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回首四十年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順德。
點閱率:638
字型大小:

年過一甲子,正逢服務教育界滿四十年頭,即將獲教育部頒發全國服務資深優良教師獎,內心有說不完的心路歷程。希望藉由這支笨拙的筆,記錄過去的教育生活的點滴,知所省悟與感恩,在今年教師節表揚前夕,內心充滿無限的感懷。
記得高中畢業的那一年,首次赴高雄市參加大專聯考,不知未來何去何從,那時偏遠地區正好缺乏國小師資,全台半數以上師範學校辦理特別師範科招生,幸運考取台南師專就讀,經過一年的教育培訓,被分發到澎湖離島服務,因此有緣踏入教育界服務。
當年初次離家,來到陌生的台灣,暗地摸索,就近住學校宿舍,住宿膳食免費,當時開了兩個班,其中一班是為澎湖離島來的學生而開,來自金門共有十一位同學,因此能夠相互照料。剛接觸教育理論的課程,十分乏味,譬如教育專業科目是少不了的,遇到照本宣科的老教授,只好自己閱讀進修;課程教材教法比較實用,德智體群並重。畢業後分發至澎湖離島望安國小服務,從未想到在一個離島中的離島任教。
每逢冬季來臨,在那光禿禿的小島上,風沙飛揚,極為不適應。那一年正好遇到石油危機,物價飛揚,民生物質缺乏。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幸好來的同學多,食宿不成問題。剛到這兒,所見到的居民生活環境比那時候的金門好,生活水準高,大概是從事捕魚收穫豐富的緣故,洋樓式的建築不少,孩童的穿著也不差,對外交通便利,物質供應不會匱乏,放眼看去一片草原地,很少看到高大的樹林。
在海上遠望小島,像是個平台浮在海面上,一般稱「海蝕平台」,柱狀的玄武岩林立,極為壯觀,是澎湖特殊的地理景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以從事捕魚為生,田裡的農事由婦女擔綱,看不到男人種田。婦人為防風沙日曬,個個把頭纏住只剩下兩個眼睛,認不出是那一家的女孩。漁民除了捕魚外,漁船也從事打撈珊瑚,加工製成手飾品,價格不菲,另外也產文石製成裝飾物,這都是稀有的產物,所以澎湖的孩子升學不多,有的小學畢業後就加入捕魚行列,因此全國漁船的船長大都來自望安。
在望安國小服務了兩年,探討當地民情風俗,大多源自金門,生活習慣、言語溝通十分相近,彼此沒有隔閡,在離島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只有去適應它。後來調至台南土崎國小服務,是屬於六班的偏遠小學,承蒙李漢文校長重用,擔任六年級導師,對外比賽樣樣來,訓練國語文參賽、合唱團比賽、球隊訓練等,成了學校重要的支柱。學校處在四面竹林環抱,大多是丘陵地,十分幽靜,居民散居各山頭。種植竹林作為編製竹器材料,或栽種竹筍是當地的農產品。每逢家庭訪問須攀越山丘,人情味濃厚,經常留老師餐敘,拉近親師情誼,偶而親師交流至夜晚,人各握把火炬返回學校,十分有趣。
在台南職教一年,輾轉調回家鄉金門執教,於烈嶼上岐國小任教兩年,期間利用寒暑假搭軍船返回台南師專進修專科班,來回歷時三年。當時來往大小金門海上交通不便,每遇大潮就要以小船接駁到大船,十分驚險。每逢單號宣傳砲肆虐,最為擾人的事,住的宿舍正是落彈區域,隨時提高警覺,提心吊膽。我們這一群從大金門來的年輕夥伴,曾經發揮最佳效能,勇奪全縣會考第二名,創造了不可能的奇蹟。
兩年後受教育局調動分發至金湖國小,在此校投入三十年的教育生涯,期間除了幾年的導師工作,其餘皆擔任行政業務。最為重大的工作是承辦六十四年版及八十二年版數學科課程實驗工作,期間並擔任本縣數學科輔導員,革新數學課程任務。八十七年起推展小班教學,兼任全縣小班教學中心執行秘書,接著推動九年一貫課程,與湖小教學團隊一起學習與成長,終於有成,如今看到學校不斷的蛻變與茁壯,內心甚感欣慰。
八十九年完成台北師院國教研究所四十學分班,一百年取得台北教育大學碩士學位,是全班最資深的學生。深切體認教師唯有不斷的進修成長,才能迎接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的挑戰。多年來秉持負責盡職的服務態度,為教育專業付出諸多心力,故歷年服務考核名列甲等,深獲各界的肯定與嘉許。個人先後兩次榮獲為特殊優良教師獎,受教師會遴選為全國POWER教師獎,與黃芸芸和沈映汝老師組合的教學團隊,以「美麗新視界」藝術與人文創新教學方案,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印證凡是走過的路,必留下永恒的足跡。
