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緬懷賢達顏西林

發布日期:
作者: 薛芳千。
點閱率:1,084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因為月與日正好是四個么,卻也是個休息的星期天,最適合出門走親訪友共話桑麻了。可我要去拜訪的顏西林老先生,我卻只能上香敬禮,再也無緣話家常了。此因顏老已經駕鶴西歸,位列仙班,我自當前往靈堂親上一炷清香,行禮三鞠躬。昨日在后浦總兵署前不期而遇見到久未晤面的老友莊美榮兄弟,承他告知顏老先生早登極樂世界,棺木剛剛由台灣運回金門返抵家門。語畢,他隨即叮囑我應當親往喪宅祭奠一番,用表致謝顏老當年以身家性命護衛珠山「顯影月刊」之盛情,我回以那是、那是,理應如此,我先回去珠山通報再登門弔唁,而且,我與顏先生曾經有過幾次接觸及交談,殊感情誼深重,容後表述。
我在孩提時代生長於淳樸鄉村的珠山,自小即經常聽聞父執輩們集會商議村中公共事務,諸如水溝、巷道之橋毀、路塌亟需修造事宜。眾議之後所需執行之土木材料,其中以鋼筋及水泥之費用最為昂貴,村人無力承擔,至於其他如勞動人力、工具器材並無匱乏,但是對於建材之之購買確實無錢莫辦,所以,決而不行。唯有一項但書,能夠保住一份希望,那就是將議決事項派專人向顏西林先生報告,尋求珠山薛氏姑爺的大力鼎助,如蒙允諾幫助,事情可辦。隨後聽得專人回報說顏先生一諾無辭,慨允一力承擔全部所需修造費用,儘管剋期施造。往後隔三差五,凡有求於西林先生者,從來無一落空。凡是對於珠山的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只要有求於他的,一概都是有求必應,更是出錢出力,不遺餘力。也因此在我的小小心靈中萌生好奇之心,想那顏先生何許人也?屢次慨施援手,慷慨解囊,造福珠山,功德無量。經我詢問於長輩及大人後,方知其中梗概,原來顏氏乃珠山之外甥,後來又兼珠山之女婿,一人具有雙重身份,伊是珠山「上三落」薛永棟的外甥,為薛崇武先生的表弟,又是「下三落」薛永乾先生的女婿,為薛承立先生的姐夫。珠山只有二棟三落大厝,竟然都跟他聯結上關係,可真是獨一無二了。
我家位於珠山「大道宮」的正對面,中間隔著一方水池「宮橋潭」相望,大道宮供奉主神大道公,在1958年的823砲戰中遭受砲火蹂躪,成半毀狀態。每年香火最盛時日只有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重頭戲就是鬧花燈,那一晚更是調皮少年的我大顯身手的好時機,只見我舉著用竹筒做成的火把,擠在小孩提著元宵燈籠的人群中伺機放火點燃別人的燈籠,待惡作劇得逞後一閃而過,消失無蹤,可是害得兒童哇哇大哭。但是,當我在宮裡竄進竄出時,總會瞧見供桌上高高豎立一對最大號的蠟燭點燃著,那一定是顏先生叩謝的,而且,也會看見他來上香祈福及叩拜,行禮如儀,年年如此。
西林先生的岳丈是下三落的薛永乾先生,他家就在我家的斜前方,同樣挨著宮橋潭,他的丈母娘永乾夫人的閨名是許雪緣,但是,在珠山薛氏宗親的稱謂中,除了稱呼輩份之外,她更有一項獨一無二的通稱「緣官」。若論輩份,我還高她一輩,可她從來都是叫我阿千,我稱她緣官。在我唸小學5、6年級時,她從南洋省親回來,送我一件又漂亮又溫暖的羊毛背心,那件衣服陪我度過好幾個寒冷的冬天,讓我無懼於蕭瑟的北風。我與緣官碰面的機會不多,經過3、40年之後,只要一見面聊起天來,談起當年她帶著孫子薛祖耀從台灣回到珠山唸小學6年級,他跟我同班自愛華國小畢業,她都能如數家珍記得一清二楚。後來,她搬到后浦女兒、女婿家居住,我也會上門去看望她,一見我到訪她會馬上吩咐身邊的孩子為我們泡來兩杯咖啡,一起閑來話話家常。顏先生跟他的夫人薛黎明女士看到我來訪,會告訴我說老人家這兩天還在唸著阿千最近怎麼都沒有來看她呢?當我要離開時她會把她親手縫製的小孩衣服送給我,她知道我嫁女兒也做了外公,讓我把衣服轉送給我女兒的小孩。那時候,她已經高齡97、8歲了,眼力仍然很好,雖然不能穿針引線,但是照樣能夠縫製嬰兒、幼兒的衣服呢。她百歲那年回到珠山做大壽時,我45歲,她年長我55歲,可我們交談融洽又愉快,毫無距離與隔閡。
