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發現失落六十年的風獅爺

發布日期:
作者: 根本。
點閱率:788
字型大小:

洋山村「福海宮」被拆去構建防禦工事之時,廟裡供奉的「大宋三忠王」諸菩薩,只得暫奉民宅,由於村後駐有國軍二個砲兵連,八門一五五加農砲一字排開瞄準廈門、大嶝、蓮河一帶;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期間,雙方砲火互轟,全村落彈無數,絕大多數房屋被炸成瓦礫廢墟或斷垣殘壁,唯獨暫奉「三忠王」神靈的一幢雙落厝,樑柱片瓦毫髮無傷。
民國五十一年,兩岸敵對砲火仍然熾烈,雙方維持「單打雙不打」的狀態,島上居民被砲彈炸死、炸傷者時有所聞,洋山村民感於「三忠王」威靈顯赫,東、西堡的居民乃協議達成共識,決定在交接處興建「營源廟」安奉「三忠王」,祈望宋朝末年,三忠義之臣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的浩然正氣,能福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營源廟」經過二十年的風雨歲月侵蝕,樑柱遭白蟻啃噬,善信踴躍捐輸,於民國七十一年重新整修,嶄新的「營源廟」依山面海,金碧輝煌,如同楹聯亮麗的鐫刻:「開尊營源觀瀚波,汶水迴洋同枝春。」每年農曆的九月十六日,善男信女設醮請戲酬神,全村老少總動員,人人虔誠參與,王爺神輿遶境巡安,旌旗飛舞、鑼鼓喧天,鞭砲聲不絕於耳,熱鬧非凡!
民國六十八年元旦,共軍宣布停止對金、馬群島砲擊,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金門宣佈終止「戰地政務」實驗,兩岸關係逐步改善,民國九十年元月金廈試辦「小三通」,兩岸重啟交流新頁;國軍逐步實施「精實方案」,自外島逐步撤軍,同時,海防碉堡、海堤和鐵絲網相繼鏟除,並全面展開排除地雷作業。
民國九十六年五月,我從任職超過三十一年的報社,奉令調職環保局,告別日夜顛倒的編報生涯,也無繳稿壓力,開始過著「朝八晚五」的正常公務員日子。
環保局有一位老前輩同仁──「國泰伯」,是環保局於民國八十九年自衛生局分家獨立「成局」時的元老,所以,舉凡局內大、小事務瞭若指掌,也樂於助人,新進人員有任何疑難困惑請教,均能「有求必應」,堪稱是「鎮局之寶」!
「國泰伯」利用晨昏公餘時間,於自家屋前屋後種菜、植瓜,不但一家人有吃不完的「無毒」蔬菜,還常常大方分送同仁,他秉持「要活,就要動」的真理,每天早睡、早起,藉以勞動流汗,看著辛勤澆灌的作物成長、開花結果,日子過得健康、快樂!因受其感染與指導,我也開始「東施效顰」,利用工作餘暇回老家洋山村,於屋後的空地栽種蔬菜。
民國一百年的春天,依照老祖宗留下「上元暝,種瓜生甲壓倒棚!」的經驗傳承,我為避開寒流低溫,先用培養皿,以泥碳土於室內播下黃瓜、南瓜和絲瓜的種子,期待發芽、成長之後,再俟機移株田地裡。
我利用一次雨後土地濕潤的假日,將屋後一小塊「銀膠菊」叢生的畸零地加以整理,因為,那塊地以前是海灘,民國三十八年國軍在上面構築防禦海堤,並架設鐵絲網,海堤外則埋設各種地雷,防止「水鬼」摸上岸;而土堤內側,則挖掘有戰鬥壕溝,串通防護射擊散兵坑。
