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文壇繁花盛景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先正。
點閱率:1,051
字型大小:

我喜閱並收藏金門籍作者的文藝作品,也喜悅拜讀寫金門的佳作。
近日得閱陳則錞主編的金門本地作家選集,相當驚喜,據說此書從提案到印刷發行,只用了三、四個月,則錞憑著她過人的積極精神,樂觀任事,不但忙著約稿、聯繫,張羅攝影,又辦了幾次活動,做了圖文記錄,書中內容精彩充實,此書共輯收十位作者的代表作,以下謹就各位作者其人其作,依其姓氏筆劃先後為序,略述心得與感想:
王金練是金門文學園地的播種者,1975年,他於文化學院中文系畢業返金,在金城國中執教近三十年,曾於聯課活動時間成立「文藝社」,義務指導學生寫作,講授現代文學,默默撒下文藝種子。青苗長大成樹,今日文壇有不少名家如歐陽柏燕、高丹華、楊樹清、徐月娟、陳榮昌、陳思為、洪進業、顏炳洳、石曉楓、吳慧菱,都是王老師的高徒。師生曾聯合演出,於民國94年出版了一本大作《星期三的文藝課》;此書是一本有情有義的著述,很值得推廣與探討,日後得暇再論;在此我先就陳則錞所編書來論王金練作品。
陳編收王著〈夢回故園〉,此文,王金練介紹了家世、老村落及日後徙居地點,寫出自己在中蘭老家成長的點滴與感受,縷述鄉僑建屋、昔日軍民相處、戰地砲擊生活、坑溝游水的往事,兄弟談詩引發他對文學的興趣。屋內屋外曾發生那些故事,他皆有敘寫;之後,金鍊兄從中蘭遷到金城南門、小西門,但魂牽夢縈的仍是中蘭老家。本文內容詳盡,文筆洗鍊,是篇力作。書中又錄有他大學的作品〈夕陽山外〉,寫他在陽明山、淡水海岸見景觸動了思鄉之情,情意真摯感人。王金鍊讀大學時,與李錫隆(筆名李隱)、顏生龍、黃克全、洪春柳等人,就經常在金門旅台大專同學會會刊「浯潮」發表大作,很早就是傑出的文藝青年。
林媽肴作品則以敘寫烈嶼為主,書中輯文以一問一答方式呈現,林的文字功力深厚,書中附陳為學校長的大作〈林媽肴印象管窺〉,參閱之餘,必可牽引讀者進入林媽肴的文學堂奧。林是金門成名甚早的作家,我讀大學時曾買過他於民國64年出版的《井湄的少年》,當時他才二十多歲,之前於62年,他曾出版《那夕迷霧》,之後又出了《鄉居草笛》、《金色驛馬車》、《焚骷髏的人》、《月光 枯枝 窗》、《浴在火光中的鄉愁》等書。近幾年來,他厚積薄發,然一出手,必定不凡。民91年參加時報文學獎,曾以〈邊際島嶼〉進入決審、隔年以〈穿越鐵蒺藜與軌條砦〉獲鄉鎮書寫獎。
洪春柳是金門才女,勤於著述,本書收其新作〈選擇與被選擇──我與金門書寫〉,講述她從小愛寫作,但常不守陳規,喜創新,因此參賽結果呈兩極化,不是首獎便落選。她讀文化研究所時到鹿港采風,曾以〈紅磚猶照色猶鮮〉,榮獲救國團徵文比賽散文金獅獎。由鹿港反思到金門也有古厝和人文,日後她開始觀照本土。平日,她喜遊浯江溪畔的公園地及慈湖附近,她努力筆耕,先後出版過名作《七鶴戲水的傳奇》、《浯江詩話》、《金門島居的聲音》、《不知春去》等書,她的作品質精而美,大陸有不少文人雅士研究金門,常拿洪書做為參考用書;洪老師努力做學問,數月前甫獲得廈門大學文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當代金門演藝之變遷》。
翁朝安的大文〈相約守候──大草原上的古老殿宇〉,將他前此出版的《峰迴路轉──回歸金門的有機心田》一書所闡揚的理念,濃縮在本文中,翁先生所提倡的心靈環保與綠色環保,是當下最紅的時髦議題,有識之士皆很重視。他不但身體力行,並且大力推廣,所作所為已帶動風潮,據聞,有不少人起而效法,正在金門各地從事有機的休閑農業。
陳長慶是金門重量級作家,早年因家貧,初一後輟學,日後努力自修,從事文學創作四十餘年,他寫小說、詩歌、散文都是一流,結構嚴謹,筆端流露真情,創作小說的質和量,在金門幾乎無人能出其右。他的小說刻劃金門的軍民男女,形形色色,擅用母語,遣詞用字獨到,敘寫深刻生動,宛如史詩。陳先生早年曾寫了《寄給異鄉的女孩》、《螢》,停筆二十餘年,復出後勤奮筆耕,至今已寫了短篇小說《再見海南島,海南島再見》、《將軍與蓬萊米》,中篇小說《春花》、《夏明珠》、《秋蓮》、《冬嬌姨》與《老毛》、《花螺》,長篇小說《失去的春天》、《午夜吹笛人》、《烽火兒女情》、《小美人》、《李家秀秀》、《歹命人生》、《西天殘霞》、《了尾仔囝》、《槌哥》,散文《同賞窗外風和雨》、《何日再見西湖水》、《木棉花落花又開》、《時光已走遠》,評論《攀越文學的另一座高峰》、《頹廢中的堅持》(兩本評論乃輯眾人就陳長慶作品而寫的評述)及文史作品《金門特約茶室》等,擁有廣大讀者。