1994年2月我接任第三屆薛氏宗親會理事長,交接完畢,我立即召開第一次理監事會議,討論通過議題20項。會後的餐敘,由我特別邀請西林先生出席參加,當面感謝他多年來對珠山的關懷備至,以及無私付出。其中一項決議是捐助浯島城隍廟重建基金20萬元,由我及總幹事薛少樓、理事薛永嘉3人親自將捐款送達內武廟,當面交付重建會主任委員顏西林代表接受。1996年春天接獲宗親薛永順兄電話通知:顏西林先生手上有一批《顯影月刊》要交還托管人,旅居台北中和的薛崇武先生,也就是他的表兄。我立即會同薛少樓前往接洽,我提議由薛氏宗親會提供經費交由印刷廠影印若干部,一則妥為保存,再則公諸於世,廣為流傳,當場獲得顏先生的首肯。
我與少樓在顏老面前會合時,聽少樓尊稱他「西林叔」,因為少樓是崇武先生的公子,顏先生正是他的表叔;少樓年長我4、5歲,而顏老又年長我35歲,因此,我便跟著少樓一起稱他「西林叔」。不承想,他立刻說:「少樓可以稱我叔叔,你卻不能稱我叔叔的,因為你的輩份比我丈母娘還高一輩,我若是按我太太的輩份來算,還得稱你叔公呢!我看你還是稱我顏先生就好,彼此方便」。後來,我們之間的稱呼就是這樣子。
顯影月刊經過十多年的傳閱之後,我經常可以看見很多博士及碩士論文,不是以顯影為主題,就是援用或採用顯影的資料,足證當時將其公諸於世、廣為流傳的宗旨取得宏大的效果,這也都是顏老辛苦保存月刊的另一層功勞及貢獻矣!
我很幸運,因此擁有一部顯影月刊的影印本,總共有22冊,我詳細拜讀之後撰寫一篇讀書心得《顯影月刊,重見世人》發表於金門日報浯江副刊上。從閱讀月刊中,我也知道顏先生與顯影月刊的關係密切、淵源匪淺,初時任顯影之記者,後任主編,再後任社長,筆名紫峰。他曾經走過烽火連天、動蕩不安的歲月,敢拿筆桿子與槍桿子爭是非,無所畏懼,充分展現文人風格及鐵筆直書的骨氣,令人讚佩不已!
1997年之間,我接到崇武先生來電告知,他的二個妹妹薛彩雲及薛彩鳳不日即將返回金門看望表兄弟顏西林,讓我到顏府與他妹妹會面認識。當天上午我到達顏府時,顏先生正在親切接待二位表姐妹,臨近中午時,他還特地親自下廚烹煮一桌美食款待佳賓,想不到,他不但是一位美食家,還擁有一手好廚藝,臨上桌前,他把我拉到一邊說:「彩雲的家庭富裕,她又特別大度,要是你們珠山或薛氏宗親會有什麼需要,只要你向她開口,她必定不會叫你失望的」。我了解他的好意提示,我說好的,我會好好盤算的,因為我深知我們珠山是好女兒山─就是說薛家的女兒嫁出去後,特別支持珠山娘家的公益事業,出錢出力,絕不後人,比如說西林先生的夫人就是其中之一囉!只可惜,等我後來有了腹案準備要跟彩雲聯繫的時候,驚聞她的家庭發生變故,家道中落,此議只好作罷。
從我跟顏老的接觸中,深切了解他的為人總是樂於對他人關懷及付出,此外,我也從其他人與顏先生的來往中知道他具有悲天憫人與樂善好施的高貴情操。十多年前有一位退伍軍人夏榮先生定居到珠山來,他孑然一身,與珠山非親非故,手上又不寬裕,卻能與村中居民和諧相處,守望相助,大家也不確知他的歲數多少。直到有一次顏老自己過生日時,特地邀請跟他相同屬猴的人同吃生日壽宴,一桌10人或12人,村人才知道夏榮是肖猴,便能據此推算出他的年齡,他應該是比顏先生小一輪12歲。從那以後,顏先生每年的生日宴席上,夏榮都是座上賓。此外,顏老在十多年前有一段時間也曾經醉心於京劇的音韻之美,和幾位同好組成票友,其中有一位退伍軍人王文華先生是北京人,對于京劇頗有興趣及造詣。他辭世後,其遺孀北京黃大姐,每有返鄉之行,顏先生只要知悉,必定致贈一份程儀,以壯行色。而北京大姐回來時,亦必親自選購北京上好布料,回贈西林夫人,作為製作旗袍之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