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伴我行
登山這檔事還是以清晨最好,尤其是秋高氣爽的秋日清晨,我就曾在許多天色未亮的清晨往山裡去,有回到一座新田山,暗黑的天色以為自己是當天第一名的登山者!不料有一黑影幢幢在晃動,我心地光明並不害怕,問說:「先生早啊!」他也回早,我這才放心往上走,我喜歡一個人自由自在行走,不必管夥伴的快慢,可以專心完成一件賞心的事。
不過團體登山也有樂趣,家人同遊更是教孩子難忘,也可增加親子關係,我帶家人走過台中的新田山、金門的太武山等,太武山的玉章路人潮絡繹不絕,偶見他鄉遇故知的熱絡,為枯燥的腳程增添一些活潑氣氛。孩子們走得比大人快,我們登高一邊眺望山外,孩子和我們失散了,小的會走一段又等一下,大的只管一直往前行,直到「毋忘在莒」勒石旁,突然聽到一位太太嘆著:「走那麼累就只為了看這四個字!」也許她也沒錯,只是她錯失了沿途風景。
這「毋忘在莒」勒石在我當小金門師部文書時,比別人幸運和快樂登臨,在一次送完公文之後,向長官表達要上山的意願,他指示我一條山路捷徑,我懷著感謝的心境獨自登上山徑,還讓山上的部隊嚇一跳,以為是來督導的軍官!我和衛兵聊天,他興奮地說,看過某某明星和名人等等,這裡晚上沒有光害,星星特別明亮呢!
退伍前,我很幸運申請到「成功休假」,到平常人難得到臨的太武池,天高野曠,花崗岩上被提了好多字,當時血氣方剛,一時之間與友伴對此很不以為然,想來中國到處都有人在名山勝景題字的,也留予後人不少追思與瞻仰,年歲愈大,也沒特別感覺了。
有回帶著一本素描本在山步道隨手寫生,後面一群山友上來,經過我身邊,帶頭的說:「素描呀,不錯喔!我們這裡有一個很會照相的,可以跟你配合。」我只有微笑以對。他又說:「後面的那個歐巴桑小姐可以讓你畫人體素描喔!」我只笑說:「歹勢,我的功力還沒到那裡!」當時我很不會應對進退的語言,明知他是說好玩的,那陣子素描功力日增,參加聯合文學夏令營,畫家及作家雷驤先生來講課,我得到一本素描書獎品,他是我師法的對象,後來我練到五分鐘畫好南投水里火車站的輪廓,正好跳上火車。
又後來,少素描了,功力又大減,好像學習一種新語言或手語,久久沒練習,自然又退化。手感不再,但總是留下若干本素描本,記錄當時的情境,有時甚至比文字更有渲染力。
在金門,除了太武山以外,最常走的就是龍蟠山,我被遴選為山上的文書之後,最常登臨山頂看夕陽,坑道內自有階梯可通往,秋日黃昏的金廈水道沒有幾艘漁船,眺望十八羅漢礁,退潮時更增添許多想像的空間。
龍蟠山有許多山徑,行走既久,自然知曉哪一條是下山到目的地的捷徑,成了老兵以後,我和幾位文書常在黃昏前到處跑,由龍蟠山跑到麒麟山靶場,欣賞那成林的青松,或跑到大山頂、陽山等地,再從戰備道回去,享受汗流浹背的爽快,精神為之一振,不知現在還有人那樣子跑遍小金門?
想到自己曾在某山「撞牆」,即遇到邪門,明明一條山路就是走不過去,只有盤腿席地而坐,口中念佛,終於順暢通行,想及此,豈能不敬畏天地?常懷謙卑之心,山路悠遊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