必要。因為,玉芬姐自願要到金門前線工作,是她個人的意願,且私下偷偷在進行,並未事先告知其父母,然在被身家調查與等待金門縣政府發布人事命令期間,他的父親也在左營海軍總醫院幫她找工作,可是,玉芬姐明白告訴父親,她是學護理的,應將所學奉獻給最需要的前線將士,何況,她已在誓詞上簽字,不能反悔。
四個多月之後,金門縣政府會請相關單位完成對「楊玉芬」的身家調查,證實安全無顧慮,終於,特准許她前來金門服務,「金門衛生院」以公文通知:「玉芬小姐:隨函附寄金門縣政府六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63)礱人字第16696號核定任職行文表一份,並於十六日生效,請速向高雄或台北外島服務處聯絡來金報到。」
因此,楊玉芬經向「高雄外島服務處」取得聯繫,登記好船位,背著簡單的行李搭上開往金門的登陸艇,經過近三十個小時的海上顛簸,幾乎把膽汁都吐光了,一路迢遙來到陌生的戰地前線,在金門衛生院擔任護士,初步實踐效法「南丁格爾」上戰場照護傷患的心願
什麼是「南丁格爾」精神呢?話說十八世紀中葉,英國有一名出生貴族家庭的女孩,叫南丁格爾。她的父親是英國的富豪,在歐洲擁有多處高級住宅,一家人經常隨著季節轉換,選擇最舒適的地方居住,南丁格爾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生於義大利。並讓她接受高等教育,使她通曉英、意、德、法四國語言,期望日後成為上流社會的貴婦。
但是,南丁格爾年輕時閱讀大量護理書籍,並加以翻譯,希望對人們有所幫助,而且,自己立志從事護理工作。由於在那個時代,護士社會地位卑微,只有貧苦婦女為謀生,才肯從事的工作,尤其,當戰爭爆發時,需奉命隨軍上戰場搶救傷兵,不但辛苦且非常危險,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
因此,當南丁格爾宣佈學習護理,父母極為震驚、憤怒和悲痛、但她不願家人的反對,毅然放下安逸的生活,前往德國接受護理訓練。甚至,一八五三年歐洲爆發克里米亞戰爭,她再次不顧家人強烈反對,自告奮勇請纓上戰場照顧傷患。在當時,護士沒有夜晚執勤的習慣,但南丁格爾為給傷患更多照護,常常深夜提著燈巡查病房,為他們蓋好棉被,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般,由於她悉心照護,傷患死亡率由42%降至2%,讓許多頻臨死亡的傷兵,獲得重生。
戰爭結束之後,南丁格爾開辦了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總計培訓一千多位護理人員,卓越貢獻獲英皇頒授功績勳章,成為英國史上首位接受這項殊榮的婦女。因此,世人為紀念她「犧牲奉獻、追求新知、博愛濟世;堅守原則、平凡樸實」的精神,將每年五月十二日她的生日,訂為「國際護士節」,以激勵承先啟後,發揚護理事業。
受到南丁格爾精神的激勵,楊玉芬同樣沒有考慮自身的安危,也不顧家人的反對,隻身上前線來到戰地金門擔任護士,她敬業樂群,貼心地照顧病患,由於住在醫院的宿舍,無分日夜或年節、假日,常常主動放棄休假,主動照護病患,特別是和藹可親的態度,照護病患像對待自己的家人,因而獲得同仁與病患一致的好評,曾獲荐選為模範護士,並應聘為「金門自衛隊員救護護理訓練班」講師,為學員傳授護理專業知識。此外,也曾奉派到島外島的小金門「烈嶼醫院」服務,很幸運,時任行政院長的經國先生,曾蒞臨烈嶼視察,榮獲當面握手致意嘉勉。
楊玉芬在金門衛生院優異的表現,尤其,她是自願前來戰地服務的護士,聲名遠播,金門日報在民國六十七年一月三十一日以「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為題作專訪,報導她為效法護士鼻祖南丁格爾的精神,放棄在台優渥高酬待遇,毅然自願前來戰地照護傷患,金門縣長感動之餘,特准前來金門服務,於衛生院擔任護士期間,「以溫馨和病患同享、把愛心奉獻給傷患」,兢兢業業堅守崗位,親切而熱忱地照護病患,總是以歡顏笑臉迎人,使病患忘卻痛苦、使家屬減少憂戚,甚獲病患讚揚;而且,與同仁相處,有如家人一般親切,因此,同仁都很喜歡親近,也獲得長官器重。
再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金門無分男女全民皆兵,男子年滿十八歲至五十五歲、女子年滿十六歲至三十五歲(結婚除外),統統納入民防組訓編組,平時除了接受例行的戰鬥訓練,每逢國慶大典,金門自衛隊都會遴選隊員參加閱兵盛典。玉芬姐雖非金門籍,但在縣屬單位工作,被納入自衛隊醫療救護大隊,且屬未婚及齡女性,更因她身高超過一米七,自然是被遴選為閱兵代表的主要對象。
果然,民國六十六年十月十日,全國各界在總府前舉辦「慶祝雙十國慶大會暨自強大遊行」活動,金門女自衛隊參與盛會,玉芬姐雀屏中選,先集中於金門的「第三士官學校」,接受一個月的嚴格訓練,包括個人肩槍行進與隊伍齊步。然後,隊伍搭船開拔到高雄,轉搭十幾個小時的平快火車到台北,進駐「師大附中」進行隊伍整合,展開第二階段的訓練,期間隊員經過幾個階段的淘汰,她不但沒有被刷掉,還因身高、體形及基本動作都是「一級棒」,很榮幸被安排在隊伍最亮相的「排面班」,「國慶日」當天,代表金門自衛隊在總統府前,昂首快步向大閱官致敬,在國人面前展現金門自衛隊訓練有素的英姿。
當然,金門籍的女自衛隊參加國慶閱兵,委實不值得大驚小怪,然而,一個非金門人,卻能來戰地,還能穿著迷彩服代表參加國慶大典,類似的情形應是絕無僅有,在金門的歷史上,應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玉芬姐嚮往金門,來金門服務四年多,她喜歡金門、熱愛金門。離開三十四年後重回金門探視生病的伙伴,並與十幾位久別重逢的老同事聚會,大家一見如故,嘻嘻哈哈閒話家常,快樂地回味戰火下的往事。席間,玉芬姐回憶偷偷寫了三封信給金門縣長,終於如願前來金門當護士,來到金門之後,父親還打電報:
──傻孩子,金門很危險,快回來,我在左營海軍總醫院,已經幫你找好護士工作。
她立即回了電報:
──爸爸!來金門是我自願的,既然來了,無論再怎麼辛苦,我都願意留下。
此外,玉芬姐還強調:
──其實,金門很好,我一直很喜歡金門,當年不顧家人反對前來金門,是實現了來戰地當護士的願望,但最大的遺憾是……
有人接著問:
──是什麼?沒有嫁給金門人?
──對呀,當時,大家都很年輕,但你們一個個都「恬恬」(默默),我怎麼好意思開口請你們來追我,女孩子嘛!總要保持應有的妗持!
──玉芬姐,你講錯了,不是我們不想追,而是你長得太漂亮了,不敢追!
也有人說:
──是呀!誰叫妳要長那麼高,當時醫院裡二十幾位年輕小伙子,只有二人可以相提並論。
──身高不是問題!……
──哇!這句話,如果早在三十年前講,那就好了。
──哈哈!
聚會,在歡笑聲中結束,雖然時光很短暫,但一起回到從前,倍感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