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江速寫

發布日期:
作者: 東瑞。
點閱率:698
字型大小:

●初來的心悸
那一次,飛越萬里晴空,從香港飛到台北,飛機轉了一大圈,降落金門。沒有料到飄泊大半生,竟還能得睹故鄉面容;歲月如水流逝,天邊殘陽已斜下,走下機艙,步履已沒有年輕人的快捷,心兒,卻湧滿了難耐的激情,不亞於少壯。
故鄉的面目何等陌生;故鄉,也以陌生的眼光望著海外的子孫。
初來金門,停駐於台北,是同鄉人引領我見識一個又一個文友;在金門那塊土地上,也是鄉親駕著車載我們觀賞一處一處金門的寶地。初來的心悸,像是暗戀一個女子,忽然有日被她有意無意間點破,讓我措手不及;生怕遭冷落,失望而回。然浯洲瀰漫著鄉親人情的灼熱空氣,擊退了我的心悸和不安。
初來那一年,天氣乍暖還寒,春花初開。我們細細撫摸過祖屋蒼涼的容顏,墊高腳跟,攀爬,拍下屋樑上的雕花和字刻,一晃八年;而今,祖屋已消失於無形;我們心悸於貪婪的巨獸,一夜之間竟可以消滅我們所有的記憶和希望。
懷念初來的心悸感覺,竟一直延續到今天。
●浯島的夜空
住在大城市太久了,禁錮在密封的鋼骨水泥森林裡,看不到新鮮的太陽;夜裡,粉紅色的夜空竟感染於地面上密集的燈飾,難望夜空上清潔的月亮和星星。浯州的夜空不然,那麼高遠,那麼黝黑,那麼令人愛戀。
當汽車奔馳於沒有聲響的故鄉夜馬路時,兩側盡是樹林和呼呼的風聲,夜空,漆黑如墨,潔淨晶亮似黑色地氈,一顆顆星兒就是綴嵌其上的鑽石,隱隱發光。
哪怕是在民宿的深井,抬頭也就可以觀賞高而遠的夜空。屋瓦、彎月、小星星們和小檯上的茶杯、貢糖、點心構成故鄉令人懷念的永恆圖畫。不分地上天上人間,天人合一,草叢的蟲兒們一夜無眠,一唱到天明;我們對影成五人,也是邊品茶邊聊天,一談不知夜深,一談到天明。
大自然啊,眷顧著故鄉,給予美麗的夜空、戰後的靜寧;夜裡,富有節奏的輕微鼾聲一直響到天明,門兒不須閉,就讓鼾聲和蟲鳴交融啊。
●金廈兩岸碼頭
也許沒有一處碼頭,如此地人性化,推疊著大件小件行李的小推車,竟可以「闖關」,過了一關又一關,一直到那個接近輪船的斜坡,竟還有輪船、碼頭的職員協助拉著您一把,推著車一下,那是在廈門的碼頭;也許也沒有哪一個碼頭,如此鬧哄哄的,好似就要沸騰到天上去。送佛送到西,送親送到碼頭,唧唧喳喳,殷殷囑咐要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情不捨,意綿綿,那是在金門島碼頭。依然難忘第一次乘船,好奇地看到大箱小箱行李擠滿了船艙,密密麻麻的鄉親坐滿了座位,整艘船幾乎沒有了空椅子。船窗外嘩嘩響個不停的海浪衝擊著船底的聲音迄今未曾消失,連海洋也歡呼不已。
●馬伕淚
我知道從前在故鄉,那塊石頭是沒有的。很久以前就在南洋見證了一個老前輩的呼籲和努力,呼應著我們初次回鄉的激情。一直到他記錄的血淚歷史,從記載方形文字的平面書變成了浮凸立體的可以雕字的石頭,印刷化成了雕刻;然後,又從馬伕石變成了馬伕和馬兒的動人雕像,而兩度變遷,又從碼頭移到了海邊。
從前我不知道也不相信,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竟能將弱弱的呼籲變成如假包換的實踐;更無法評估,文字究竟會產生幾許力量?兩千多年的歷史書頁,無不寫著「殺頭」二字。我讀過老鄉親的勇敢書寫,那個苦難年代的一幕幕情景依然清晰如昨,也曾在書中為之呼為之鼓,而後毅然簽下個人小名。
終於與他合影與馬石前;那文人返鄉的一次,個人的呼籲終於化為團體的合影,小溪的涓涓水滴,終於融進了金門歷史的大海洋。
●橘黃色之戀
初到民宿,有著初見新鮮事物的驚喜,也許我夢寐以求的建造旅館的志願,就是如此這般的吧。古厝的傳統氣息注入了現代風;當金門的經典建築遇到了意大利設計師的橘黃色色彩,溫暖感覺一剎那如水蕩漾,滿溢我們全身。
