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行軍 敲門人———我在金門的旅記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文和。
點閱率:1,074

民宿的黃媽媽在閒話聊開的夜深,天外忽然飛來一筆,反身入室,拿出一瓶金門高粱,一盤透明玻璃製的小圓狀置酒器,我們雖是出言稍稍勸阻,卻僅只說說,全無行動。是以一見它們果真火辣辣的端坐在桌上,幾位借宿的房客眼珠全都楞了,就像置酒器中的一口杯,雖是杯口朝天如乾渴的魚,但也傻住——只因此際,絕非是喝高粱的好日子。
但,黃媽媽卻毫不以為意,直說——萍水相逢,難得話談得這般盡興,那真該也找些高粱來助興,畢竟這裡是金門——她在說話當頭中,已為我們桌上的酒杯一一倒滿,隨後豪情地就真的先一口飲乾,對我們說:「很高興認識你們,歡迎你們來金門——」
她會心血來潮,拿出高粱酒來,全肇因我提起午後兩點在山外圓環所見的那具溫度計的標示。
來金門,是七月,酷熱當空,我咋舌的拉出那一句所見的「大事」:「我還真的一時以為我眼花了,特地停下車來凝神注目,天啊,金門的氣溫真的會嚇死人,就跟高粱酒的酒精濃度全一個模樣,38度——」
黃媽媽僅微笑俯聽,恬恬地,不直接糾正我的謬見。「電視上說今天台北38.6度,差點打破歷年來的紀錄,是全國的最高溫。」
她含蓄的點出——真正熱島不是金門,而是在台北,那一座高樓擠著高樓,冷氣機都束手無策高喊救命的盆地。
我們坐在民宿的天井中。夏風沁涼,從不遠的海上刮刮刮陣陣襲來,似群滅火隊,吹得金門的夏夜全無一絲白天的火熱,日夜彷彿像一對分道揚鑣的戀人,一個火一個水,個性如氣溫感覺全然不同。就只有那瓶高粱酒,宛如曇花,在我們的唇舌間香純甘冽,以原味的清香恣意散發……在夏夜,盛開一朵朵難忘的回憶。
黃媽媽,拿來的高粱,不是38度,而是58度,最在地的人情和酒精濃度。我連連品酌好幾杯,忘了方才說的,夏日不宜飲高粱的觀點。
在金門,高粱,好像四季皆可飲,只須快意來為伴。
 其實,我這次回金門,就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在找一種酒,一種只在金門才看得見的酒。
雖曾在金門戍守過,但對它的印象也沒比未曾造訪過的人來得多;山,就是太武山,樓,就是莒光樓,而湖,則對太湖的記憶並不多,它雖在我常跑去看電影的山外附近,但我所懷念的卻是全關了門的電影院。至於鸕鶿、栗喉蜂虎則又是離開後才興起的賞鳥盛事。在我的記憶中,金門似乎就只是貢糖、高粱酒、菜刀的象徵,都還把風獅爺給漏掉了,就別笑我不知道竹葉貢糖是小金門的特產。
因為,我連高粱酒也只會分38度和58度。
「你真的一點都不像是去過金門的人——」
幾年前的一個冬日,友人神秘兮兮的取出一盒行軍酒時,我初初還以為它來自國外,或是對岸瓢洋渡海而來的大陸酒。淺酌一口,就一無抗拒力地全掉入它清香的魔味中。行軍酒,竟全無新釀高粱58度特有的嗆、辣,那股未經歲月馴服的狂野,味道直肖存藏多年的老高粱,入口清爽,唇與舌全無推拒害怕的畏縮,反倒是開了蓬門撥出大道前去迎接,在口中它綿綿的細織,像久違的戀人訴說每一寸的思念絮語,如此纏綣的爬過唇土舌地,滑落如喉,反成了重逢後特有的落口回甜,只感覺全身所有的肝腸都是一股餘香繚繞,翌日醒後,那股郁香猶在,全無頭痛口乾舌躁等醉後痛苦。
就那樣,我離開金門多年後,才開始戀上高粱酒,也因為品過行軍酒後,眼中所見的酒妃酒嬪們,竟都千帆過盡皆不是了,捨了威士忌、離了紅酒、也看不上愛蘭白酒,若欲飲酒就非高粱不可,且僅指定58度,裸飲,不加冰、不滲水,只能原味品酌。