國軍撤軍之後,配合鄉村整建,在舊堤防外構建二線道的道路新海堤,原有土石海堤經怪手鏟平後,長出許多「銀膠菊」。那是一種外來入侵的毒草,不但生命力強勁、蔓延迅速,吞噬許多原生種植物,且開花時節花粉隨風飄散,引起許多人鼻子過敏。所以,整地種瓜,既可除去毒草,亦將有瓜果採收,兼可勞動健身,能有「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我用鋤頭除去表土的「銀膠菊」,繼而展開鬆土,不經意間,鋤頭挖到石塊,發出「鏗」的一聲,我小心翼翼地撥開石塊週邊的泥土,試圖了解石塊之大小,希望能順利挖出移走,但令人失望的是,石塊深入地層、體積頗大,倘若單憑一己之力以鋤頭挖除,恐怕力有未逮。
本來,整地種菜挖土遇到大石塊,只得選擇放棄一途。但繼之一想,人生道路千百條,前面的道路被擋住了,不一定要直接硬衝,可以選擇繞道迂迴。畢竟,種植瓜果或蔬菜,只要有三、四十公分表土即可,既然石塊無法挖出移去,若以鎯頭把凸出敲掉,亦是可行的選項之一。於是,我信步走回家裡,找來一把大鎯頭,對準已挖掘露出表土的石塊用力敲擊,連續敲打十多下,頓覺氣喘如牛、口乾舌燥,而石塊卻絲毫沒有破損或裂痕的跡象。
按照以往的經驗,唸高中時為打工賺學費,寒、暑假常跟隨土水師造屋、鋪路,曾拌過水泥、敲過石塊;換句話說,我是做粗活出身的,要敲碎凸出地表的石塊,應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我相信「人定勝天」的至理名言,相信只要找出石塊的紋路使力,定能迎刃而解,何況,古人有云:「只要有恆心,鐵杵磨成繡花針!」
我回家喝了一杯茶水,略事歇息之後,又繼續以鎯頭敲擊。雖然,歲月不饒人,已逾知天命的年齡,但自信平常有在運動,年老體未衰,於是,我更用力的敲擊,可是,石塊依然紋風不動,只有敲擊處微微破皮而已!
我感到百思不解,決定暫時停止敲擊,再更深一層清除石塊四週的泥土,先用鋤頭深掘泥土,再徒手清理石塊周沿,漸漸地,感覺到石塊並非一般雜石,表面似乎有經過人工雕琢的痕跡,所以,繼續用手清除四週的泥土,果然,現出一尊狀似風獅爺的頭顱,我跑回家問父母與鄰居叔伯,探詢以前村裡是否有風獅爺失落?
母親與多位鄰人叔伯趕到現場,咸認石塊就是一尊風獅爺,有位耆老表示:前些日廟裡長老們在聊天,曾談及民國三十八年以前,「福海宮」門前有一尊風獅爺,國軍拆廟之後,風獅爺下落不明!
天呀!我以鎯頭用力敲擊的石塊,竟是一尊村內失落逾六十年的風獅爺,雖然,蒙塵落難地底超過一甲子,但是,似乎神威仍在,難怪任憑我使命地用力敲擊,絲毫沒有破裂的跡象,換作其它石塊,早已四分五裂!
母親趕回家裡拿來「順盒」和香燭、金帛,在風獅爺前方跪地祭拜:「風獅爺!剛才戇弟子不知影您在這裡,用釘仔錘大力敲頭,卡實是唔知影,好佳在!並無造成什咪大傷害,請您一定要原諒!也請您保庇全村大小平安順遂!」燒完金帛之後,母親又同樣再跪拜禱告一番。
我撥打手機,電請孔武有力的堂弟前來幫忙,一起小心翼翼地撥開泥土,費了一番工夫,才把深埋地底逾六十寒暑的風獅爺挖掘出土,重新面世。事後,我一直反問自己:「從高中畢業離鄉,近三十餘年公務生涯之中,未曾拿過鋤頭,而今,為什麼會再拿鋤頭?又不偏不倚選在風獅爺藏身地下鋤?為什麼我使命用力敲擊幾十下,風獅爺的頭顱不會碎裂,僅微微一絲傷痕而已?……」
洋山村失落逾一甲子的風獅爺,重新出土面世,村民至感興奮,耆老請示「三忠王」,獲指示將於良辰吉日擇地安座,恭請繼續擔任村民的「守護神」,護佑合境平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