喜歡那女主人典雅的談吐,也寫得一手優美的文字,不像業主,更似才女;她在漫慢民宿慢慢訴說,那橘黃色之戀如何形成;喜歡聆聽她的設想和設計,一切都是那麼細致與精緻。喜歡在清晨,一杯豆漿在手,一本《我家開民宿》繪本在膝蓋上慢慢展開,領略小朋友以純真的口氣,引領您進入民宿的知識和氛圍;喜歡那不起眼的留言簿,記錄著來自台灣大小城鎮的住客的住宿感想,有一次竟然在紙上邂逅了熟悉的朋友;喜歡那一套六張的明信片,藝術攝影配上詩人的詩情描述,化解了商業氣息太強的宣傳。
●洋樓的滄桑
都說保育,是的,要是沒有了關注的眼睛,也就沒有「歷史」;沒有了歷史長河中條條溪水的匯合、顆顆石頭的襯托,也就沒有了今天美麗的景致。
衣錦還鄉之前,恐怕已沒有人知曉,南洋的土地,灑下了多少年輕而辛勤的汗水?建起洋樓之後,也很少人知道,為什麼人去樓空、人面已杳?樓內的故事已在歷史的角落裡沉澱,樓外的傳說又究竟有幾真幾假?總之在傳說之後,往往就化為牆上的幾行說明;玻璃櫃內,蠟制的南洋糕點飯肴還是栩栩如生色彩鮮豔,想當年,飯廳裡一定熱鬧溫馨,高朋滿座,歡聲笑語,而今大堂空寂,人聲已渺,唧唧喳喳都是海外遊子們和參觀客的驚嘆和好奇。
走出那些留存的經典洋樓,想起了祖先們的奮鬥歷史,每一塊磚,都經汗水的滲透;每一方窗口,依稀還能見到留在洋樓裡親人的守候,倚窗的人兒,總是面向海洋。每一座洋樓的歷史之外,都是一部部厚厚的血淚文學大書。
●熱情的金門酒
雖然不是嗜好者,卻無法拒絕金門酒的熱情和誘惑;雖然不像南洋的咖啡,每日都要飲上一杯,總是忘不了對金門酒的內心喜愛。總是成為每一場飯局、聚餐的主要角色,金門主人的所有好客熱情都融合在一杯晶瑩的液體裡,啜上一口,渾身滾燙滾燙,「喝!喝!再添一點!再添一點!」鄉親的歡迎──常回家看看!也都已濃縮在小小酒杯裡。
雖然不是酒鬼,卻愛上了對金門酒的收藏。每年不同的包裝,堪稱藝術品,擺在玻璃櫃裡,有太高的觀賞價值。金門也以此高粱酒為傲,充實了全縣的福利。
總愛在賣酒店鋪裡慢慢觀賞,慢慢品味每一瓶酒的出世年月,是否這裡的文人藝術家,都有著李白的遺傳基因,酒,天分,造就了那麼深厚的、多彩的文化?
●堅韌忠厚的老書店
每一次,老朋友都要載我們到復興路,看望風雨中的老書店,也看望勤奮如一日的店主兼老作家。每一次,他都熱情地迎接我們,又在門口與我們揮手送別。
每一次,都有他新作的贈與;選購什麼書,都沒有一次計錢;好佩服書店的屹立不倒,風雨戰火中沒有拉上門;好欣賞店主的癡情不悔,寫啊寫啊著作等身。
忘不了他那本《特約茶室》,在我們回鄉的團友中引起了轟動,他依然簽下大名分文不收。回家展讀,激動難眠,翻身而起,揮筆記下點點感觸。
忘不了書架上已蒙上厚厚塵埃的書,他依然不肯丟棄處理;讓人想起了他對文學的數十年如一日的熱愛和深情。忘不了好友對他的描述,雪雪白髮下是充滿文學智慧的腦袋,為戰勝病魔,他爭分奪秒,寫下一部又一部擲地有聲的傑作。走過書店,始終忘不了一個巨大的身影……
●世界金門日
如果不是一百多年來的窮困,焉有那麼多子孫飄洋過海,到東南亞各國尋找活路?如果不是為了生存,延續故鄉的種子,不會有二十世紀金門日的壯舉。
如果依然是炮聲轟轟,也就沒有海外金門子弟匯成的回鄉巨流。那怕是稍有瑕疵,我們都可以原諒;那怕是出現招呼上的不足,我們也都可以理解,開枝散葉之後的歸根太不容易啊。
當一袋又一袋的厚禮送上門來,我們完全感受到了故鄉的心意。故鄉情意,那怕睽違了半世紀,還是濃厚如酒,暖了我們的心。來自世界各地的同鄉人啊,這一天都湧向故鄉,像是一泓廣闊美麗的海洋,灼熱的太陽,閃閃發光,射暖我們一顆顆激動含淚的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