然而,陳則錞所編書因為是眾人合集,篇幅有限,以致只收錄了陳先生的詩歌〈阮的家鄉是碧山〉和散文〈太湖春色〉,但單就這兩篇,已可看出陳氏的書寫功力及對鄉土的用情之深了。
陳秀竹是熱情的寫作者,寫植物、寫動物、寫人物都很認真,筆鋒常寓深情,讀者很難不被她的文字所吸引,本書收錄了她的〈綠色小鈴鐺〉,見微知著,常人看楊桃不過平凡水果,她卻能將觀察所得及分享家人的情形,寫得那麼細緻有趣。她已出版了《滿園飄香浯江溪畔》、《浯島念真情-故鄉的水土》、《叩訪春天-前進金門》、《浯島采風--原鄉情高山行》、《用熱情澆灌--金門》等書。
陳則錞的部份,她以多樣文字呈現,有〈世界眼中的則錞〉:其中雅雯寫〈我就是愛你的樣子〉、薛素瓊寫〈聽到花開〉、陳美芬寫〈我感知到的則錞〉、小煒寫〈學生眼中的則諄〉,加上〈則錞眼中的自己這個人類或其他〉,另外又附上幾篇則錞作品:如〈今天的夕陽 特別美〉、〈空空的很孤單又滿滿的發火--人生處境啊我愛你〉、〈感恩家親摯友們 這一路走來的深情相伴和祝福──父後四日〉。則錞的遣詞造句與句讀有時別出心裁,文章深情款款,愛心與巧思兼具,是位行動藝術人,也是身心靈的修行者,接近她、觀察她,讀她的文字,都可感受到她的柔情和愛心。
陳欽進是位才情高、情真意摯的文字工作者,知識豐富、見解卓越,議論和散文都是高手,本書所錄偏重在散文,如〈媽媽的希望〉、〈後悔沒你的日子〉,有父母對子女的愛和夫妻深情。〈伴我年少〉一文,述己身世、寫父母結縭因緣、日後做生意。文中有他從小住中蘭的種種回憶,父母日後開設食堂在小徑的一些趣談,祖母照顧他的辛勤往事,躲防空洞、看電視、院子中砲的經過。小徑的電影院和邱良功墓園,都是陳欽進寫作的素材和養份,他敘寫故事詳細曲折,引人入勝,讀來趣味十足,情殷感人。陳欽進已出版的書,計有《金門人在廈門》,合著《風骨》、《擎天》等歷史故事集,並參與寫作《賢聚鄉賢事略》、《金門縣志》、《金湖鎮志》、金門日報社論。
陳榮昌也是深情的文壇高手,書中輯錄〈我的私房地圖--后浦老街〉,此文提要鉤玄地點出金城幾處特色所在,如痲瘋島、莒光路、轎巷、橫街,在傾訴思古幽情的當兒,他也不時想起往日,親人在景點附近工作的身影。〈故鄉異鄉〉乃寫自己從小到大的複雜感受,因不擅運動,從小常不被同儕接納,很難融入群體。臉白淨被懷疑偷擦粉,曬又曬不黑。然而,課業成績、文字書寫與繪畫,讓他找到自信。高中讀理組,但仍執著文字創作,在繁忙的課業壓力下,曾寫〈香灰與其他〉、〈浯江溪水水長流〉等作品。他自省年少時急著遠離家鄉,讀了大學研究所後,又心慌想回故土療傷。陳榮昌至今已出版《浯土浯民--浯島金門人的真情故事》、《金門傳統匠師臉譜》、《金門印象三部曲》、《金門金女人》、《庶民列傳--戰地阿嬤》五本書。
楊清國是多產作家,也是文學健筆,在過去的歲月,有不少長官欣賞他、重用他,他擅長寫呼應政令的大文,這些專論、社論列於楊之近著書後,讀者不妨參閱,看後必可發現篇數驚人、功在社教。如今他儒佛雙修,悟道境界甚高,行文所語發人深省。書中刊文〈無常不一定不好〉,楊校長在文中自省自悟一生種種,幼年不學好,日後遭逢困阨,咬緊牙根、打落牙和血吞、危機即是轉機,不順亦無妨,化逆為順。若是門被關上,上天也常為自己打開另一扇窗,作品內容真誠無隱,例如講自己有戀母情結云云。
對於批評他的人,他不予深究、秉持恕道。古人說:「不念舊惡,怨用是希。」楊校長對此語深有體會。楊清國迄今著有《金門真美》、《金門教育史話》、《兩門幾多相思苦》、《未來島嶼未來佛》、《山河壯麗頌和平》等五本大作,他的作品有一罕見聲明,?在版權頁寫著:「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廣結善緣」。他參加徵文比賽,經常得獎,近年來在兩岸又得了幾項大獎,如2010年榮獲北京「中國時代改革創新先鋒人物獎」,2011年榮獲台灣「全國第一屆終身學習楷模獎」。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