槌哥
十一
歷經數月的開墾,槌哥緊握鋤柄的雙手由初時的水泡到長繭,如今則是一層厚厚的粗皮。雖然田地的雛形已出來,但他依然得修築田埂,挖掘排水溝,然後用犁鬆土,再以十二齒耙平,並順便把殘留在田裡的雜草一併清除。經過繁複的開挖和整地後,他座落於溪仔墘的田地終於開墾完成。當春天來臨,當綿綿春雨落在他辛苦開墾的田疇上,槌哥難掩內心的激動和興奮。
於是他挖來事先培育好的芋頭苗,每株以一小步的距離為間隔,先一一放在犁好的「園股」上,然後用「狗耙仔」掘一小坑,再把「芋苗」栽種下去,它就是農人俗稱的「播芋」。但如要芋頭長得好,除了適時地施肥,更必須勤於「摳芋草」,以免野草吸取田裡過多的養分,讓芋頭苗因養分不足而萎黃,也是農人說的「黃痠」;而如果不去「掠芋蟲」,往往整片葉子都會在一夕間,被滋生在葉脈間的「芋蟲」啃食精光,繼而影響到它的成長。
槌哥已有多年農耕經驗,無論是「播芋」、「疊蕃薯」、「種露穗」,或是要犁、要掘、要耙……等等,幾乎都難不倒他。但是,即使有豐富的經驗,但作穡人講求的則是「氣力」,倘若沒有足夠的力氣,再豐富的經驗亦只是淪為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