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之舞姬~飛蛾
飛蛾撲火!這是古人對於飛蛾最直接的寫照,而飛蛾的特色也正如此!大多數的飛蛾都是屬於夜行性的動物,而這正好和牠們的近親蝶類相反!此外,飛蛾外觀最明顯的特徵莫過於牠頭頂端的那對「蛾眉」,古代用來形容美女特徵的一個選項。除此之外,兩類生物間還有一個明顯的差異,就是當牠們停歇下來時,大部分的飛蛾翅膀是覆蓋住自己的身體,而蝶類則是合併在背上。
中國人和飛蛾之間的互動歷史甚早!打從黃帝時嫘祖養蠶取絲時,就開始了人類和飛蛾間的關係,所養正是天蛾的幼蟲。而因為幾乎所有種類的飛蛾,牠們的幼蟲都是以植物的葉、枝為主食,所以飛蛾的成長過程難免也和人類產生了食物競爭的狀況!對人類而言,飛蛾卻時是一種有害於人的「害蟲」;但是,對大自然來說卻是平衡生態不可或缺的一環,透過飛蛾幼蟲的代謝,植物的纖維素很快的轉化成較易分解的養分進入土壤中。
關於飛蛾,相信許多人對牠們的幼蟲比較感冒,常常看見的「毛毛蟲」有不少就是牠們的幼蟲。但其實,成蟲的飛蛾並不比蝴蝶遜色!長在被居民誤認為「楓樹」的槭樹上的眉紋天蠶蛾就是金門本地一種大型的蛾類,張開翅膀時足足有一個成年人的巴掌大小。
不過,有一種蠻特殊的飛蛾-長喙燈蛾;牠們喜歡在正午的時間出沒在花叢間,特別是扶桑花對牠們有著莫大的吸引力。還記得我讀小學時,將牠們誤以為是「蜂鳥」,曾經以學生的橘色小帽抓了一隻來觀察。想想除了笑自己天真之外,還帶了點悔意,害死了一隻燈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