可是,行軍酒就只友人幾次攜來共飲,它如我望穿秋水的戀人,教我好生思念。只是,市面上尋它幾回,空惆悵,跑到金門設台的特產中心,滿心期盼而去,只撿回一地失落的眼神。
友人說,這是金門的紀念酒,限量的,有緣人才能跟它相識。我不知道他是透過什麼管道才與行軍酒有緣相識,問了他,嘿嘿嘿,他只乾笑幾聲,不說。好像行軍酒如山谷中的美女,不容太多人前去取幽探徑。
如此,我只能收藏方形菱角玻璃瓶造型的它,在冬日,倒入58度高粱酒貼在胸前袋中,以假亂真,也如真似假的回憶起在金門戍手時的幾次夜行軍回憶。
「夜色茫茫,星月無光……」
偶有幾回,也在蒼茫冷冽的日子中,順口哼出那首「夜襲」軍歌的幾句來。  難得又回金門,我四處苦尋行軍酒。
在小徑僅存的雜貨店中,我看不見它。坐船跑到小金門的湖井頭,吃芋頭冰時,我問了老闆,老闆攤攤手,告訴我行軍酒久未生產了,如果有心,也許會在雜貨店中和它偶遇。心,我是有的,但遍尋諸多雜貨店甚或酒行特產店,只換來一雙雙狐疑不解的眼神,搖了搖頭,好像在反問我:你為什麼非它不可,這裡還有很多不錯的紀念酒,只要你肯跟它們相逢,也不輸行軍酒的。
我只把前事告訴了黃媽媽。她淡淡一笑,「沒錯啊,金門真的有很多紀念酒,有風獅爺、八二三特殊名物類的,甚至連迎賓、動感亞洲挑戰、媽祖公園落成的活動也出了一批,不過都是限量,是有些難找……」
其實,我在金城中興街的小店中,曾找到過它——行軍酒。
因為鬧過笑話,所以先隱去不敢直說。但,幾杯高粱58度入喉後,我就全盤托出了,跟招供沒兩樣。
「我眼尖的在街上眼睛一瞥,哇,那不就是我朝思暮想的行軍酒嗎?就擱在酒櫃上第二欄排行老三的位置上,兩旁就坐了熟悉的紅標高粱身影和一小罈沒見過的紀念酒……」
「那你買了沒有?」黃媽媽沒誇我眼力好,只問我買了沒?好像就在靜待我鬧出的笑話,快快湧話而出。
沒有。
我搖了搖頭,她現出那恬恬的微笑,似在表示——她常見了,這事。
「我走進去,一見,行軍酒身上貼了一紙標籤,上頭寫了90兩個字,龍心大悅,劈頭就問老闆店中還有幾瓶,我全買了……」
老闆本也一臉驚喜的說,就只有半打,真的要全買嗎?他歡喜的臉色中現出了幾分的懷疑來。
真的——
在台灣,那紙標籤代表著價錢,半打也不過是五百多,便宜得很。我記得友人告訴我,0.2公升的行軍酒不貴,他只花了三百。而我卻在多年後,不但巧遇,甚至買得了它徐娘半百後身價直落的行情。噯——只能說我是天真得可愛,一時歡心竟傻了……。
老闆在我拿出五百多錢時,楞了一下,告訴我:「一瓶500……」
一直到這時,黃媽媽才平反了金門不是熱島,駁了我的謬見。「很多東西,我們金門跟你們台灣是不同的,那個標籤不是價錢,是年份,酒是越老放得越久越值錢。」
她說,金門下午的溫度只有32度。不是我所見的那種直接曝曬在日光下的溫度,氣象局公布的,是擺在百葉箱中量出的。
金門不熱,比台灣本島的許多地方溫度還低也還好。
 所以,我去買了一瓶行軍90。
這次,不單為了它迷人的醇味,也為了提醒自己,要多一隻眼,去看不同的金門,別只用台灣常用的那兩隻眼。
我翻過行軍酒的背後,沒錯,一行90No.0042718黑體字,說明了它的身分,年代90出產,那不是價錢,而這是金門跟台灣的不同。我只擅飲酒,買來即喝,而金門則擅存酒,酒越老越香越值錢。
我對著它,行軍90歉然一笑,而它恬恬然的,不以為意,只似在對我說:「沒關係啦,朋友,我們好久不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