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心情
許多人喜歡逛街買東西,或者只是輕鬆而沒有特定目的,在街道或夜市商圈閒逛,更是一種蠻不錯而可以打發無聊時光的嗜好。
日前我們抽空到鎮上大賣場購物,在地下室停車場準備停車時,發現整個停車場沒剩下多少個停車位,以致於必須多繞一會兒才找到空位,然後愉快的走上手扶梯進場。
「今天又不是假日,為何有這麼多人來大賣場買東西呢?」我們聽到有人推著手推車而感到很驚訝的表示。
對呀,不但地下室停了滿滿的車子,而且平面停車格也幾乎客滿,難道附近民眾太悠閒了,所以大家都跑來大賣場吹冷氣嗎?
當我們買完東西準備結帳之際,更看到好幾處結帳走道,都必須排隊等候,而且每一部購物車裡面,大都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彷彿似為了舉辦嘉年華會而購物的樣子,真的是讓人感到大開眼界而覺得匪夷所思呢!
不僅是眼前所見到的情況讓人覺得驚訝不已,其實在類似此種性質的大賣場,看到消費者瘋狂買東西時,很多人總會打趣的說:好像今天購物不用錢的樣子,所以大家都趕過來大肆搶購而不手軟!
於是更有人感慨的表示,假如看到大賣場生意如此興隆的現象,哪裡會覺得國內經濟不景氣的新聞報導呢?
人們在購物中心或大賣場看到的情況,和經濟是否景氣的對比,當然有時候會有相當程度的相關聯;不過對於民生物資的需求,卻也教消費者感到極其無奈,因為那些物品都是生活必需品,再怎麼樣心疼也省不得而總要花錢購買。
「好比開車的朋友雖然對於汽油漲價而備感沮喪,可是卻無法耍帥而不使用車子,所以只得硬著頭皮而無奈的接受!」有人舉出這個例子來說明人們對於物價波動的心情,想必也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實。
當然重複出現物價上漲的情形,人們得要嘗試去適應才比較合適,或許可以用另外的一種心情來面對比較好,因為那是無可避免的社會現象,而且很多人覺得消費購物的行為,也可以達到心理自我滿足的境界。
因此從心理層次切入而換句話說,能夠輕鬆愉快買到自己喜愛的物品,本質上就是一種很幸福的過程與享受,難怪在街上幾處熱鬧的商店區,總是經常摩肩擦踵而極其擁擠,到處都是閒逛與散步的人群,也許這就是可以滿足人們心理需求,因此自然而然樂於逛街的緣故吧!
從人們在大賣場與夜市商圈的消費情況來看,倘若人們能夠轉換心情,把逛街的樂趣當作適當休閒活動,也許才會因為經濟不景氣的訊息,以及許多社會負面新聞而備感焦慮,甚至因而導致極其鬱卒的壞心情,那麼就不是單純物價上漲的困擾而已,也是情緒管理出問題的徵兆,人們還是得要小心看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