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從色彩開始─談電影《藍色小精靈》中的色彩原素
你知道顏色有聲音嗎?嚐起來是什麼味道?摸起來是什麼感覺?
在生活中,人們不斷接觸色彩,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對不同的色彩有著不同的想像;當年齡漸長,人們對環境中的色彩喜好也會游移變化,對每個顏色也不斷累積與更新的記憶。
3D動畫電影《藍色小精靈》(The Smurfs)就是以色彩啟發觀影者,讓觀眾不只看到色彩所創造出來的空間意象,更彷彿聽到、聞到、摸到、嚐到電影所表達的色彩故事,分享色彩所帶來的另一種感動。
《藍色小精靈》出自比利時的漫畫家佩悠(Peyo)於一九五八年十月在雜誌上推出的漫畫作品。在故事中,佩悠設計了一百多個小精靈和大壞蛋賈不妙鬥智鬥勇。故事一誕生,就吸引了大批讀者,一九五九年這部漫畫登上比利時電視,一九八一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製作《藍色小精靈》動畫片,此後逐步走向世界。
電影劇情描述森林蘑菇村的鬍子老爹和小精靈們被賈不妙追趕出村莊,竟意外跨越時空出現在熱鬧的紐約街頭,展開一場大冒險。這幾隻只有蘋果高的小精靈們為了要回到故鄉,不僅得擺脫賈不妙和大笨貓的糾纏,還得趕在難得的「藍月」現身時,才有機會從紐約找到回蘑菇村莊的神祕路徑。《藍色小精靈》裡最招牌的角色,就屬唯一的女性小美人,她可是一位人見人愛的小精靈。
小精靈們的招牌裝扮就是全身藍色、戴著一頂白色帽子;他們的招牌語言就是每講一句話都會出現「Blue」這個詞,這可是他們獨有的藍色幽默。就像主題曲的歌詞「小精靈,小精靈,小小的世界上,美麗的小村莊住一群可愛藍色小精靈,戴一頂小白帽,臉上發藍光,天真活潑…」
電影的結尾,是天空中高掛一輪「藍月」,據說這是一生難得一見的天象,唯有幸運、幸福之神的眷顧,懂得珍惜、分享愛的人才能親眼得見,小精靈們也在這一刻重返他們的蘑菇村莊。
所有奇幻的事不僅發生在電影裡,這部電影的外景拍攝地點是西班牙的小村落朱茲卡,片商突發奇想,與當地居民商量,將這座原本是安達盧西亞地區的典型白色小鎮,整個漆成藍色。包括教堂、政府機關,甚至公墓在內的一百七十五幢建築,全部由白色變成了藍色,以呼應電影裡那些小精靈獨具特色的藍皮膚。
這座現實世界的小村莊被外界冠以「藍精靈村」的綽號,夢幻氛圍撲面而來,一尊「小美人」塑像成為村子的地標,不少「藍色小精靈」的裝飾則散布村莊各處。
因為色彩的改變,讓原本普普的小村落變成現實世界的「童話世界」,也讓世人見識到色彩的神奇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