近年來參與新課程改革,雖然服務年資已深,但追求終身學習理念則永不休止,時時惕勵自己,必須保持充沛的活力,並勇於接受任何挑戰。九十一年借調教育部擔任教學輔導員一年,協助推動九年一貫課程工作,輔導金門及馬祖地區,深入各校訪視,反映基層聲音。九十五年借調至教育局擔任課程督學兩年,仍持續不輟的全力推動全縣國民中小學課程計畫及辦理各項研習活動。
課程督學仍是為推動九年一貫課程工作而設,承辦國教輔導團業務,辦理全縣各項教師研習,學校基本學力測驗工作,參與北區策略聯盟會議或教育部會議,期間觀摩學習成長頗多,認識教育界夥伴,增廣學習領域。教改推動時遭遇許多爭議,依然度過多少困境與難關。
九十七年經過激烈的競爭遴選成為正義國小校長,提出了辦學理念,首先秉持教育部揭示為全人教育、溫馨校園、終身學習的願景;把握學校規劃的教育願景邁進。四年前遴選時提出幾項辦學重點,經過連任校務評鑑,各項逐步推動,如開心農場栽種的歷程,展現互助合作的精神,凡事非不勞而獲,認清了唯有耕耘才有收穫的道理;做家事體驗為培養孩子勤勞的習慣;生態環境建置提供學校教學資源;小小解說員培訓是探索生物的奧秘;寫作力的展現引以為傲,讓他校刮目相看,種種措施的推動已有具體成效。
治校理念秉持以營造舒適健康的學習園地、耕耘優質教育、追求卓越領導、塑造優質團隊、建構精緻化小校風華,建構創新的永續校園,發展小校精緻化教學,建立學校特色,成為優質校園。深切體認一位好的校長,應深具愛心,用心經營學校,使學校成為社區最信賴、最有效能的學校,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教師尊嚴的教學,家長信任參與的美好教育園地。
在教育改革路途中,經歷六十四年及八十二年課程改革,尤其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自九十學度正式實施以來,其課程理念及精神內涵雖然獲得中小學老師及社會大眾的支持與認同,惟在執行過程中,相關教育問題,主體調適上發生落差現象,從「行政機關體制運作、學校組織運作、中小學老師專業知能、家長價值觀念及學生學習型態」等等,多方面的主客觀條件,可能部份發生失調現象,以致影響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各界非常關心「課程統整、協同教學、一綱多本、課程銜接、教科書內容錯誤、英語教學城鄉差距、鄉土語言音標學習、建構數學導致學生程度降低」等相關主題之實施及其問題,教育部為加速推動工作的腳步,特別培訓五百名種子教師及課程督學,尤其「課程督學」的設置是前所未有,可見教育部特別重視本計劃的推動。本人因借調教育部參與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小組工作一年,歷經二十餘次推動小組會議,了解九年一貫課程推動的概況,更了解教改的方向,掌握教改的精髓。
閒暇之餘,秉持「閱讀‧悅讀」的理念,廣泛涉獵各種教育專業叢書,時時瀏覽新課程精髓,密切注視教育改革脈動,並經常收集鄉土資源,編印鄉土自然補充教材;提供教學理念與資訊,陸續發表教育性文章於金門日報,結集出版《永恆的生命》、《收穫的喜悅》二書,並增加生活的樂趣,也達到終身學習的理想。閒暇時從事宗族文化研究工作及有關文史研究,協助鄉親尋根活動;積極投入社區公益活動,解決鄉親疑難;經常義務擔任鄉土解說,讓生活增添活力。自以為領了政府不薄的薪水,不能愧對良心,因此學校付出的時間遠超過一般正常的作息時間,經常以校作家,不以為意。多年來寒暑假為辦理教師甄選工作而犧牲假期,多年來甚少出外旅遊,總是放心不下,凡事善盡職責就好。
四十年的歲月匆匆流走,感慨光陰飛逝如梭,該要退休的時候。前年幾位湖小的老師獲頒二十年資深優良教師,那是當年在湖小執教的學生,如今看到個個畢業的學生有所成就,遍布社會各階層,內心感到欣慰。即將頒發全國服務資深優良教師獎前夕,回顧個人畢生教育心路歷程,分享給所有教育夥伴,大家繼續努力奮鬥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